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相信小时候很多人都看过《猫和老鼠》里这样一个片段:汤姆在教小猫抓老鼠,结果杰瑞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摩擦,发出尖锐的刺耳噪音,令汤姆头皮发麻,浑身抽搐。在汤姆追杰瑞时,小猫拿着粉笔模仿杰瑞,噪音再度响起,汤姆被折磨得不得不返回去阻止小猫。


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这个片段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诸如指甲划过黑板;金属滑过盘子;小刀划过陶瓷杯;自行车急刹车等情况发出的尖锐声音,都会让人产生头皮发麻、百爪挠心的情绪,第一反应就是想要逃离现场。


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为什么这些声音会让我们很崩溃、很抓狂、很烦躁呢?


01 可能与人类的进化有关


据科学家推测,我们对这类声音之所以敏感,原因或许要追溯到远古时代。

那个时候的人类靠打猎为生,他们常年生活在野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下,能存活下来的老祖宗们往往都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

他们对某些特殊声音极其敏感,其中就包括了老虎、狮子啃咬人类头骨、肩胛骨时,牙齿摩擦人体骨骼发出的声音。一旦听到这类声音,身体就会本能地警觉起来,提醒人们有危险。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对这类危险声音的恐惧一直雕琢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并保留到了现代。


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记住这些让人既敏感又崩溃的声音或许是一种求生需要,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对危险的条件反射。尽管今天我们不再以打猎为生,但听到这类声音还是会本能地反应出恐惧,潜意识里感觉自己要被吃掉,所以才会引发肢体的过激反应。

这并非是无的放矢。在一篇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曾提到,人类听到这些令人难受的声音时,大脑中两个区域的信号会明显增强:一个是和听觉有关的听觉皮层,另一个是和情感有关的杏仁核。


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也就是说,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对这类刮擦的声音异常敏锐。而听觉皮层是大脑中的一个声音处理单位,它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听觉信息,当听觉皮层受刺激时,皮肤的电导率会发生改变。

那么,电导率又是个啥呢?它是物体传输电流能力的一个指标。当电导率增加时,通过皮肤的电流就会相对增加,也就容易出现浑身发麻的感觉。

这下知道为啥你听到金属滑过盘子的声音时,头皮会发麻了吧。

再来看看杏仁核:它可是大脑的情绪反应中心,主要功能是产生、识别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因为长得像杏仁,所以才被称为杏仁核。


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如果它过于“活泼”,就可能导致焦虑,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简单讲,就是声音越刺耳,杏仁核就越活跃。一旦超过其承受底线,它就要闹情绪啦。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指甲滑过黑板的声音频率与婴儿哭闹声、黑猩猩警告声以及人类尖叫声非常相似,基本处于2000Hz—4000Hz之间。

这些声音都是在求生时最需要的,因此人类祖先对这类声音极为敏感。

人类的耳道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可能已经进化到有能力放大那些对交流和生存有重要意义的声音。之所以指甲滑过黑板这类声音让我们几近崩溃,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某种求生“需求”。


02 可能与“恐音症”有关


你们没有看错,真的有“恐音症”这个东西。人家还有个别名: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

大部分人对类似指甲滑过黑板的声音只是濒临崩溃,但是有“恐音症”的这小部分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听到磨牙声、吃饭吧唧嘴、嚼薯片声、甚至喝水声等特定的声音会感觉异常烦躁、焦虑,甚至会出恐慌、愤怒等极端情绪。


为什么刮黑板的声音让人抓狂?真相竟与老祖宗有关


恐音症其实算不上是一种病,也没有治疗的必要。据观察发现,恐音症人群的大脑和其他人有那么一丁点不一样。他们的大脑内对某些声音的感知系统与情绪调节网络的连接出现了bug。

就像充电线外皮破损一点但并不影响充电一样,这种bug并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却会让人对某些特定声音异常敏感,以致于出现难以控制的负面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黑板   汤姆   声音   小猫   电导率   皮层   老祖宗   杏仁   听觉   头皮   指甲   大脑   真相   敏感   异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