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纵观历史,有名气的文人大多经历过事业上的劫波,他们的情感世界复杂难懂,时而悲秋伤感,时而又清淡欢愉。关于文人的共性是他们都喜欢追求热闹与寂寥中的美。

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沈从文说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一次是端午,一次是中秋,还有一次是过年。在南方,给青年、妇女及小孩子带来的兴奋和快乐是端午。

端午的特殊在于它不是记录农事而产生的祭祀节日,而是一个为了纪念名人和神话传说故事的全国性节日。端午节与人有关的故事有很多,除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外,还有很多与感情相关的诗词、小说。

1.初夏的端午节,衣着更显她独特清新的气质

当下,城市里虽然很难看到赛龙舟的大型活动,但是人们也会为了热闹而准备着。端午将至,初夏的衣着选择多,女人们也爱穿着与自己性格相符的衣裙,她们衣服华丽的颜色在河水中倒映着满城的香艳、绝美的身姿;也有一些穿着清新可爱的衣服,那是点缀着木耳边的小吊带、微透仙女裙或者元气粉、蓝、绿等配色的衬衫。

在盛大的节日和热闹的气氛中,衣服不仅表达女人爱美的天性,也表达了她们最真挚的情义。

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在宋朝,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诗词描绘端午节当天的红颜知己、侍妾王朝云。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诗人苏轼在热闹的端午节想起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王朝云,一首《浣溪沙·端午》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了最在乎的人。

宋朝人在端午节当天用芳兰草沐浴,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在民间就有佩兰、浴兰汤以驱邪祛毒的习俗。兰花是香草,全家人都要洗。

开展浴兰活动之前,王朝云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微微小汗湿透了她薄绸,透着衣服看到了碧色的细绢。苏轼在诗词中写到明日端午节朝云就要用芳兰草沐浴了,这是当时遍及整个城市都要参与的活动。对于社会来讲这是一场民间的活动,对于个人来讲则更像是一次“冥想”的活动,因为它洗掉了铅华、沐浴了新生。

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换了新装,王朝云出现在苏轼面前,五彩线轻轻缠在她的红玉手臂上,小符挂云鬟。

五色丝系于臂上的民俗,或为文身遗俗。《汉书·地理志》曾记越人“文身断发,以辟蛟龙之害”。在《世说》等书中也记载着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后来屈原托梦给百姓说用艾叶包裹,再绑着五色丝缠绕粽子投入江中,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粽子。

苏轼词最后一句“佳人相见一千年”对上文的装束和活动做了一次总结,对于个人而言,他希望在热闹的端午节寻求爱人的祝福,这句话不仅是点睛之笔,也是每个才子与佳人在端午当天的祝福,愿彼此精神之爱延续一千年。

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在这首词中,苏轼并未描写与王朝云从相识到相知,再从相知到相伴的过程,但我们可以感受到浓烈的情义。王朝云是苏轼的爱人也是知己,对苏轼内心十分了解,可谓一举手、一投足,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

王朝云出生时家境贫寒,从小就沦落在歌舞班中,以伴舞为生。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灵动的眼睛里闪亮着清新脱俗的气质,有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之意。

世事变迁而纠缠的苏轼在杭州西湖与友人煎茶、饮酒。本想借酒醉诉苦、散心的苏轼却被众人拉去赏舞,苏轼朋友在悠扬的丝竹声中畅聊的时候,只有苏轼还想一人饮酒醉。

此时,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入场,引起众人注目。苏轼在舞女中一眼就看到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她眼神清澈,气质清新。演出后,王朝云陪在了苏轼旁饮酒,她虽然换了衣服,但是青绿色细绢在微汗后透着肌肤,这让当时的苏轼为之心动。苏轼想要知道这个女子的事情,于是与她聊天,听闻其故事以后,苏轼为她的遭遇而感到心痛。此后,12岁的王朝云被苏轼收为侍女,18岁被纳为侍妾。

每当苏轼写完一首词,王朝云都能感受到了其中的悲伤,并唱词为其解愁闷,唱到忧伤惆怅之处,王朝云不胜伤悲,竟然哭了起来。苏轼问其原因才得知是词中伤春情感所致,这让悲秋的苏轼想起了官场的浮沉、命运的无奈。

两个人这份真心互动表现出他们之间的真情、真意。

2.爱情萌发的阶段,端午营造美的环境

一生都在追求美学思想的沈从文,他善于用一双有情的眼睛发现世间事物的美,在他的小说《边城》里,端午节的热闹贯穿着小说中的男女之爱。

端午节是沈从文打造的审美意境,是城市人只顾热闹而想象不到的内心之美。

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在《边城》里,茶峒这个小城的端午节很热闹,因为有自古传下来的生活习俗。

“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边城》

端午节,孩子们有吃穿的期待,未婚青年也要争前恐后地展示才艺,准备赛龙舟和抢鸭子的活动。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枝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边城》

最早,人们在年中的时间里举行部落龙图腾祭祀活动,而后延伸到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古代吴越(从江苏南至广东沿海地区)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后来推广至全国成为“五彩丝系臂”的端午习俗。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边城》

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除了赛龙舟,沈从文在《边城》里多次描写了抓鸭子的情景,抓到鸭子成为鸭子的主人,不是为了吃,而是另有寓意:养鸭吉利,代表香火不断。

年轻的男人抓鸭子正是为了一份真情而努力拼搏。《诗经》中水鸟象征着爱情,“鱼水之欢”代表和谐的爱情。

男孩们为了抓鸭子使劲浑身解数,抓鸭子的过程就像是这个男孩在人生成长阶段发掘自身的爱情一样,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敢作敢当的男人。而抓到鸭子的人把鸭子送给了女孩,就是一见钟情最好的诠释。

《边城》的故事里不仅描写了男孩抓鸭子送鸭子的事,还描写了主人公翠翠看到河里的鸭子心理活动,她对着鸭子说:“再过来我就抓住你。”此处,巧妙地呼应了男孩抓鸭子的心境。

“当地妇女制作这些刺绣时,照例必把个人节日欢乐的回忆,作新嫁娘作母亲对于家庭的幸福愿望,对于儿女的热爱关心,连同彩色丝线交织在图案中。闹龙舟的五彩版画,也特别受农村中和长年寄居在渔船上货船上的妇孺欢迎,能引起他们种种欢乐回忆和联想。”——沈从文《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


端午节的真情故事:苏轼写词忆红颜知己,沈从文借端午写初恋

沈从文在对端午的印象的描写中,特别指出了节日欢乐的回忆中也寄托着家庭幸福的愿望,是父母对儿女的热爱与关心。

沈从文所感受到的端午节,更像是一个由人构建的情感世界,它的热闹使得人们变得快乐;它的安静又可以让年轻人感受到了情感的纯真和美好。

端午节,在文人的世界构建出了安静、美好的情感世界。

3.端午节,我们又会想起了谁

在苏轼和沈从文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纯真的情义。端午节不仅仅是热闹的一天,也是安静的一天,有些人也许会回忆过往最美好的相遇和相知。

如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了,但是人与人之间却缺少真诚地“对白”。

端午节这天,希望你关上电脑、手机,合上书本,去热闹的地方。

这世界有很多人,人群里有一扇门,去打开它,看看里面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端午节   端午   屈原   故事   边城   情义   粽子   文人   习俗   鸭子   红颜   知己   初恋   热闹   清新   真情   节日   衣服   男孩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