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中国工农红军开创的一次次历史性时刻不仅被载入史册,更成为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当年,红军队伍深受国民党军的打压,因自身势力还不够强大,只好辗转于多地作战,甚至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不得不展开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这一举措,成为了人民军队逐渐强大的转折点。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在长征的路上,红军队伍不仅要克服恶劣的环境,还需要提防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而飞夺泸定桥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这次强渡大渡河的经历,同样堪称近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1935年,当红军队伍即将抵达大渡河时,恰巧遇上了当地雨季,令原本就湍急的河水变得更加凶猛,而此时红军的背后,还有国民党军在奋力追击,如果绕道而行,全军的安全不能保障,可如果强行渡河,对面还有一部分守军临阵以待,如何保证三万多将士的生命安全成为了一道难题。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再三考虑下,红军终于下定决心强行渡过大渡河,而摆在他们面前唯一一条路就是泸定桥。这座铁索桥始建于康熙年间,是为了方便往来客商通行建造,虽然年代久远,但却异常坚固,有意思的是,当初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就是在这附近被清军围堵,最终全军覆灭,所以当蒋介石得知红军到此后,下令守军务必要守住对岸,后方追兵也要急行军,成前后夹击之势将红军一举歼灭。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但没想到的是,红军队伍竟然冒着大雨行军二百多里地,提前到达了大渡河沿岸,趁对面守军还在睡觉时,突然发起了过河攻势。虽然出其不意,但国民党军也早有准备,他们将桥上的木板提前撤走,只留下13根铁索,而红军战士无奈之下只好选出22位勇士,俯身冲锋在前,挡住敌人火力,后方队伍再用准备好的木板依次前进,虽然红军方面付出了不小的牺牲,但最终还是顺利渡过泸定桥,甩开了后方敌人的追击。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那么,换个角度想,为何对面的国民党守军只是把桥上木板撤掉,反而故意留下13根铁索呢?直接炸掉岂不更好?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不管是泸定桥的守军还是后方追击的国民党部队,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尤其是刘文辉的势力,作为四川地区的老牌军阀,名义上是归顺了南京中央政府,可实际上依旧割据一方,在他的观念中,红军跟自己并无深仇大恨,既然蒋介石下了命令,自己只好装装样子,所以从一开始,刘文辉就没有尽全力阻挡红军。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其次,像刘文辉这样的军阀们都知道,红军队伍路过自己的地盘,只不过是要借道而行,并不多作停留,所以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威胁,只要红军离开,他依旧是四川的土皇帝,反倒是蒋介石更令他们忌惮。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老蒋为了能够控制住这些军阀,常常委派亲信来到当地,名义上是督军,可实际就是想控制对方,所以,有红军牵制,蒋介石压根没有闲功夫对付自己,在他们心中,反倒是希望红军能够保存有生力量。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再者,刘文辉之所以没有彻底摧毁泸定桥,是因为方圆百公里内,只有泸定桥是沟通四川跟西藏两岸的要道,自古以来的商人都要从这经过,如果将它毁掉,必定会对当地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试想一下,在当时保存条件很差的环境下,食品类的商品一旦绕道,就很难保证质量,甚至会全部腐烂,而刘文辉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靠的就是两岸往来的商贸,所以,他并不会为了阻击红军而截断自己的财路。

22勇士飞夺泸定桥,为何守军故意留下13根铁索?切断岂不更好?

实际上,也有传闻称,刘文辉也考虑过割断泸定桥上的铁索,但当手下只弄断两根时他就下令制止,可见,相比较蒋介石的命令,刘文辉更看重自己的腰包,没想到,他的私心不仅成了红军顺利渡河的契机,更成为了蒋介石的噩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泸定桥   铁索   守军   泸定   中国工农红军   大渡河   太平天国   有生力量   军阀   木板   红军   蒋介石   国民党   勇士   两岸   队伍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