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导读:融合军旅、谍战等元素于一体,通过悬疑诡谲的故事背景、生死攸关的情节设置、细致缜密的破案逻辑将经典再现,《风声》值得重新“咀嚼”。

文 | 三木

“你有三秒钟可以坦白。”

李宁玉身侧直抵一把手枪,原本撇向森田大佐的目光转而直视前方,嘴角微抿,不动声色地呼了一口气……

一艘驶向深海的邮轮上,一场惊心动魄的“谁是卧底”猜心大戏正式上演。

12月24日,根据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小说《风声》改编,由李云亮执导,徐璐、文咏珊、杨祐宁、周一围、张志坚等主演的年代谍战剧《风声》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抗战时期,代号为“老鬼”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打入日伪情报组织内部,因为一次意外面临身份暴露的危险:一边与反派势力周旋,一边想方设法将关键情报传递出去,一场险象环生的谍战对决缓缓逼近,电视剧《风声》的故事由此展开。

《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反转又反转,

严丝合缝的缜密推理

《风声》的故事多数人都不陌生。原著小说以多角度叙述成为一代谍战小说的经典,而电视剧《风声》与原小说的气质一脉相承。

顾晓梦出场的测试中,需要在10分钟的时间里在两位女士中间确定哪一位才是打开保险柜的“间谍”。撒香灰寻指纹、撬开齿轮锁,通过寻找蛛丝马迹,最后借助发丝韧性而确定“间谍”通过学员面试,破格进入金生火麾下的情节,令观众眼前一亮。

《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生死存亡,就在这长短针几圈的转动之间。”随着各主要角色相继在游轮上出现,一场“密室杀人”案件将顾晓梦、李宁玉、金生火、吴志国、白小年五人绑在一起。在紧凑的叙事下,短短6集的体量将前期的人物设置和剧情进行铺设,为后续故事情节做铺垫,电视剧《风声》用更集中的故事走向,直奔主题的同时,观众通过一件又一件小事情逐步了解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质。

而从剧集开始,电视剧《风声》便在快节奏的故事走向中出现了多次高潮,其中相互指控为嫌疑人的剧情让观众时刻绷紧神经,共同发出“是谁杀了森田”的疑问。距离被害者最近的顾晓梦因与森田跳舞成为最大的嫌疑人,去过盥洗室的吴志国有嫌疑、吸引大家注意力的白小年意图更加不明……

“杀人手法就是加密方式,凶手就是收发机构,代码就是杀人目的。”尽管经过思考,金圣贤说出“五个人合谋杀害森田”的结论,但在李宁玉面临指控时进行反指控、结合前因后果寻找对方逻辑漏洞后,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从电视剧《风声》中,不免嗅到了《罗生门》和《东方列车谋杀案》的意味。

《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既紧张又严谨的叙述风格,从文字到影像的极致再创作,共同形成了电视剧《风声》的气质。

一个普通的谍战故事,通过叙事结构的创新,使得剧集视角产生反差,从而对人物、事件进行抽丝剥茧地展现、挖掘,既能给观众以上帝般的全知视野,又具有历史记录性的真实感。电视剧《风声》先交代结果,后插叙回忆闪回,介入各自的独立视角后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全貌,直到凶手出现的一刻,观众才了解“森田案”的前因后果,直呼高能过瘾。

面对谜底早已揭晓的《风声》,导演李云亮曾表示吸引他进行创作的重要原因是剧本,“当看到前10集时,我就非常兴奋了,它的叙事方式是目前谍战戏里少有的。”强情节、高悬念、快节奏,电视剧《风声》保证剧情合理的同时,在情节推进、表现方式等方面创新呈现,通过缜密的逻辑、紧张曲折的事件进展、反转又反转的情节走向让这段斗智斗勇的故事格外烧脑。

找鬼也搞鬼,

高智商人群的生死较量

1941年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在发生了一系列高官暗杀事件后,日本特务机关长龙川肥原将嫌疑目光锁定在剿总司令部的五个人身上。而这五个人,每个都不简单——

“李宁玉是个破译天才、吴志国是个杀人的天才、白小年是个伺候人的天才、我金生火是个揣摩人心的天才,顾晓梦是个扮猪吃虎的天才。烽火乱世、生死艰难,能在这个圈子里混下来的,谁不是天才。”

