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与其它名面相比,这种面带一种神秘感,如深巷里的酒香。

它发源于流动面摊。可归类为陕西臊子面,但又不同于臊子面。据传,最初是咸阳彩虹厂(过去著名的彩电显像管厂)夜班工人下班后无处吃饭,要么像野猫觅食到处寻摸,要么扛一扛算了,有脑瓜灵光的人嗅出了商机,就到厂子紧邻的汇通商厦下的汇通十字摆摊卖面,随着星星之火燎原,食客口碑相传,慢慢形成了气候。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一碗面条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还一种说法是,1998年,有那么十几个下岗工人想扼住命运的喉咙,干出一番事业,琢磨来琢磨去,想到咸阳人爱吃面特别是手擀面,就热血沸腾拉开场子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搞出了名堂。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面是粮食精,越吃越年轻。

不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了一点,世上本没有汇通面,吃的人多了,便有了汇通面。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大碗吃面大碗喝汤

可能有人会嘁一声,看这面的面相很家常嘛,有啥稀奇的!说对了,要的就是家常,上工的人,唏唏呼呼整一碗,来劲。其实不仅上工的人,当公务员的、做白领的、干大生意的,工农仕学商,都好这一口。当地离家久的人,回去都要咥一碗汇通面,你说馋也好,说找回家的感觉也好,好像这样魂儿才安稳了。据说还有外省人听说了,专程打飞的去尝个究竟,不知是不是夸张,若确有其事,也不奇怪。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香得都无语了

“打虎亲兄弟,卖面夫妻档”,经营摊点的基本都是两口子,老公当摊长,老婆当副摊长,这边下面,那边拌面,流水作业,老战友般的默契。嘴里还不停地招呼行人,“这边坐!”“大碗小碗?” 透着一股三秦人民豪爽的热情,你不咥一碗都不好意思。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楼顶三个字已成地标

工序倒不复杂,三四分钟搞定一碗。手擀面嘛,也不宜多煮,不然就软了不筋道了。把面和白菜、青菜一块下锅煮熟,捞入一个炒瓢似的盆里,浇上土豆丁、胡萝卜丁、猪肉丁炒的臊子(臊子种类不止这些,视个人喜好任选),放盐、醋、鸡精、辣子油,一阵猛掂拌得匀匀的。可以看出,它吸收了干拌面重料少汤的特点,又形成了自身特色:薄筋光、油辣香。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一天不知要掂多少次

到哪能吃到呢?正宗的当然在咸阳,原汁原味嘛。那儿的汇通十字,现在成了一个面食圣地,被誉为“亚洲最大面摊”,只卖一种面,走的规模经济、特色经济、夜间经济的路子。一到晚上六点,就红红火火开张了,一直开到凌晨四点,摊主拌面拌得手发软。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围摊而食是汇通面的特色

当然,汇通面也繁衍到陕西其它地方了,美食城呀,小吃街呀,美食攻略上找找,能寻到它的芳踪,去了基本不会让人失望,它甚至有与裤带面、羊肉泡馍一争雌雄的架势。

亚洲最大面摊,原来在这里

这些行当也沾了汇通面的光

你问价格,真不贵,咸阳当地是小碗八元,大碗九元,西安的不分大小十三元,其它地方不一,但都在经济实惠的范围内。

流口水了吧?别客气,海碗端上,大蒜就上,包你浑身舒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圣地   海碗   外省人   流水作业   深巷   班后   辣子   陕西   大碗   家常   说法   特色   美食   地方   体育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