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杜康美酒配月饼,同家人一起对饮赏月

夏热褪去,气温渐凉,转眼进入金秋九月,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月份,秋高气爽,凉风温柔,伴随着好天气如期而至的是中秋佳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在中秋节赏月、赏桂、赏灯、观潮、吃月饼、饮酒赋诗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中秋佳节寄托着人们对于“团圆”的美好期盼。

中秋佳节,杜康美酒配月饼,同家人一起对饮赏月

古人赏月并不是一味的仰望,而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饮酒、赋诗、起舞,特意熄灭蜡烛,在月光如练的夜色下诗意“月饮”,可以说浪漫之极。

月下饮酒是从唐代开始的习俗,中秋在唐代是文人和官人的节日。到了宋代,宋太宗把八月十五定为了中秋节,《东京梦华录》记录了汴京中秋盛况:“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可见,中秋节在宋代是全民的狂欢。在出了名爱放假的宋代,朝廷会专门为中秋放假一天,富贵人家会把亭台楼榭精心打扮一番,普通人家也要到酒楼占好赏月的位置,穷人就算典当家什也要换些酒来。

酒要提前买好,不然到了中秋夜见到了良辰美景却没有醉,过节了,但又好像没有过。“酒精”是一味好的“引子”,它能让65位诗人“意乱情迷”,写下了110首经典的赏月唐诗。诗人们喜欢在桂花树下醉酒,花也杯中,月也杯中,开始慨叹起人生和宇宙来。普通人也要痛饮梅酒,陪月亮玩个通宵,热热闹闹地玩上一整天。

中秋佳节,杜康美酒配月饼,同家人一起对饮赏月

酒需要提前囤上,无酒不成席。今年中秋,不妨像古人一样开宴月饮。古人有饮“桂花东酒”的习俗,而在当代,人们常选用自然发酵、纯粮酿造的白酒。良辰美时,阖家团聚,酒不能将就,选酒自然要选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杜康。

五千年前,杜康从“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中获得酿酒的秘诀。自从杜康发明秫酒后,古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造酒中,逐渐掌握了微生物发酵过程变化的规律,逐渐形成“五齐六法”的酿酒技艺。

“五齐”指的是“泛齐、醴齐、盎齐、醍齐、沉齐”。发酵开始,谷物膨胀,叫“泛齐”;接着糖化作用旺盛起来,醪味变甜,叫“醴齐”;发酵更旺盛了,气浪很多,伴有嘶嘶的响声,叫“盎齐”;再往后酒精成分增多,颜色逐渐转红,叫“醍齐”;最后发酵完成,酒糟下沉,叫“沉齐”。五法,其实就是酿酒的整个发酵过程。

“六法”是一套比较完整的酿酒经验:秫酒必齐,曲蘖必时,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必齐必得,这实际上是讲原料的选择,曲蘖的制作,操作的洁净,器具的精良和火候、温度的适宜,这六法是我国最早的酿酒工艺规程,也是酿酒技术的六个关键问题。

数千年来,杜康酒承袭“五齐六法”酿造技艺,冬抱翁,夏必藏,阴阳相谐,道法自然。酿酒之水取自玄武古泉,水中富含硒、锶等40种微量元素;窖泥取自千年古桑泥,泥中栖息着六百余种有益微生物群。独特的古法酿造技艺和酿酒生态环境,酿造杜康酒独特的品质,使杜康酒在中国白酒史上独树一帜。

中秋佳节,杜康美酒配月饼,同家人一起对饮赏月

中秋之夜,就应该一家人整整齐齐,对月当空,闻着桂花香,吃最传统的月饼,用一杯承载着真情的杜康美酒,敬家人、敬朋友、敬自己、敬难得的团聚,敬不失人间味!

明月下,一杯杜康,一份情意,香醉人心,沉醉岁月。


杜康美酒,敬家人、敬朋友、敬自己、敬难得的团聚,敬不失人间味!

明月下,一杯杜康,一份情意,香醉人心,沉醉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水泉   月饼   美酒   家人   宋代   唐代   微生物   技艺   情意   中秋节   习俗   古人   明月   中秋   自然   体育   杜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