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她17岁上北大,28岁留校成为最年轻的女博导;未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成就却并不低于定居美国的颜宁。

2019 年 ,IEEE 青年成就奖的颁奖典礼上,她是3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亚洲地区获奖者,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二位中国科研获奖者;

2020年,她是最年轻的科学探索奖获得者;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女科学家,带领自己的团队发表最权威的学术论文。

她是黄芊芊,中国为数不多的芯片天才之一。

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黄芊芊

【天之骄子 潜心钻研】

1989年,黄芊芊出生于江西上饶,从小她学习的自觉性就很高,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她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当别的同龄人都热衷于电子产品的时候,她却喜欢将这些东西全部拆散,研究这些零部件其中的奥妙之处。也正因为这个兴趣,在2006年高中毕业后,17岁的她选择了北大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在这里她了解并喜欢上微电子的这门专业,她惊叹于小小的集成电路却蕴含的大大的科学技术,也更加痴迷于小小芯片里的大大魅力。

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芯片

微电子行业发展很快,渗透性很强。它时刻改变着信息时代里,高科技领域的各行各业。但国内微电子技术的整体性发展和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北大的学生会选择出国深造。

但黄芊芊没有选择出国留学而是留在北大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她相信国内的微电子技术只是起步晚,而不是力不足;北大有着最顶尖的师资力量和科研环境,她要在这个地方创造出自己的成绩。因为没有留学深造过,她也被大众亲切地称为“国产女博士”。

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在读博期间,她不忘初心,潜心钻研,带领团队发现了新型肖特基--隧穿混合控制场效应晶体管的超低耗新机理器件。实验的过程是很辛苦的,经常需要熬整夜,学术研究会遇到瓶颈期,也会受限于现实条件,很多想法难以实现。

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课题组的大家庭里也给她许多温暖,她的两位老师帮助她、鼓励她;学长学姐们也倾尽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不断地观察研究后提出不同的想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这一研究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也让她一举拿下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多项大奖。

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北大博导 芯片才女】

2018年,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上,黄芊芊入选了“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是这个奖项设立以来,微电子领域的第一人。同年,她申请的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随后,黄芊芊也在各大权威平台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相关文章,她的研究始终围绕着电子器件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并持续在顶级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不断的展现中国科学家的魅力。

微电子相关最权威的平台应该是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这个开始于1955年的会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被外界称为“微电子器件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它主要追踪半导体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是各大著名高校和研发机构等等企业报告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的主要窗口和平台。

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而黄芊芊已经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了相关学术报告50多篇。这是中国大陆地区发表这类论文最多的科学家,除此之外,她还申请了专利七十多项,其中一部分转移到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中芯国际是中国内陆最大规模、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就连美国曾经都害怕这个企业的能力,曾制裁过它一段时间。从2013年至今,黄芊芊带领自己的团队和中芯国际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在中芯国际大规模生产线上开发超低功耗的器件技术。

经过长期努力,研制出世界上首个特殊生产线上的互补隧穿器件集成技术,在2015年发表在顶级会议上,受到世界上很多半导体公司的高度关注。但黄芊芊并没有因为荣誉就停下研究的脚步,她说:“目前正在与电路团队合作,进一步基于这项成果研制超低功耗电路,使科技创新能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2019年,30岁的黄芊芊凭借自己出色的贡献,获得了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她是这个奖项成立以来的第二位中国科学家。不久后,她又登上了福布斯精英排行榜中国30岁以下的榜单。也是同一年,作为北大曾经的优秀学生,她写下了亲笔信与录取通知书一同寄给北大新生,为他们送去大学寄语。

2020年,她获得了“科学探索奖”,在众多获奖的科学家当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位,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她将会收到腾讯基金会300万元的科研经费,为我国电子领域的科研做出更多的贡献。

28岁成北大博导,30岁获全球顶级IT奖,无留学履历的黄芊芊凭啥?

“学贵心悟,人贵执著”,黄芊芊衷心地期望科学探索奖可以成为一盏科学界的温暖明灯,在科学探索的世界里释放出无限感性的生机与魅力,吸引更多的同路人、坚持探索。相信在她的引领之下,中国科研界的人才流失现象会有有效的减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北大   博导   获奖者   履历   电子器件   微电子   功耗   集成电路   中国   奖项   科学家   器件   芯片   科研   领域   科学   全球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