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与里卡德,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不出所料,又一桩辣眼的事。

啥事?说了您别生气,万一气出个好歹。说,国际奥委会撤销了对澳大利亚退役游泳运动员布伦顿-里卡德的兴奋剂指控,免于处罚,原因是禁药浓度低。

孙杨与里卡德,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说到这,让人不禁想问:霍顿,你怎么看?

这事发生在啥时候呢?2012年伦敦奥运会。当时没查出来,但在追诉期内,里卡德的样本被发现存在违禁药物利尿剂。按理说,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没啥好商量的,该咋样咋样。但事情就这么怪,真的没咋样。

孙杨与里卡德,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官方解释是:至少要检测出250ng / mL才算,里卡德的阳性结果为6ng / mL。也就是说,药是嗑了,但嗑得不多。好比约翰吸毒,是吸了,只吸了一丢丢,等于没吸;汤姆强奸,但戴套了,等于没奸。

鉴定标准咱不纠缠,那是专业问题,就试想一下,如果这事发生在其它国家运动员身上,或者再具体一点,发生在中国运动员身上,啥结果?对不起,想狡辩是不是?含1ng也是含,要不你证明它含0ng啊。

孙杨与里卡德,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每日邮报》披露,这事能摆平,或许与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科茨有关,他是澳大利亚人,地位仅次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咱不好人云亦云,“朝中有人好办事”,但科茨的人脉资源、斡旋能力确实是业界公认的。

澳大利亚向来以“捍卫泳池纯净度”自居,动不动攻击抹黑中国游泳运动员,“吃药的都游不过你,你没吃药谁信?”这种逻辑的起点,大概就是自己不嗑点药,咋干得过别人。

孙杨与里卡德,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这里不得不说,嗑没嗑药,往往取决于谁有话语权。兴奋剂的生产、认定、检测,包括国际兴奋剂检测委员会,都被西方控制,自家开店,进出当然方便。传奇巨星刘易斯曾亲口承认嗑药,汉城奥运会前的三次尿检均呈阳性,但得以开脱参加奥运会并夺得两金。女飞人乔伊娜38岁在睡梦中离奇猝死,德国反兴奋剂专家韦·弗兰克说“我敢肯定她死亡的原因就是兴奋剂。”当年“鱼雷”索普尿检呈阳性,妥妥的实锤,但说法却是“尿检中这种荷尔蒙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人体自然生成的”,最后不了了之。

孙杨与里卡德,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

再看国际反兴奋剂组织的豁免名单,大都是西方运动员,因为他们是有病才吃的药。那些取得医疗豁免权、持证吃药的健将们,身患各种疾病,不是多动症,就是哮喘、心脏病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参加残奥会。如此说来,他们的体育精神确实可嘉,长年抱病坚持训练和比赛,也难怪人家牛。

扯到这,您头脑里会不会闪现一个错乱的剧情:(澳)大(利亚)郎,该起床吃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国际奥委会   巴赫   人脉   汉城   汤姆   利尿剂   约翰   尿检   澳大利亚   兴奋剂   运动员   差距   游泳   确实   身上   原因   体育   孙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