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先说一个冷峻而又现实的故事。

老太太从小县城来到了北京,因为他在京城工作的儿子很孝顺,想让母亲享下轻福。

然而来京之后,仅仅只几个月,儿媳和母亲之间就冷漠得不同一般。

是这家儿媳不尊老人,挑剔耍脸色吗?

还真不是。

是这位老人唠叨生事,挑拨儿子儿媳的感情吗?

也还没有。

人家儿媳是高知,有修养。婆婆来家后,每月买菜钱给得很充足。

家务很简单,就是给上学的孙子做一顿中午饭。而且,每月还要给出一笔为数不少的钱,归老人所有。

此外,老人每月还有自己的退休金。按理说,这日子过得很滋润,可偏偏矛盾横生。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原来,在给孙子做饭的过程中,老人发现了一个省钱的办法。她每天都去一个很偏远的野生市场去买鱼虾之类的水产品,那里的价格比附近商场便宜很多。

除了来回颠簸,担心老人的安全外,儿媳还心疼自家的孩子,总担心从那种途径买来的食材不安全。虽然提出过反对意见,但婆婆仍我行我素。

婆婆吃喝不愁,为何还要如此不合时宜的精打细算呢?

谜底就在这里,老家小县城里,还有婆婆的一双儿女。其实,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差,但在老人的眼中,却远不如京城儿子儿媳富裕。

老人穿的吃的,都是大儿子儿媳的。她将自己的退休金和他们每月给她的费用,及买菜节省下来的钱,全部接济给老家的儿女。

京城的儿子儿媳,其实也只是普通的职员,而且他们还打算送孩子去国外读书,也有压力,但婆婆似乎都忽略了。

儿媳越想越憋屈,最后,根本不与老人说话。

老人也越来越难受,过得很压抑。

很显然,老人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但同样是自己的孩子,她却在人家眼皮下,变着戏法样的厚此薄彼。

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我们常说母爱深沉,但却并不单纯 ,而且还带有浓重的私心。

最近,热播大剧《婆婆的镯子》,剧中的三位母亲,再一次阐释着这种带有私心的母爱。

刘茵妈妈

刘妈妈是重男轻女的典范,两件事是明证。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其一,索要70万的彩礼。

当然,要彩礼也是一种婚俗,但是一般情况,都是男方自动给出了,再说平民百姓也拿不出70万。而且,通常情况下,这彩礼会转手送给女儿。除此之外,女方父母还要另掏出自己的存款,作为陪嫁之用。

但是,刘家父母并不打算顺应这一习俗。他们很直白告诉刘茵,要这70万,是给自己儿子购买婚房。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李清霜一语掷地“想扒我们一层皮,想给他家贴一层金”。

其二,是想将价值几百万的玉镯弄到手。

玉镯是李清霜送给刘茵,以订婚之用的。

为此,刘家父母设局打亲情牌,千里迢迢赶到上海,找李清霜议论给刘茵撑腰,送她金镯子,帮她拖地做饭,将刘茵养得白白胖胖的。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呢?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是刘茵自己将戏码做得太足,让父母心理失衡,遂生贪婪之心。

起初,刘家父母是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刘茵给父母大讲特讲石家优渥的家境:

石家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医院护士长,石磊在银行工作。他们家在外滩有房,等拆迁后,在小县城能买上十几套房子……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一番话让这对父母心花怒放。

石磊为了面子,又租了一辆豪车来接未来的丈人和丈母娘。

人家以为女儿掉进了皇宫,石家满屋都是金子。而刘家呢,辛辛苦苦培养刘茵读完名牌大学,刘茵毕业多年,也未曾回报过父母。

想到儿子日后也要成家购买婚房,但家中资产有限,两个孩子所拥有的物资,是天壤之别。所以,她想从石家捞去一笔,补贴给儿子。

结果,钱没弄到手,反而还被刘茵嘲笑“卖女儿”,并时时被提防着。

没办法,说“重男轻女”也好,说“劫富济贫”也好,刘茵妈妈的表现,就是一个母亲,带有私心的爱。

李清霜

李清霜自我评价过: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妈妈。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真的,我觉得她并不是恶婆婆。

朱茵因两件事,对她失望,一是假手镯,二是旗袍。

其实,从一个母亲的层面,这两件事都好理解。

她有一双儿女,而且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将女儿寄养在小姑子家,最后女儿在法律上就成了小姑子家的孩子。

尽管如此,血缘关系难以割舍。李清霜爱石磊,也爱舟欣。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她供石磊上学,给石磊出资金付首付购婚房,还给儿子娶媳妇举办婚礼。其实,为石磊她付出了很多。

而她不只是石磊一个人的妈妈,她还有一个女儿。想到女儿,她就愧疚难受。

她将买的玉镯送给女儿,她想弥补自己的不足,想缓解与女儿的关系,更想将女儿从小姑子家要回来。

与为儿子的付出相比,送一玉镯给舟欣,大概算是毛毛雨!有何不妥?

