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让辅导班进入“寒冬”,官方下达通知,培训班有“回温”迹象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的情况愈演愈烈,这一情况的发生与当代青少年学生学业压力过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仅仅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下课后还要马不停蹄地去参加各类学科性质的辅导机构。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境可以理解,但由此引发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发明显。由此,国家在近期推出了针对相关问题的“双减”政策。

双减让辅导班进入“寒冬”,官方下达通知,培训班有“回温”迹象

双减政策的实施让课外辅导进入行业“寒冬”

双减政策的实施目的十分明确,一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负担,二是减轻学生课后辅导的压力。随着政策的实施,学生的负担在不断地减轻,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享受他们应有的童年生活。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面临调整的课外辅导机构。

国家政策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在中小学生的法定休息日期间进行学科性的辅导,也就是辅导机构最为活跃的周末以及寒暑假都不被允许进行学科性质的辅导,这不免是完全断掉了课外辅导机构的生存之路,很多小型的辅导机构在这次改革中破产倒闭,一些知名的综合性的辅导机构也在摸索着改革规整的方法来适应新的政策。

双减让辅导班进入“寒冬”,官方下达通知,培训班有“回温”迹象

课外辅导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吗?

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显现出来,课外辅导机构的必要性再次显现出来。

现在学习的难度相较于几十年前难的不止一星半点,不仅仅是学生,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的一些题目时也犯难,因此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去完成对于孩子的辅导。况且在现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家长很难抽出固定的时间为孩子的学习进行保驾护航。所以,课外学科性质的辅导机构是有其存在必要性的。

双减让辅导班进入“寒冬”,官方下达通知,培训班有“回温”迹象

虽然减负对于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减负决不是青少年分数降低的理由。减负是在保障学生生高效率的学习的前提下,有充足的课外时间去发展自己,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成绩依旧是学生生活中的重中之重,高质量的课外辅导是仍需要存在的。

双减让辅导班进入“寒冬”,官方下达通知,培训班有“回温”迹象

规整≠取缔,学科性质的课外辅导仍有其必要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课外辅导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虽然明确规定不得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周一至周五的晚间并不在条文要求之中。也就是说,是可以在这些期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间被管控在晚上八点半之前结束,这也给辅导机构有了生存的空间。

在这样的要求下,一对一的辅导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一对一的课外辅导更加考验教师的辅导能力,教师会对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让课外辅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短时间里面达到更高的辅导效率。这种模式为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出路。

双减让辅导班进入“寒冬”,官方下达通知,培训班有“回温”迹象

写在最后:

双减政策并没有阻断课外辅导的生存之路,政策的下放是为了规整课外辅导机构,不是取缔机构。在没有相关政策之前,课外辅导机构的发展十分迅猛,隐患也是颇多。

很多资本看到里面的商机,一味地投资,让原本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课外辅导市场变得乌烟瘴气,成为资本化的市场,这里面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很多教育机构并没有完整的相关手续,二是很多没有资质的老师也混迹其中。这两点都会导致辅导孩子的效果大打折扣,空让家长花冤枉钱。

双减让辅导班进入“寒冬”,官方下达通知,培训班有“回温”迹象

通过这次大范围的洗牌,让很多没有教学资质的机构退出这个市场,也让很多滥竽充数的辅导老师离开教育圈。可以说是对于课外辅导圈的一次清理活动,让有能力的教育机构保存下来,更好的为孩子的教育服务,让教育的目的更加的纯粹,毕竟孩子是我们社会的未来。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发表见解,共同谈论。

感谢阅读!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培训班   目的   规整   辅导班   必要性   课外   寒冬   迹象   青少年   学科   性质   家长   情况   孩子   政策   机构   通知   时间   官方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