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的她,陪200多个“天使”长大!

近日,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开展了2019-2020 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评选工作,10名优秀的普陀女性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坚守在特教岗位上20余年的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校长、普陀区康复指导中心主任李萍就是其中一名。

普陀的她,陪200多个“天使”长大!

李萍工作照

最早进入教育行业,李萍从事的并不是特殊教育,她是一位普通的英语教师,后来由于工作调动进入启星学校担任教职。刚刚接触特殊教育时,李萍感到最多的是迷茫与困惑,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她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情况也各不相同,不光原先的教学方法无法施展,就连如何跟孩子们交流相处都成了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萍意识到仅仅依靠理论的学习是没有用的,她决定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和孩子们的相处之中。除了上课之外,下课时间、午休时间她几乎都和孩子们在一起,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长时间的相处中,孩子们的单纯热情也感染着李萍。最开始,孩子们一些夸张的言行举止常常让她不知所措,但时间长了,她不仅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而且在她眼中“每一个孩子都像‘天使’一般可爱。”

普陀的她,陪200多个“天使”长大!

李萍工作照

通过不断观察孩子们的行为特点,李萍也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尝试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曾经,她观察到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每每进入校园都捂着耳朵,老师、家长都认为这是他不愿意来上学的表现。但观察到这个现象的李萍并没有直接判定,而是试图解开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她了解到在一些自闭症儿童身上可能会有对声音超敏的症状,也就是说,由于他们对于声音分外敏感,同样的音量在这些自闭症儿童听来可能比一般人听到的声音要更响。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李萍也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尝试通过音乐等专业方式帮助孩子进行脱敏治疗,解决孩子的困境。

此外,她还观察到,有一个孩子喜欢向人吐口水,吐完之后还表现得很开心。注意到这个现象后,她尝试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意识到孩子可能试图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于是李萍叮嘱老师们在课堂上对其吐口水的行为尽可能地忽视,让孩子感到这种行为不再能引起关注,同时通过给孩子戴口罩等方式对他进行一定的制约,减少他吐口水的次数,直到这种行为慢慢消退。

除了帮助个别的孩子们矫正行为,克服困难以外,李萍深刻地意识到,学会社交概念,能够与社会建立起联系是特殊儿童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卡,某种意义上,只有可以融入社会并具备一定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才真正“长大”。为此,她将让孩子们学会社交列为重要的教学课题,率领团队会同华师大特殊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教材编写及课程设计。

这套教材以绘本的形式展现,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种种典型的社交场景。最开始教材的内容十分庞杂,老师们试图让孩子们学会每一个场景的社交知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老师、专家们对每一个场景反复论证,不断推翻重编,最终保留了最为重要的部分,形成了现有的版本。

然而,教材、课件的编写只是一个起步,整套课程共有三个环节,首先进行绘本阅读,其次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场景的演练,最后由老师带着孩子们前往社会实践点,实景进行实地模拟练习。这意味着除了教材编写、教学外,校方还要广泛地联系合作单位,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前往医院、地铁站等每一个场景进行演练,让他们尽可能牢固地掌握课堂所学。李萍团队的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在今年三月,李萍确诊患上了结肠癌,尽管学校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她不在时学校仍能平稳正常地运行,但忍受着病痛的她仍放心不下,化疗后的第二周、第三周,稍许恢复体力后她就会前往学校和孩子们待在一起。

二十多年来,无论碰到什么样的情况,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李萍始终致力于帮助残障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解决操心事、烦心事,让教育之光照亮特殊儿童的教育之路,让更多孩子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增进普陀区特殊儿童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熊迎

编辑:叶嘉诚

普陀的她,陪200多个“天使”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自闭症   普陀区   普陀   特殊教育   上海市   社交   场景   声音   教材   老师   情况   儿童   孩子   天使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