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导读:“数字化浪潮下,每个人都是一朵浪花,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参与其中,并最终影响潮水的方向。”《边码故事》正是聚焦这群“浪花”代表,如何在互联网的缝隙中找到新的生活之路,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文 | 三木

“您好,您这边是开锁吗?”

“是管道维修吗?”

“需要道路救援啊。”

“好的,您稍等,我们联系师傅。”

……

湖南衡山县的年轻锁匠白云,开发了一款小程序,让全国1万多名开锁师傅不用再满街贴小广告也能找到自己的客户。他说,“我能够跟整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连接在一起,我觉得特别神奇。”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互联网技术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职业,创作出更多新鲜的生活方式,在这波浪潮里,是谁抓住了机遇改写了人生?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3月1日,由腾讯数字原野计划、腾讯视频纪录片工作室共同出品的纪录片《边码故事》播出,节目共三集,分别聚焦三组人物的人生转折故事,展示数字化浪潮中新的就业方向和类型。同时,纪录片也借由一个观察者的视角,将时代浪潮中的青年奋斗故事娓娓道来。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从个体出发,

展现互联网时代发展新机遇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轮新技术的驱动下,层出不穷的新应用场景正在遍地开花。同时,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孵化。那么在这种数字浪潮下,每一个平凡人如何创造非凡?

23 岁的温雪贵,曾是一家塑料工厂里的碎料工,每天不断重复一样的动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感觉自己像一颗螺丝钉”,“做的事很简单,但每天下班还是很累,每天干11小时,别人准备睡觉,我们还在上班。”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于是,温雪贵决定自学编程。

从曾经的车间碎料工,到他不甘在机械的生活当一颗“螺丝钉”,温雪贵选择不断学习来突破能力的上限,原本是厂工的他顺利“上楼”成为了一名公司白领,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阶级跨越。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聚焦时代发展浪潮中的“弄潮儿”,《边码故事》展现了技术的发展对普通人的就业和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他们既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也是这个数字时代的典型人物,他们抓住时代的机遇,突破原来有限的选择,在数字世界中探索更广阔的职业方向。

选择回到家乡的庄志伟并没有按照父母的安排进入一家事业单位,而是干起了移动支付的推广。当他在网上看到市民有关建议增设公交车付款方式的提议后,庄志伟敏锐地察觉这或许对他来说是个机遇;退伍老兵陈星回到淮北老家后,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七年仍选择离职创业,拉上同样是退伍军人的女兵李琳琳,一起做起了“无感”停车……从温雪贵到白云,从庄志伟到李琳琳,《边码故事》选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故事,观照整个数字化时代的汹涌浪潮,呈现出时代进程中的个体进步与社会变迁。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在正式投入、开发开锁微信小程序之前,白云也如传统开锁匠一样依靠在街头“扫马路”、糊广告增加业务单量,因贴小广告被物业公司的保安辱骂这样的经历遭遇了不少,严重时甚至发生过“被保安掐脖子”的事情。他开始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受一个同学影响,他开始接触不用“人肉贴广告”的微信小程序,没日没夜地研究小程序的开发和应用,通过这个方式,白云可以帮助到远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千千万万的人。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十八线小城市”看起来十几年都没变过,但在数字世界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中心。数字化工具、互联网技术衍生出新职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传统的职业升级、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轻态表达,

让个体价值得以充分释放

《边码故事》只有三集,有意识地规避了冗长沉闷的表达方式,没有使用跌宕起伏的长线式故事铺陈,而是聚焦典型人物,以每集15分钟左右的小体量,在平实生动的笔触中,勾勒他们的奋斗轨迹。

