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先进第十一11.19

11.19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这句话充分说明“口号育人”的缺陷,因材施教才是恰当方法。

  《论语注疏》:此章论施予之礼,并孔子问同答异之意也。“子路问:闻斯行诸”者,诸,之也。子路问于孔子曰:“若闻人穷乏当赈救之事于斯,即得行之乎?”“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也”者,言当先白父兄,不得自专也。“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者,此问与子路同,而所答异也。“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者,赤,公西华名也。见其问同而答异,故疑惑而问于孔子也。“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者,此孔子言其答异之意也。冉有性谦退,子路务在胜尚人,各因其人失而正之,故答异也。

  《论语集解》:兼人,谓胜人也。张敬夫曰:“闻义固当勇为,然有父兄在,则有不可得而专者。若不禀命而行,则反伤于义矣。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则于所当为,不患其不能为矣;特患为之之意或过,而于所当禀命者有阙耳。若冉求之资禀失之弱,不患其不禀命也;患其于所当为者逡巡畏缩,而为之不勇耳。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这句话,结合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来解读,更清晰好理解了。子路是急性子,心里装不住事儿,风风火火,听风就是雨,所以子路问老师“闻道是不是马上就行动”,孔子说“你有父亲和兄长,遇见啥事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怎么能自己擅作主张呢”。同样的问题,冉求再问,孔子则针对冉求“畏手畏脚”的特点,回答“闻道,不要总三思而行,要善于果断行动才是。”

  教育之难,在于此;教育之乐,亦在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论语   西华   穷乏   孔子   注疏   闻人   义理   父兄   因材施教   急性子   风风火火   兄长   圣人   果断   恰当   先进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