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1931年,蒋介石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理念,命令张学良将军率领的几十万东北将士退守关内,从那以后,日军正式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地区。

虽然张学良被扣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帽子,东北三省也尽数落在日本人手中,但在偌大的绿水黑土间,依旧有不少爱国人士在奋起反抗,杨靖宇带领的东北抗联就是最主要的一支抗日力量。

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家境贫寒,上学时受到共产党人的鼓舞,主动加入了早期中共地下组织,当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中央的派遣下,他来到东北地区,一手创办起抗日联军,随着东北军撤退,日本人便将矛头指向了东北抗日联军,将他们视作眼中钉,决心一定要拔除。

自1931年至1940年,杨靖宇将军带领战士们奋起反抗,以游击的作战方式扰乱敌人后方,虽然对日军造成不了重创,但长期的骚扰以及破坏也令日军头疼不已,在多次围剿之后,杨靖宇部最终寡不敌众,主要作战力量被消耗殆尽。

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在最后一次围剿中,杨靖宇身边战友相继牺牲,最终只剩下他一人,当时的东北处在一片冰天雪地的环境下,室外温度达到零下二三十度,缺衣少粮的杨靖宇且战且退,渴了喝雪水,饿了吃草根树皮,万不得已时他就将棉衣里的棉花扯下,放进嘴里充饥,直到被当地人出卖后,日伪大军将他团团包围,最终牺牲在叛徒的枪口下。

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日军虽然敬重杨靖宇的作战精神,但同样也被他疯狂地反击震慑住,很难想象,一个断粮多天的人竟然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保持战斗力,于是,日军将他的尸体运送回大本营后,便安排人手对其进行了解剖,当杨靖宇被开膛破肚后,敌人只在他的胃中发现难以消化的树皮棉花,一粒粮食也没有。

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根据不少日军回忆,当背叛杨靖宇的安光勋看到他的死状后抱头痛哭,这也许是他仅存的一点良知,而站在一旁的关东军也有不少人流下眼泪,虽然杨靖宇跟他们站在对立面,可英雄的惨状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心。

而作为军医的岸古隆一郎在解剖完杨靖宇的尸体后,内心一直承受着折磨,在他看来,一位宁死不屈的英雄,最终却是这般下场,而自己竟然还将他开膛破肚,这是对英雄的大不敬。

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多年以后,日军战败,作为残存下来的部队,岸古隆一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虽然生活回归平静,但他却患上了战争后遗症,尤其是解剖杨靖宇的一幕,时常出现在梦中,最终,岸古隆一郎经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将妻儿毒死后,以剖腹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么,除了良心的谴责外,还有什么原因致使他做出一系列极端行为呢?

岸古隆一郎死后,人们发现了他的一封遗书,其中说到:“或许,天皇陛下的战争决策是不正确的,中国正因为有杨靖宇这样的将军,怎么可能会亡?”

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可见,杨靖宇的精神不仅鼓舞国人,更令敌人感到敬佩,正因为他那不屈与铁血,岸古隆一郎才对这场战争的性质产生了怀疑,要知道,日本是一个很有信仰的民族,而天皇就是日本民众信仰的核心,而杨靖宇的牺牲,最终导致岸古隆一郎的信仰支离破碎,这便是他毒死妻儿后了结自己生命的原因。

解剖杨靖宇的日本军官,为何毒死妻儿后自尽?一封遗书道出真相

如今,中国已经逐步富强,但杨靖宇等先辈的不屈精神不能忘,他们不仅是国人的骄傲,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妻儿   关东军   日本   树皮   作战   日本人   遗书   天皇   联军   日军   军官   中国   将军   真相   敌人   牺牲   精神   英雄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