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颜渊第十二12.10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子张,颛孙师。问孔子何为“崇德”,如何“辩惑”。孔子回答的话中,“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比较难懂,其余的语义可一目了然。

  《注疏》:此章言人当有常德也。“子张问崇德辨惑”者,崇,充也;辨,别也。言欲充盛道德,袪别疑惑,何为而可也。“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者,主,亲也。徙,迁也。言人有忠信者则亲友之,见义事则迁意而从之,此所以充盛其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者,言人心爱恶当须有常。若人有顺己,己即爱之,便欲其生;此人忽逆于己,己即恶之,则原其死,一欲生之,一欲死之,用心无常,是惑也。既能别此是惑,则当袪之,“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者,此《诗·小雅·我行其野篇》文也。祗,适也。言此行诚不足以致富,适足以为异耳。取此诗之异义,以非人之惑也。案《诗》刺淫昏(婚)之俗,不思旧姻,而求新昏(婚)也,彼诚作成。郑笺云:“女不以礼为室家,成事不足以得富也,女亦适以此自异于人道,言可恶也。”此引《诗》断章,故不与本义同也。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在《诗经》中《小雅.鸿雁之什》篇中第八首诗《我行其野》。鸿雁,喻义和鸳鸯差不多,喻男女爱情、婚姻。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蔽芾(fèi):茂盛的样子。樗(chū),臭椿树,恶木。《正义》引王肃云:行遇恶木,言已适人遇恶人也。畜,通“慉(xù),喜好,喜爱。蓫(zhú),草名,恶菜。葍(fú),草名,恶菜也。新特:新(再)婚。成:作诚。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弃妇声讨自己的丈夫不念旧姻之情,另觅新欢。“成不以富,亦祗以异”,大意是说:虽然不是因为那个女子更富有,也是因为男子喜新厌旧。用典说理、明理、点题,是古人文章常用的修辞手法。以《诗经》诗句明理,学而篇中,子贡和孔子就有互动,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恶之欲其死   爱之欲其生   茂盛   如切如磋   臭椿   常德   论语   孔子   注疏   崇德   明理   鸿雁   诗经   小雅   忠信   婚姻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