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作者 | 苏丹

文艺片总是从上映的第一天起就担心票房。

导演李云波,有一点另类。9月15日电影《珍珠》全国上映时,他在朋友圈写了一封长信,第一句就是“别怕,我不是来跪求排片的。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电影海报

很松弛。

一个男导演拍摄了一部女性电影,“每一个女人都是珍珠”,田野调查似的一连串的奇葩相亲故事,烘托出一个40岁独立女性的面孔。

我问导演,你不怕冒犯男性观众吗?

李云波笑着说:“有些臭男人,就应该被冒犯。但《珍珠》不搞性别对立那一套,它讲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导演李云波

《珍珠》没有冒犯谁。

它讲了一个40岁女性的故事,母亲的一通逼婚电话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由此开始不断相亲的历程。要命的母女关系、不互相尊重的男女两性,以及闺蜜、失眠、宠物等等问题,折磨着女主角珍珠。但电影叙事和珍珠本人,都没有排斥男性。反而是不时安排了一些笑点,使人感到粗砺中的真实,让人笑出声来。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女主角珍珠

一笑,就是电影温和的起点。

令人不适的“直男癌”变得可爱,令人不懂的“大龄女”也变得珍贵。看到最后,观众撕掉标签,重新认识了眼前的这个女孩。

珍珠确实是40岁了,但她美丽、清醒、自洽、追求,作为一个人、一种生活,已经足够了。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剧照

而珍珠的扮演者胡向真,是广东人童年回忆《都市笑口组》的主演之一。那是一部广东人绝对会知道、名气仅次于《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小品剧。

《珍珠》是胡向真人生第一次不“装神弄鬼”、正儿八经做女主演的电影。她用真名、真实身份参演,她的真实经历与剧情呼应,向电影投射了更多的光彩。

当然,《珍珠》始终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拍摄算不上精巧,有些镜头甚至在摇晃。

但你也许能在珍珠身上看到自己,也能在《珍珠》里看到他人。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来自《珍珠》导演李云波的一封信


仿佛看到我自己

未婚女孩的痛苦,经常要从她的母亲讲起。

一夜之间,母女好像彼此不会爱了。逼婚,要命的母女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变坏的“影子”。

电影《珍珠》,就是从母亲的一通电话开始的。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先导片中得知母亲患癌的珍珠感到十分无助

“癌症。”

珍珠必须要听绝症妈妈的话,尽快带一个结婚对象回家。

一个40岁的女人想结婚,相亲,是最简单的一条路,也是最难的那条。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电影里关于40岁的焦虑

珍珠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男人,生活显然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糟了。她好像一个气息微弱的人,被人按着头一下子扎到了水里。水底刮起了一股旋风,所有声音都叫她“应该那样活”。

以爱之名的捆绑,实在难以招架。

与其说电影《珍珠》在讲一个人被催婚的故事,不如说它挖掘出了一群当代女性的范本。我仿佛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面对催婚郁郁寡欢的珍珠

哪里只是催婚啊?

我们看到的催婚,真的不只是催婚,它的内核叫做:“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它是一种压力、一种期许。

小时候上学不准恋爱、长大了该工作别闲在家、到年纪了就该结婚、结婚了不生小孩是不是有问题?

嗡嗡嗡的声音,一环套一环,如同紧箍咒,你越反抗就捆得越紧。

只有你按照期待走完了件件人生大事,这催促才有可能停息。

所以不只是大龄未婚女性,甚至20岁、甚至已婚、甚至男性,都可能会对珍珠有感同身受的片刻。

每一次,只要在女主角背对着镜头,沉默、或者是一脚一脚倔强前行的时候,我的脑子就会停顿下来。随之感到一种真实,情绪上的真实。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情绪崩溃的瞬间

珍珠所想、所恼、所求,何尝不是许多女孩之所想、所恼、所求。

我们站在婚姻的大门外,认真思考着婚姻。我们相信,婚姻不只应该被幸福的人定义、被上一辈定义,也该被拥有失败婚姻的人定义,甚至应该给予围城之外的人探讨权。

世俗的催促面前,反抗还是和解,之间的灰度太大,可供思考的议题很多,而如何操作,没有方向盘。

我只知道,每一个女孩都是珍珠。

而电影里,珍珠如何生活?

珍珠走向了何方?


相亲启示录

第一个相亲对象没什么不好,珍珠就是不愿意。

她在前面头也不回地走,脖颈上一颗红莲文身。一位男士吊在身后追,喋喋不休地数着自己的“经济适用性”。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相亲男向珍珠细数自己的“经济适用性”

——“我样样好,你到底哪里看不上我啊?”

珍珠站定,摘下墨镜。

“你好正常,但我对你没有fu(感觉)啊。”

这句台词多欠揍啊。

眼前这个女人还有一个月就到40岁了,却还在做什么梦,找什么虚无缥缈、爱情的感觉?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对相亲感到厌倦

但如果,如果不着急怪责珍珠,可能会想起金庸在《白马啸西风》里那一句众人引为挚爱的话来,“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珍珠偏不喜欢。

个人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感,在电影中散播开来。

随后的相亲故事,其实是趋于平淡的。不管是体贴的PUA男,还是有钱直男癌,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听过。甚至到最后的疑问,“我是该找个男友,还是养条狗啊?”也都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和她的小狗

虽有滑稽,但一切都是日常的、从生活中来的,电影显然不在于呈现一个多么离奇的故事,而在于从一连串有趣的相亲故事中来讲述一个女性的抉择

珍珠自己如何解释这一连串的故事呢?

