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提示

速看!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提示

学校是学生集中学习的地方,人群聚集密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学校食堂是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关键场所。根据近几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我国校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微生物性感染和有毒植物中毒为主。

针对我国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现进行以下食品安全提示。

主要风险

一是三明治、肉夹馍、汉堡等冷食类食品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储存不当等原因容易受到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重点防范沙门氏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其肠毒素中毒。

二是米饭和蛋炒饭因加工和储存不当导致的蜡样芽胞杆菌感染或及其肠毒素中毒。

三是因人员、器皿以及食物交叉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

四是未烧熟煮透的菜豆引起的皂甙或胰蛋白酶抑制剂中毒。

五是误食马桑果、蓖麻籽及其他野果引起的有毒植物中毒。

主要预防措施

一、把好“三关”,预防冷食类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一是原料关,要到资质合格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选购食材;二是加工关,需要加热的食材一定要烧熟煮透,生鲜食材一定要消毒清洗干净,制作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三是冷藏关,一次制作的量不要过大,以24小时内吃(售)完为佳,最长不要超过48小时,做好的成品要及时冷藏保存。

二、米饭室温下放置时间不要超过2个小时,制作蛋炒饭的米饭在冷却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最好不要用隔夜剩米饭制作蛋炒饭。

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注意个人卫生,在制作、售卖、分发食物或餐具过程中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做到生熟分开,熟食要完全煮熟。

四、计算好从食物制作、配送到学生进食的时间,全程时间不要过长,食物在脱离安全保护温度到进食不要超过2个小时。

五、加强校园和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有毒植物中毒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采不吃不认识的野生植物。


速看!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提示


学生的用餐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广为关心的问题,既要保证学生的餐食健康营养,也要干净卫生,“U饭云餐”树立校园餐饮标准,打造校园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综合服务平台,严把食品质量关,确保校园饮食安全卫生,保障学生的餐饮安全。


速看!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提示

规范食堂建设与管理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严格把控食堂安全卫生与食品的生产过程,让备餐全流程透明化、可追溯化,保护就餐者安全。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落实好当前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防控疾病传播,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增强安全意识,定时进行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职业素养,工作期间佩戴口罩和工作服。


速看!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提示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U饭校园助力高校建设智慧化食堂,一切以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为首要标准,从食材采购、储存、后厨加工、食品留样、菜品溯源等方面,严格管控农药残留、原材料品质等,大宗食材联采联供,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做到层层把关、全程监督,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制作、配送人员健康监测,严防配送过程中诺如病毒污染食物造成的食源性暴发事件。


速看!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提示

强化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宣教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扎堆用餐。通过U饭线上点餐可以实现就餐人员分流,避免人群聚集、减少交叉污染。

速看!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提示

保障学生营养健康

以“健康大数据”为基础,由专业的营养师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所需的营养标准及膳食宝塔制定菜单,以“肉、蛋、奶”为主要供餐内容,做到菜品科学搭配,营养均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所需的能量摄入需求,定制合理、规范化的克重数量,保证每位学生的用餐量及营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食品安全   疾病   校园   冷食   致病性   蛋炒饭   微生物   米饭   食堂   食物   营养   提示   小时   食品   体育   学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