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往事杂记(第三季城边那些事之新学校(上)

搬迁到城市边后,孩子们也从山沟里搬出来。原来这边的一个以地方老师为主的接收单位孩子上学的学校已经不能满足使用。单位在搬迁前就在这山梁上规划了一个学校校址,这学校小学还在原来地方不动,初高中搬到这新的学校,称为“XX中学”。新学校为合办,其中单位为主体,自己和兄弟单位以及地方单位一共八个。记得当时学校有一个正校长,七个副校长恐怕就是为了平衡各个单位的原因。

因为当时已经上初中了,这开学以后,我们就来到了这个新的学校。进校后才发现整个学校就只修好了主教学楼。新的校园规划是这样的:一栋主教学楼,楼后是一排篮排球场,再下面是一个大足球场。因为时间匆忙,开学时这学校大门口还有一个高到两层楼的大土堆没来的急处理,教学楼后面的篮排球场也还是空地,再下面的未来足球场就是一片杂草丛生和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连带黄泥的混合土石大堆…那校门口的大土堆老爹说:因为山梁太窄,学校需要宽度。这样不靠江崖的另一侧盖了挡土墙,推土机把山梁上的土推平到挡土墙里。这学校门口的大土堆虽然如今看着高大,而当时只是这片山梁上最低的位置,最高的位置有三层楼多高了!为了清理足球场的乱石,也为了建篮排球场水泥地底部堆石的需要,学校号召学生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班级分片清理大小鹅卵石石堆,清理的鹅卵石各班分片堆放卖给施工单位,以备用建篮排球场。这样学生们即参加了劳动,还得了钱成了各班的班费,学校还节省了清理场地的费用,成了“一举三得”。只是这次“劳动”,多年后还是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两痛:一“痛”是搬石头时,自己没小心砸掉了指甲盖儿。二痛是忙了近两个月,所在的班一大堆石头被那些施工的大人们这算那算,只算了十几块钱(全校最能干的班也只卖了二十几块钱)。后来这班费,在足球场铺上草坪后,和班里女生多次协调,由体育委员到这小城里唯一的一个由体委开办的体育用品商店,最终换成了我等男生天天梦想的一个“火车头”牌真皮足球…

多少年以后想起当时山梁上新学校的待修操场上的那些鹅卵石,还是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些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不是在河边儿,会在这呢?!如今联想当时校园里的同学捡到的铜钱和陶猪,陶狗等等陪葬品,说明这里不止是一片时间不长的坟场,而是一片历史久远的坟场。因为当地人的坟堆,多是前面用鹅卵石堆起来,后面来培土。这众多的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实际上都是很多年累积的垒坟头的石头啊!

这正是:

共同办学八联合,

窄梁成宽挡墙隔。

“一举三得”建校忙,

多年“石谜”终获得。

以下图片来自互联网,谢谢。

科海往事杂记(第三季城边那些事之新学校(上)科海往事杂记(第三季城边那些事之新学校(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石堆   挡土墙   排球场   山梁   土堆   坟场   鹅卵石   主教   块钱   足球场   杂记   石头   往事   大小   单位   地方   学校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