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南怀瑾先生曾有一名言:儒家好比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则是药店。

但对碗米溪村的状况来说,道家药店却缺乏应对良材。

碗米溪村是《江山如此多娇》剧中出名的村落。它的名气在于一顶“穷根”“穷帽”的“王冠”戴了几百年。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当地人均耕地不足6分,村民需靠政府救助才得以勉强度日。再加上山路蜿蜒崎岖,交通不便,地域偏远,手机时常断了信号。

穷是一种痛,这种痛是物质贫乏,生活困苦。

这里有家徒四壁,缺衣少食的麻长顺。为了弄个低保名额,他去县政府上访,面对政府工作人员给他买的几个盒饭,他如同饿鬼投胎一般,将之一扫而光;扶贫分发的小猪仔成了他腹中烤肉;在与沙鸥发生争执时,他盼着自己能被打伤,那样就可以住进县医院好吃好喝,不花钱。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这里的村民,为了得到两头牛的彩礼,不惜将漂亮闺女嫁给嗜酒好赌,对老婆恶言恶语,喜欢动粗的田老八;

托·富勒说,当贫穷从门外进来,爱情便从窗口溜走。这里有两情相悦,已登记成合法夫妻,迎亲队伍都到了女方家里,但拿不出喜妹哥哥索要的5万彩礼,只好打道回府的石咬金。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这里有为挣钱买复习资料给女儿,去悬崖峭壁处采苍耳卖钱,不幸坠崖的廖匠嘎。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有心疼水费,舍不得用自来水,而让孩子去小河里洗澡的龙冬花。

这里孩子读书的教室是茅草屋,室内破败不堪,屋顶有大洞。

物质上的贫穷,使得这里的人们承受生活之痛:吃不上口好饭,讨不上媳妇,上不成学,读不好书。

穷,更是一种病。这种病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是男人不顶天立地,没有担当精神;是思想上的狭隘,目光中的短浅。

沙鸥将“以贫为耻”的宣传口号张贴在墙上时,麻长顺和一些村民赶来了,表示不满,认为是侮辱他们。这是可怜的自尊心在作祟,越穷越敏感。

麻长顺分到猪崽,不是想着怎样将它养壮,有所收成。喜妹去他家让他晚上7点把家里灯打开15分钟,好让要回电视台的沙鸥拍下作纪念的照片,他谎称电灯坏了,喜妹给了5元钱让他买电灯后他不满足,又说没手表看时间。

他在县政府上耍赖,吵闹,为的是弄个贫困户的指标。不思考如何进取,总想得照顾,沾光,占便宜。

有好酒好赌的田老八,靠妻子做牛做马,磨豆腐养家,完全没有顶天立地的男人气概。

还有他们短浅的目光,狭隘的思想。

由于帮扶干部的努力,沙鸥背后的电视台看上了这里的资源,给碗米溪村一百八十万的投资款。

开心的村民觉得这钱是投给他们的,想到的是分钱而不是投资致富。于是,在田老八的怂恿下,村民大闹村委会。

“要致富,先修路”,路不通,财难达。

修路项目是大工程,光预算就得四五个亿,濮泉生们通过种种审查才让这个项目立项,结果因村民不肯让地,导致项目受阻。而且带头起闹的,还是村中德高望重的惹阿公,拒绝签占地补偿协议,想以这种方式向国家多要点钱。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萨克斯说,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一种病态,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

很显然,这个地方生病了,有药铺之称的道家却无能为力,无法医治。因为道家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拥有相应文化积累,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才能完成自我的救赎。

就如同,最初的郭靖,就算身揣“九阴真经”的口诀,也不能助他一臂之力,对付敌人。自身根基不够,无法参悟,身边也没有对他进行指点的周伯通,能解释口诀内涵的黄蓉。

幸好,碗米溪村村民迎来了他们的“周伯通”“黄蓉”。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他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妙方——外帮内扶。

帮村民落实贫困户名额,让他们享受国家的经济补贴;帮村民争取电视台的帮扶巨款;帮孩子兴办学校。

但这些不足以改变落后的本源。

想起了一个故事:

央视记者在采访西北放羊娃时,曾有段让世人震惊的一段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呢?”

“放羊。”

……?

有这样一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未达成,而在于没有目标可达成。在那没有知识之光的穷乡僻壤,生命处于“放羊--赚钱—娶妻生子—下一辈还放羊”的死循环中。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还要“内扶”

先改变思想,要“炫贫为耻”。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这为资本,四处讨要。

要发现并培养人才,点一亮灯,让他们有前进的方向,有不屈服的动力。

沙鸥来了,她帮喜妹开公众号,帮她制作视频,向她传授直播带货的经验,使得她成了网红,给家乡带货。推销本地土地产和农副产品,让山里的物品走得出去,换得到好价钱,又让外面的资金能走进来。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要重视教育,兴办学校,秉承“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可不读书”的理念。

孩子,是新生的动力,是改变落后的主力军,是家乡未来的希望。要让他们有尊严地走出去,学习新知,掌握技能,成为人才;再期盼他们能带着使命回来。

想起了那个被媒体纷纷报道的伟大生命刘秀祥,四岁丧父,背着疯娘上大学,学业完成之后又复归家乡。

1988年,刘秀祥降生在贵州省大山深处深度贫困的望谟县。山高坡陡,沟谷纵横,读书成了孩子们越高山,看世界的唯一的希望。

年仅4岁时,父逝母疯,哥哥姐姐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在他10岁那年,也相继离家。

为了生存,他将自家的田地租给了别人,每年换回500斤的稻谷维持生活;他上山挖草药,捡废品;去工地打工,大学时兼职做四五份零工。

由于成绩优秀,学校减免他的学费;背母上学的精神,感动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伸出援助之手。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北京、西安、南京、山东多家企业都为他提供了一份优厚的工作岗位。随便接受其中一份,他都可以成为城里人,但他选择了放弃,回到望谟县当了一名普通的教师。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做一颗火种,点燃了望谟县的教育之光。

2020年,望谟县高科本科线人数达到了1267名考生,这些孩子中,还会有更多学成归来的刘秀祥。

濮泉生深深地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当廖竞男在父亲为供自己读书,冒险采苍耳换钱,不幸坠崖重伤后,怀着深深的自责,留信一封辍学出走后,濮泉生和沙鸥在全城疯找。

找到后,濮泉生以自己的事例现身说法,鼓励廖竞克服困难。他告诉竞男,有关帮扶政策,使得竞男返校,最终拿到了大学通知书。

《江山如此多娇》:内外用力是脱贫致富的妙方

他们成立了桑蚕基地。特意请来种桑养蚕专家来村授课,想尽办法激励村民前去学习。

就这样,“外帮”“内扶”两把手,一起用力。

没有“外帮”,村庄的改变很难且很慢;

没有“内扶”,一切的帮助只是纸上谈兵,就如同叫不醒一个睡死的人一样,唤不醒他们死去的尊严和疲惫的斗志。

富兰克林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内外用力,才能快速脱贫致富奔小康!


#江山如此多娇征文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江山   脱贫致富   长顺   望谟县   苍耳   贫困户   彩礼   沙鸥   短浅   妙方   道家   村民   贫穷   用力   可怕   思想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