她送假镯子给刘茵,也是被刘家父母逼急了。

毕竟老房子没有拆迁,拆迁款还是未知数,70万的彩礼哪能说有就有!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但她爱儿子,尤其是知道儿子身体有点毛病后,她急切地希望他们早点成婚。

如果有两镯子,一边一个好了。但镯子只有一个,所以她弄了个假镯子给刘茵。并且,她也不知道那镯子戴久了对身体有害。

而旗袍呢,那是她为自己和女儿买的亲子装,是她的梦。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即使,舟欣拒绝了,但她要放在柜子里珍藏着。因为,旗袍在,梦就在。

像石磊所说,人的本性,越得不到,越追求也好;或者是,你对她越掏心掏肺,她越不珍惜也好,李清霜的表现,也是一个母亲的真心。

如果将值钱的东西,全部给儿子,不又是重男轻女,无情无义吗?

宁夫人

宁夫人是位爱得深沉,让人感动的妈妈。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她有一个尊贵的家族,也有一个腿瘸了的儿子。

她偷偷观察,看中了无父无母,需要赚钱养家的卖花女唐婉清。

那次,唐婉清遭到泼皮刁难,宁夫人挺身而出,为她解围,还告诉她,自己是其父母的故友。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唐婉清跟着来到宁家后,她找了个机会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想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并送价值连城的手镯。

结婚的晚上,唐婉清才发现秘密,那个男人是个瘸子。

宁夫人好像太不仗义,故意隐瞒真相,有骗婚之嫌。

但这也是一位母亲的私心式的爱。

她渴望儿子幸福。选门户相当的,她怕别人看不起儿子,让儿子受委屈。

选一般人家的,她又不熟悉女孩的品行,怕配不上儿子。

将真相告诉唐婉清,又怕直接被拒绝。

这位母亲最深沉的地方,就是也给唐婉清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不强势。

反而,在宁家呆了这么久,唐婉清喜欢上了这一家人的善良,和谐;更是爱上了他的丈夫。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那是个腿瘸,心不瘸的伟男子。他外表俊朗,品行高尚,有才有德有抱负。

这也是宁夫人的高明,像唐婉清这样的女子,她有自己看待男人的标准;而自己的儿子,值得拥有一个美好的伴侣。

宁夫人更了不起的地方是,后来,唐婉清的弟弟犯事了,需要用资金活动关系,将人给捞出来时,她二话不出,立马让儿媳拿玉镯去救人。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这些都是母亲,也都是母爱。你可以说她自私或者不公,也可以说她固执不讲道理,甚至说她深沉伟大。

她可能会让你哭,也可能会让你笑。

自我治愈

如果觉得难受的话,就学习一下怎样化解。

像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那男人反思,觉得是自己太过固执了。当初,母亲在家,自己每月也会给一笔钱孝敬她。她和弟弟妹妹一起过得好好的,是自己一厢情愿,非要接她到京城享福。

来京城之后,母亲却并不开心,因为她觉得几个孩子生活质量有差距。手心手背都是肉,于是想法劫富济贫。

这过程中,又让妻子觉得憋屈,夫妻感情也受到了影响。

再说,母亲也想回老家去,去过她习以为常的寻常生活,所以他决定送走母亲。

而对于剧中刘茵来说,虽然父母重男轻女,但俗话说“一碗水端不平”,父母生她养她,供她读书,也不容易。

《婆婆的镯子》妈妈们的“私心”:深沉,但不单纯

对于他们的索要,愿意给就给,不愿意就拒绝,既保持一定的界限,但又不要忘记了亲情。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其实,她是过分解读了父母的偏私。她对母亲的猜忌,防备,或者是怒怼,多了几分理性,少了几分温情。在她眼里,父母兄弟好像一无是处,她的一句“卖女儿”,真的很刺耳。

还是樊胜美的人设真实。虽然母亲拎不清,但她并没有对家人冷若冰霜。《欢乐颂》里,有个细节,当樊胜美要离家奔赴上海讨要生活时,母亲满面的不舍,噙满泪的眼,让她意识到,这个掏空她的家,永远是自己的眷恋。

对于李清霜的行为,也能理解,儿子是宝,女儿也是宝。婆媳是婆媳,莫要奢望将之变成母女。

母爱,有时是不讲道理的,她或让人唏嘘,或也让人感动。

她很深沉,但并不简单,一样怀揣私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镯子   私心   婆婆   彩礼   京城   玉镯   重男轻女   儿媳   母爱   深沉   夫人   儿子   老人   女儿   父母   母亲   妈妈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