“我叫温雪贵,我以前是塑料工厂里的一个工人,现在是写字楼里的程序员,我以前的确是过过一段苦日子的,去工厂的话绝对是可以让一个人清醒的……”由一段自述展开,《边码故事》的第一个画面从拥挤的住宅区缓缓拉近,跟随在缓缓走出的主人公身后,狭小逼仄的胡同、熙攘匆忙的行人一一在镜头中闪过,“新上楼青年”温雪贵的一日工作徐徐展开。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跟随温雪贵的步伐,片中呈现了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日常,既有如同事围坐吃火锅,互相调侃的轻松,也有下班路上买煎蛋饼的随意,还有睡前与母亲视频通话的温馨,在床上支一张桌子便开始学习,楼上厕所的冲水声是工作之余的学习伴奏……

可以看到,《边码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自述视角突出现场感,在跟随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让观众“亲历”这群时代巨轮中的“打工人们”的平凡生活,让观众获得了亲切感加持,在增强代入感的同时,引发共情,让故事更加直观而鲜活。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作为一部小体量、对焦“小人物”的作品,《边码故事》记录下我们身边的数字凡人,此时的他们登上了经济的舞台,从“没钱没地位”向“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奋力爬升,数字化工具、互联网技术彻底打破和击碎了隐形的行业流动壁垒,而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受益人的个体价值也延伸出更多值得咂摸的社会意义——互联网的各类数字化工具不仅消弭了学历、家境、工作履历的边界,还让“英雄从此不问出身”。

曾经几度求死的白丽芬在家人和弟弟白云的劝说下开始从事小程序客服的工作,重新连接社会,当她切实感受到身在湖南的小县城也能帮助大城市的人们时,逐渐从中找回了丢失的价值感;而小镇青年白云创办的开锁小程序,为全国各地急需开锁的户主提供便利,在他看来,在衡山这个三四线的小县城里面,能够帮助到中国所有地方的人,充满了成就感,“我能够跟整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连接在一起,我觉得特别神奇”。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努力生活,

是对时代最大的尊重

当互联网经济与数字化浪潮的光芒投射到中国广袤的乡镇土地上,它引燃的乡土年轻人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力量,在喷薄、也在跃动。真实记录下这些跟随时代脚步不断做出改变的年轻人,纪录片《边码故事》呈现出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瞬间。

温雪贵打开了编程这扇让其他工友听来简直“不可思议”的大门。闲暇时间,他看遍了编程的免费教程,之后又在内容较好的课程中付费继续学习,“每天都会学,一天至少两个小时”;回到老家后从帮人做网站到在县城公交行业推广使用微信支付、引入口罩机,庄志伟虽屡败屡战,深知“在三四线城市,你上来就介绍自己是干什么的,别人感觉你就是一骗子”的现实困窘,仍始终相信互联网充满机会;无法让老家人明白云支付和“码上经济”,李琳琳就集中在线下忙推广。“以前回家乡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退路也可能变成出路。”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工厂小哥、锁匠、全职妈妈、退伍军人……他们曾是离数字化很遥远的人。但在数字化浪潮中,他们投身其中,打破职业边界、赋予人生另一种可能。数字化时代,各种职业的门槛不断降低,最不缺乏的便是机会,任何一个不甘心现状的人,只要敢想肯学,坚持去做,就能如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们一样拥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而努力生活,更是对这个时代的最大尊重。

据悉,作为《边码故事》的出品方,腾讯数字原野计划、腾讯视频纪录片工作室不仅在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时代浪潮下的普通人,同时发起故事征集和创作者招募计划,关注“人间烟火”小故事,关怀每一位在时代浪潮中积极生活的个体以“微观”的角度关注互联网衍生的社会问题,让人们更切实地感受互联网的价值。

在时代的浪潮中翻滚与跳跃,《边码故事》里有清醒的“打工人”

当下的青年人要如何努力生活、创造非凡?《边码故事》以小切口、高立意的叙事方式,展现数字时代浪潮中的“浪花”,记录他们如何在“潮水”中不断翻滚与跳跃,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加清晰地看到互联网所带来的可能性:在数字化平台上可以重新选择,不被他人的刻板认知定义,去探索自己的边界与可能性,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人生各自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浪潮   故事   时代   腾讯   开锁   纪录片   浪花   普通人   工人   清醒   个体   工厂   努力   数字   程序   职业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