我经历过的麦收

转眼之间到了一年一度的麦收季节。我已经好多年没有麦子可收割,但是在我的记忆中麦收是一年中最幸苦的一场战斗。

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孩子上学是放麦假的,让孩子们帮大人干点活。那个时候还没有联合收割机,割麦的头天晚上,父亲把几张镰放在石头上磨,并不时的用拇指在刀刃上试着,直到觉得磨的飞快才罢休。第二天,四点钟左右,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从睡梦中摇醒“快点起来,趁着早上凉快,赶紧去割麦子”,我揉揉眼睛赶紧起来,这个时候是不允许我找任何理由的。赶紧穿好衣服,奔向麦田,开始麦收大忙季节的序幕。
  父母是割麦子的好手,麦子也好像很听话,乖乖的整齐地在他们的身后躺成了一排。麦子对我也像个调皮的孩子似的东倒西歪的就是不听话,炎炎的烈日烤的头发直发烫,脚下也能感觉到大地的体温,尽管这样父母还是越干越起劲,仿佛变成了割麦的机器,一点也不知道累。
  等麦子割完,被父母一个一个的捆麦跺子,放在四轮拖来机上来到早已被父亲扎好的场上,等着脱谷机给麦子脱粒(俗称打麦子)。我最犯怵的是打麦子。为了等打麦机,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漆黑的夜晚,我们都要在排队等待,打麦机如果到谁家,因为需要的劳力比较多,所以在等打麦机的左邻右舍都帮忙,要有送麦子的、有供机子的、有接麦粒的、有扬场的,不分昼夜、马不停蹄,麦糠飞扬,脏得要命。等打完场,个个都变成了小土人,咳出的痰都满是黑黑的灰尘。麦收的时候,风是很少的,为了等风人们都在场中的窝棚中睡,我觉得好玩也随父亲睡在窝棚里,半夜的时候,我被呼呼的风声惊醒,我睡眼惺松的向外望去,皎洁的月光下看到了父亲的身影。父亲是一把也扬锨,只见他用木制的扬锨铲一铲毛麦,端起来向空中顺势一扬,麦粒就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彩虹一样的圆弧,随后准确地落在指定的地方,而麦芒随风舞落在麦粒的下方。
  最高兴的事,就是把麦粒晒好后,装进袋子整齐地排放在场中央的时候,父亲数一遍后,母亲再数一遍好,好像把这几天来没日没夜的忙碌都丢到了九宵云外,轻易不爱笑的父亲这时也会笑着对我说,今年又是好收成。我倒是觉得忙完了,不用再帮着干活了,欢快地在麦场上奔跑与打闹,在软软的麦秸上打滚、翻跟头、摔跤。
  现在都机械化了,联合收割机把麦子一割,麦粒就收下来了,可每当到了收麦子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脑海里总是会出现儿时那此时光。我把小时候麦收的事情告诉女儿,她听了后,还以为我在给她讲故事。岁月却逐步将那些繁重愁人的活儿都揽了去,被现代化的机器代替了;时光飞逝,日子也将那些辛苦劳作的场景逐渐定格为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珍藏在人们的心底。那时的麦收,慢慢变成了如今人们闲暇回忆时的谈资,变成了跟晚辈儿们讲述的陈年故事,变成了那么温暖亲切的记忆,若真若幻,点点滴滴映衬着今天的美好,点缀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麦糠   装进   麦秸   联合收割机   麦粒   窝棚   场上   麦子   烈日   小时候   季节   父亲   时光   母亲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