借由金生火的评价,道明了《风声》是一场属于天才们的游戏。

电视剧《风声》中,每个人物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顾晓梦初看是个放纵享乐、玩世不恭的富家千金,实则却是思维缜密的军统特工;李宁玉聪明至极,并对密码破译始终有所坚持;金生火凭借多年的间谍经验,通过对时局的观察就将密电内容猜测得八九不离十;吴志国看起来杀伐决断,是个行走在刀尖上的人,实则心思细腻……从顾晓梦通过头发的拉伸力判断谁拿了情报,到在船上的第一场较量中破译二代恩格尼码密码机,再到“森田谋杀案”中相互指认与自保以及假密电破译,电视剧《风声》中的每一次交锋都让观众感到这是一场高智商人群间的较量。

《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然而,谍战剧真正有看头的不是主角独自聪明,也不是联合谋计,而是角色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剧集中的五个人就是这样的关系,前一秒还是同盟,下一秒或许就会分崩离析。

剧集开始,日本人要求破译二代恩尼格玛机,李宁玉担此重任,但金生火说出日本人的计谋,无论李宁玉是否成功破译,众人的最终结果都难逃一死,如何才能全身而退?一边,金生火用烟圈传递信息希望大家联合,只有联合才能保命,但其实他自己根本没有联合的意愿;另一边,顾晓梦传递信息给李宁玉,“不要相信金生火”。最新的剧集中,李宁玉虽然始终对顾晓梦抱有明显的敌意,但面对顾晓梦错漏百出的破译内容,却将错误的动机转移到业务能力上,帮助顾晓梦解围……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也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凶手,这正是电视剧《风声》想要传递的——

人人在找鬼,人人在搞鬼,故事就这样跌宕起伏了起来。

《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坚持更延续,

人生路上的抉择与成长

“人生就是向死而生,我们注定孤独,也注定坚韧。”

信仰,是谍战剧永远逃脱不开的母题。随着剧情的推进,裘庄的故事缓缓拉开帷幕:为找出代号为“老鬼”的共产党员,日军和伪军对顾晓梦、李宁玉、金生火、吴志国以及白小年五人进行了审问。

剧中,“老鬼”虽然面临危机、自身难保,但仍然在想方设法把情报传出去。最后孤注一掷,寻求帮忙,用自己的死来为他人争取机会,为革命用尽最后一丝心血。《风声》通过裘庄这一极端环境,考量一个人的智力到底有多高的同时,更丈量了一个人的信念能够有多坚定。

李云亮曾公开表示,电视剧《风声》尊重原著的人物设定,延续原著精神,锚定谍战剧核心词“信仰”——它是支撑无数个“卧底”熬过黑夜,迈向黎明的最终动力。以险象环生的谍战对决,展现革命先烈将家国情怀置于个人安危之上的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风声》带领观众一起感知风起云涌间的年代温度与坚不可摧的信仰情怀。

《风声》再起,那些隐匿在谍战剧中的智慧和信仰

而在这一过程中,《风声》也实现了革命精神的延续。顾晓梦最后愿意帮李宁玉不仅是出于对她职业上的敬重,更因被她向死而生的智慧与勇气、革命的坚持与信仰所折服。顾晓梦被感动了,最后选择了与“老鬼”同样的道路,继续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完成“老鬼”未竟的事业。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像“老鬼”一样的仁人志士,面对黑暗时刻,没有出路也要想尽办法一点一点地试探,一步一步地跟进。他们怀着永不放弃的信念,用抛开生死的行动,赢得了现在的和平,成就时代的经典。《风声》将这种个人在生死裹挟下的信仰坚守展现得格外恳切,通过荧屏显露出革命先烈在国族大义之下甘愿牺牲自我的风貌。

这或许就是《风声》的动人之处:相比险象环生的推理与反推理,生死攸关的情节设置,更重要的是它回答了“当你一次次陷入人生困境,要如何对抗孤独与绝望,跳出黑暗的深渊?”这一问题,当剧中人做出挣扎与抉择时,给作为看客的观众给予现实启迪,思考故事背后对人性的探寻和对个人价值的找寻。

如今,38集电视剧《风声》播出近半,关于裘庄的故事逐步展开,反套路的故事架构叠加悬疑烧脑元素,接下来将如何上演那些“最强大脑”的对决,尤为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风声   密电   剧集   险象环生   缜密   原著   剧中   情报   天才   生死   情节   观众   剧情   智慧   电视剧   人物   故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