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单位的口音

这几天贾玲的导演处女作火了。关于这湖北的单位里说东北话,这口音的议论引起了热议,说来说去这当年的三线建设是根本诱因啊!因为单位也是三线建设,这里就借这个话题说说单位的口音吧!

前几年《大三线》的纪录片播出,篇中提到三线建设单位大多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内迁备份的,父母单位里唯一的一个由西北迁到西南的单位。联想到原来地方,那么单位这口音是西北的陕甘口音吗?答案是no。说起来这其实简单,单位是58年北京和西北两地组建建设,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小时候单位里河南、湖南、山东、上海、北京、东北、江浙口、陕甘口音很多,偶尔两广、山西、江西口音也有。记得晚上大院里各家父母亲呼唤孩子回家,那可是热闹。这样大家交流不可能像那些单一单位内迁的单位那样,只是原来单位口音的延续。例如我们知道的德阳二重就东北一重内迁备份,他还是东北口音。一次去新都,听到一个北京口音的朋友,聊起来他们单位是北京迁过来的,这就北京口音了。几年前过路安康,和一个南京口音的人聊天,她们是南京内迁的。因为三线单位大多偏僻与世隔绝,单位来源地单一。这口音就在当地形成了外地输入的“方言岛”延续下来了,这单位口音他们大都称为“厂话”。至于老爹老娘单位大家交流,因为这没有哪个口音是压倒性的优势,为了交流方便那么就是普通话了。单位第一代交流还是很偏重口音的普通话;第二代已经是标准的普通话。当然一些传统而且坚持的家庭,在家里父母孩子交流还是家乡话,其他基本第二代对家乡话只是可听而说不了了;至于第三代那已然是听不懂,而且只说普通话了。记得七几年单位里上学小孩子们在一起,不管上课的公开场所和私下一起玩,这家乡口音的发出往往意味着“哄堂大笑”,如果发出当地的四川话那就更惨了。记得几年前经常交流的一个朋友夫人,就是硬生生被她家里的几个姑子把四川话扭成了单位普通话。

后来单位到了城市边上,因为单位是这三线小市收入较高而且稳定的消费人群,所以一段时间这操着异于四川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往往“挨宰”没商量的。因为单位地处四川,一段时间四川人来的较多,如今四川话在单位里也不少人说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正是:

五湖四海燃“圣火”,

聚义共进结硕果。

东西南北无独大,

普通话语天地阔。

以下图片来自互联网,谢谢。

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单位的口音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单位的口音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单位的口音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单位的口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两广   口音   德阳   姑子   安康   单位   源地   家乡话   南京   杂记   北京   普通话   备份   往事   父母   孩子   四川话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