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过年

今天除夕,一早起来忙着两家跑。这会晚了,九点多了,老爹年龄大了,让他休息一下了,我们回自个家了。别说也累了,回自己房间,在这无爆竹声的静夜里想起了小时候在山沟里的过年…

那时候有一句话:小孩想过年,大人想要钱。小孩子的过年那就意味穿新衣,有糖果和花生瓜子等这些平时极少的零食,吃饭时有难得一见的荤腥。鞭炮爆鸣也是极大的诱惑,当然还有那压岁钱…

七十年代小时候在山沟里,过年大年初一要给老爹老娘拜年,隐约记得最早给的压岁钱是一毛钱,后面逐渐上涨,到了八几年成了十块。后面老姐们工作了,过年发压岁钱,过个年“收入”还是不错的。后面九几年上班了,要给外甥们发压岁钱,这就成了一百,再后来几百,如今几千也不能让她们“咋舌”了。想想当年山沟里过年,给老爹和老娘关系不错的原来单位的叔叔阿姨拜年,他们给个几块,那就是“巨款”了。为了这几块钱,小时候的我常常大年初一很早就起来,和老姐老哥一起,要趟过一条河,闯过一片坟场,还要穿过一大片桑林,感觉每次要走很久,才能到老爹老娘原来单位,给叔叔阿姨们拜完年常常已经很晚了,然而这已经是一条最近的路了。记得那时小弟的我是负责磕头拜年的,老姐们则负责打理得到的“巨款”。记忆中每年的“巨款”常常是不经花的,没有多久姐姐们就宣布“消失殆尽”了,这至今让我不能释怀。虽然有这样的不快,但是那时候口袋里塞满的花生、瓜子、糖果…还是能让人高兴许久的。如果你记得“节省”和“囤积”,这样的“高兴”还是可以连续到年后的一个多月乃至两个月。当然过年的日子里如果不想“乐极生悲”,还是不能忘了“这样不能…”“那样应该…”的琐碎规矩,否则就“杯具”了。如今这些“规矩”,老人们没精力维持,孩子们无所畏惧,这些都成了“绝唱”…

这正是:

除夕夜里到初一,

回想当年竟无息。

起早贪黑来跋涉,

实为“巨款”“强心剂”。

以下图片来自互联网,谢谢。

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过年科海往事杂记(第二季西南那些事之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山沟   巨款   压岁钱   杂记   老爹   老娘   瓜子   除夕   花生   糖果   规矩   叔叔   阿姨   年初   小时候   当年   往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