她说,“整个社会都在跟我说:你必须要。你心里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说:我不想。但是这个我不想,被所有声音盖住了,所以珍珠只能被迫随大流。”

许多观众都在映后谈中表达,“为珍珠感到可惜”。

我也不解,私下问过导演,“珍珠到底要找什么?”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在婚姻上有自己的坚持

导演不想替珍珠回答。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男女之间互相尊重的关系,难道不是最高级的吗?”

一句话道尽。


值得想象的女性关系

电影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始终缺席的。

母亲。

她的一通电话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改变了女儿的生活,而母亲本人从始至终没有在电影里出现过,没有面容、没有形象、甚至没有声音。

导演是故意的。

他故意不让女主角珍珠回家去看望母亲,不安排母亲露面,而让女主角独自在城市完成自己的故事。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母亲的形象总是出现在画外音里

“母亲”更像是电影里的一个符号。

也许我们许多人都有一个这样的母亲,爱得深沉、距离遥远、忍不住催促。

母亲是使得我们每一个人更加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我们若想改造自己与社会的诸多关系,也许要从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开始。只有母亲理解、包容了我们,我们才能被世界理解和包容。

但现实中的母女、子关系,经常是反过来的。

母亲经常是全世界里最不理解、不包容女儿的人。尤其是面对婚恋生育问题,母亲那么坚决,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女儿走上一条“不幸福”的路。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对幸福有着和母亲截然不同的定义

以至于过去温柔的母亲,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那张充满光明的面庞,如今变得令人痛苦万分。

《珍珠》之中,因为母亲具体形象的隐匿,反而提供了更大的共情、想象、投射的空间。

而对比于不明言的母女关系,电影之中的闺蜜关系是更明朗生动的。

三个女人一台戏,失婚、已婚、未婚,三人聚在一起便喋喋不休,在KTV里组靓仔局、茶楼里开黄腔,珍珠的闺蜜们是给予她几乎唯一的亲密情感支持的人。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和闺蜜们

但珍珠时刻感受到寂寞。

她前一秒还在和闺蜜你来我往,下一刻站在窗台前,身体的那个单薄姿态瞬间令人感受到,“这是一个在闹市中也感到孤独的女人”。

没有人懂她,她的心是空的。

电影里,女主角的两个闺蜜也是珍珠在现实中的闺蜜。她们的亲近感是多年来培养的,不是电影里装出来的。

但电影里,闺蜜三人亲密无间,却没有一个时刻是彼此认同的。大家在相互说服对方,或者说,是两个闺蜜在说服珍珠。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闺蜜们试图说服珍珠

“小天真,来,到我们现实社会的怀抱中来。”

大家是闺蜜,却明显有不同选择。

在采访中,我询问了胡向真(珍珠扮演者)关于闺蜜的问题。

珍珠说,“如果不是因我们认识的时间够久,是做不成朋友的。因为价值观相差太远了。就算是你选择的、最亲密的朋友,她们也不一定与你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相信和包容。相信这个人对自己不会有坏心眼,包容对方的缺点、以及和自己的不同。”

允许闺蜜与自己有不同的价值观,但为什么不包容伴侣呢?我追问珍珠。

珍珠一改之前的笑盈盈,她定定地看我:“伴侣不一样,你现在来选择一个朝夕相处的人,你们需要有精神上的共振。”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选择“不将就”


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一部电影拍完,珍珠和导演已经是很好的朋友。

当有记者问导演李云波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片子,李云波说:“当你遇见了一个珍珠一样的女人,怎么能不拍摄一部电影叫《珍珠》呢?”

“千万不要信!”珍珠说。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全国路演深圳场(图源:主演胡向真微博)

她立刻当面戳穿导演,“男人的话不能全信,不能不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一件东西太完美了一定有漏洞。你看这句话就是太完美了。”

导演和珍珠都笑了。

他们两人过去是电视台的同事,多年未见后,一杯咖啡的时间,李云波邀请珍珠本色出演,成为他电影的女主角。

珍珠答应了。

珍珠说,自己过去许多年都在演一些搞笑的小品剧,许多人因为《都市笑口组》喜欢她,她也很喜欢那一段经历。但是时间长了,自己身上落下了一些刻板印象,好像胡向真(珍珠)只是一个“装神弄鬼”的女人。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胡向真在《都市笑口组》

当导演找到珍珠的时候,是珍珠第一次拿到这样一个角色,在电影里演一个正儿八经的女主角。

珍珠很珍惜,也很享受。

《珍珠》或多或少有胡向真本人的影子在里面。所以她要求自己,想得更单纯一点,不要求太多票房上的回报,只要能证明自己除了搞笑天分之外、主持人的强势之外,也能演一个正常的女性,就已经够了

这一点,与李云波不谋而合。他们都是简单的。不那么强求票房、成绩,而是更注重表达。

李云波说自己拍所有的电影只有一个目的,“追问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珍珠何尝不是在追问,“应该如何生活?”

我反正是爱上这个女人了

▲珍珠的发问也值得荧幕外的我们思考

如何像一个人样地找寻另一个人、一颗心寻找另一颗心,如何不成为一个生育机器,如何不依赖一张长期饭票,如何互相尊重?

择偶,永远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比择偶更大的是,一个人选择如何生活。

一部小成本电影的真诚表达,如果能够被看见,能够引起共鸣,已经弥足珍贵。

我们该如何生活,一个人如果现在不问,可能就永远不问;一个人现在发问,也许将从此走上不同的路途。

转头看过去,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幸福,才是永恒的追求。

编辑 | 李波

排版 | 贝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装神弄鬼   母女   这个女人   票房   女主角   导演   定义   母亲   声音   婚姻   真实   关系   女性   女人   故事   体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