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这两天,媒体群访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内容刷爆了各大互联网平台,对众多记者42个问题的精彩回答,显示出任正非的大气、理性和智慧,圈粉无数。

不过就在所有人为华为的未来担忧的时候,任正非却无比冷静,他说他现在担忧的不是华为,而是中国的基础教育,令所有人大跌眼镜。

随后他答应央视记者董倩的专访要求,而其唯一条件是:要跟她谈基础教育

媒体对华为前景和未来的担忧,被任正非以“乾坤大挪移”之法,轻松地转移到了基础教育上。这一方面体现任正非对华为的超强底气和自信心。同时,也突显出他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无比担心。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那么,为什么华为在今天这样的困境之时,作为总裁的任正非还拿基础教育来说事?他的担忧集中在哪些方面?

最大的问题就是:

教师的政治地位、待遇仍然太低

任正非说,这个时代对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

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中小学是一个人品格、思维、习惯形成的决定时期,青少年基础素质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少年强,则国强。1870年普法战争胜利后,老毛奇元帅说:“普鲁士的小学教师赢得了萨德瓦战役。”威灵顿公爵认为,“滑铁卢的胜利是在伊顿公学的操场上决定的。”少年时期体魄、意志、毅力的培养,成年后将升华为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与荣誉感

现代产业的根本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根本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在中小学教师。让教师成为最伟大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给农村教师多发一点钱,让优秀人才愿意去当老师,优秀的孩子愿意进入师范学校,就如我们的老一辈的革命家都出身于师范学校一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但现在不是这样,现在的教师待遇低,孩子们觉得学到了知识也没有用,不怎么想读书,这样就适应不了二三十年之后的社会,社会就可能分化。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我们国家面临着这种分化,就应该要把基础教育提到国家的最高纲领,才能迎接未来的革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这应是党和国家的主要责任,每个公民的义务。

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要重视教师,因为教师得到被尊重了以后,大家都想做教师。只有教师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待遇提升了,我认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我个人为什么感受很深?我父母是乡村教师,在贵州最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父母这一辈子做教师的体会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是一句话“今生今世不准当老师”,如果老师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国家是后继无人的。我亲身经历了他们政治地位低、受人歧视、经济待遇差的窘境,我们自己跟着他们,也亲身体会了这个苦,所以没有选择去当老师。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今天满街高楼大厦,过二、三十年就变旧了。如果我们投资教育,二、三十年后这些穷孩子就是博士,开始冲锋,国家就会走向更加繁荣。

当然,这些年国家取得巨大进步,三十年来也有巨大改善,教师的生活也有巨大的进步,但是要看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而教师们担负着给花朵浇水的人。我们都不给花朵浇水,没有使命感,少浇水花朵蔫了,不就少了一个乔布斯吗?

从今天抓起,如果农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后很多都是博士、硕士,就会为国家在新的创新领域搏击,争取国家新的前途和命运,这才是未来。如果二三十年以后还是没有多少文化,仍旧是一个打工仔,打什么工,全是自动化了。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在工业革命时代,只要有中学文化程度、中专文化程度基本上可以工作了。但是在智能化社会时,这个文化程度大大提升了。而且不完全是精英教育,国家重视的都是综合性的精英教育,对职业教育不够的。德国70%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很伟大的。

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国家一定要开放才有未来,开放一定要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要有文化素质。

还有,我们往往不重视统计学。我们国家哪些学校非常重视统计学?国外计算机统计学就是人工智能,什么学后面都跟统计学,统计学很重要,我们有些人把它当成小儿科扔到一边,也没有大师。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

华为特别重视教授、专家学者

华为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我们还有一个战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钱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国“拜杜法案”原则,也就是说,受益的是大学。这样,从我们“喇叭口”延伸出去的科学家就更多了。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大家今天讲5G标准对人类社会有多么厉害,怎么会想到,5G标准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Arikan教授发表这篇论文两个月后,被我们发现了,我们就开始以这个论文为中心研究各种专利,一步步研究解体,共投入了数千人。

十年时间,我们就把土耳其教授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我们的5G基本专利数量占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土耳其教授不是华为在编员工,但是我们拿钱支持他的实验室,他可以去招更多的博士生,我们给博士生提供帮助。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我们在日本支持一位大学教授,他的四个博士生全到我们公司来上班,上班地点就在他的办公室,而且他又可以再招四个博士生,等于有八个博士帮做他研究,所有论文等一切都归属他,不归属我们。如果我们要用他的东西,需要商业交易,这就是美国的“拜杜法案”原则,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喇叭口”,延伸出更多的科学家。

上周我们召开了世界科学家大会,我没有去现场,通过视频转播到我的会议室。来了一批科学青年给我做技术翻译,都是博士,很厉害,他们给我解释这些论文对未来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我们不断有这种世界性的交流,我们自己吸收能量,他们也吸收了我们的需求,不断滚动传播。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2018年11月4日,腾讯WE大会在北京举行,七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畅所欲言,介绍物理、天文、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重大科学进展。

西方公司在人才争夺上,比我们看得长远,发现你是人才,就去他们公司实习,专门有人培养你,这不是我们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概念。我们扩大了与美国公司争夺人才的机会窗,但我们的实力还不够。

对世界各国的优秀大学生,从大二开始,我们就给他们发offer。这些孩子超级聪明,举一个例子,新西伯利亚大学连续六年拿到世界计算机竞赛冠军、亚军,但是所有冠军、亚军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资挖走了,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开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们来,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创新,我们要和Google争夺人才。

我们支持科学家的创新,对科学家不要求追求成功,失败也是成功,因为他们把人才培养出来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前进。

未来

关于教育的竞争

必定越来越激烈

惠学习

也始终致力于

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学习不再有经济负担

惠学习愿做广大学子的坚强后盾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任正非为什么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谈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华为   土耳其   生死攸关   小学教师   统计学   基础教育   博士生   科学家   教授   时刻   老师   未来   教师   孩子   基础   社会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