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导读:怀着对爱的探求,几次出发的《女儿们的恋爱》之所以能够一再为观众带来感动,不仅在于多元视角的一次真诚交流,更重要的是成年人在寻求爱情时,对美好感情的坚持与守护。

文 | 三木

三个月、三场旅行,当四组嘉宾寻找爱与体验爱的瞬间一一闪过,芒果TV《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如约收官。

回望这段充满欢笑与泪水的旅程,节目中的四组亲密关系样本源源不断地为观众输出甜蜜与感动。但是,确定关系并不是这场恋爱之旅的唯一满分答案。以“恋爱”为话题辐射当代女性对情感的不同需求,在每一对亲密关系的产生与守护中观照自身,《女儿们的恋爱》让人们愿意始终相信,“此时已莺飞草长,爱的人正在路上”。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成年人的恋爱观,

不只甜蜜“上头”,也可以理性独立

当李莎旻子与樊凯杰的旅程画上句号,孟子义妈妈脱口而出,“太甜,太幸福了”。

四季以来,《女儿们的恋爱》始终不缺令人钦羡的撒糖现场。无论是樊凯杰迟来一年的浪漫情书,还是李柄熹为张雨绮准备的沙漠烟火、独家音乐会,这场全世界都能看到的恋爱,在爱的宣言下璀璨至极。

然而,恋爱的过程中并不可能时刻充满仪式感的动人告白,如何携手走向更遥远的那个未来往往需要更多的沟通之道与相处智慧。除了“追CP”的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中对于独立的恋爱态度、恋爱观、恋爱技巧的呈现,或许更具有可以参考的现实意义。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从大方承认恋情、体面地和平分手,到整理好情绪、尝试新感情,在周扬青的身上,观众更多地看到了新时代独立女性在恋爱里的底气:生活中能做小鸟依人的“夸夸女友”,事业上也可以理性地为另一半提出建议,曾经的感情经历沉淀为勇敢追求爱情的勇气,让自己在恋爱的道路上更加坚守原则、保持自信。

所以,周扬青没有在节目中选择与陈瑞丰在一起并不意外。对她而言,正式交往的前提是足够了解,确定对方是想要在一起的人。能够看到,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周扬青始终是清醒理智的,她清楚地明白自己不想放弃与陈瑞丰的感情,但也不希望因此而迅速成为情侣关系,“三个月”不是一条时间红线,而是一段让彼此足够了解的空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在节目之后回到约定地点与陈瑞丰见面,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这段感情的认真负责,至于未来更多的可能性,需要自己来争取。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恋爱是感性的奔赴,更是理性的前行。《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不仅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频上热搜,获得广泛关注,也最大程度引发了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共鸣。看到最终选择离开的周扬青与陈瑞丰共同来到现场,孟子义妈妈瞬间从惋惜转为欢快鼓掌,阿朵则在一脸震惊中大呼“惊喜”。

多角度的恋爱观察,

少些纠结,多些理解

张雨绮与李柄熹的恋爱旅程结束之际,作为二人共同的朋友,林志达有不少感触。在他看来,李柄熹让张雨绮不经意散发出更多的柔软一面,两个人的相处是让对方做自己更擅长的事,而不是盲目取悦甚至讨好。

如果说父母视角是站在代际沟通角度尝试了解儿女的恋爱观,那么好友、经纪人等身边人的视角则让年轻人的恋爱多一层解读——由爸爸、妈妈、好朋友、合伙人组成的观察团,以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视角,为恋爱解析输出了新的思路。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李莎旻子爸爸说女儿身上追求爱情的“完美主义”是自己对女儿的打击式教育导致的,通过观察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周扬青多年的合伙人兼好友Alex看出来她坚强外壳下的脆弱,那些不会跟父母说,只会跟朋友表达的情绪,在这里也有了出口。

具有当下意义的情感代入和多元探讨,为观众带来更多寻找爱情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启示。在这一层面,《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不再仅仅让观众在“围观”恋爱的过程中嗑CP,也让嘉宾实现一次敞开心扉的真情流露。

这期间,李莎旻子爸爸始终是感性的。曾经在演播室因为樊凯杰不愿意配合女儿的旅游计划,一度委屈落泪,最后却发生态度反转,为女儿送上诚挚祝福,他希望李莎旻子和樊凯杰能携手同行,“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要具备化解的技能和技巧,更要勇于面对挑战”。而看到一直保护自己的爸爸在节目中落泪,李莎旻子也给爸爸写下感人明信片,既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也向爸爸承诺“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或许这就是这档节目的魅力所在——

不同于其他恋综,《女儿们的恋爱》的观察视角始终是来自“主角”身边亲密的人,不管是父女、母女之间的代际沟通,还是朋友之间的情感输出,当情感叙事与多种关系交织在一起,节目里的情感表达不由得更为真实又动人。

照见现实的爱情缩影,

要双向奔赴,更要拥抱未来

怀着对爱的探索,走过都市与大漠,踏过海角与天涯,《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让观众与每一位参与者共哭泣、同思索。然而,剖析当代年轻人的婚恋问题,节目所探寻的亲密关系相处之道,始终没有固定的标准范式,而是在观察中自然而然的带出嘉宾的改变与成长,并让观众观照自身,逐渐提升在亲密关系中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莎旻子爸爸看到樊凯杰的改变,对他的态度也从处处挑刺到理解肯定,并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在平平淡淡中成长,在暴风骤雨中长大”。正如张绍刚在节目中所说,“绚烂其实不难,难的是平淡,把平淡都过得有滋有味,才是对感情的终极考验”。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你看,甜蜜往往不是亲密关系中的“主旋律”,生活中往往充斥着平淡又简单的鸡毛蒜皮。相比展现爱情的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也不避讳感情中的无能为力。

周扬青的理想对象是与自己更加契合的人,但当彼此都足够自我时,从恋人做回朋友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在感情中更加被动的孟子义宁愿错过也不愿意自己受伤害,坦言单身这么久“或许是自己的问题”。映射当下年轻亲密关系的相处痛点,照见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建设,《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嗑到生活的糖,也尝到爱情的涩;虽不乏遗憾,但充满收获。

最后一期节目中,“在感情中是否会主动表达”这个话题引起嘉宾们热议。与孟子义的想法不同,周扬青和李莎旻子选择积极主动,相比以后可能会因选择错误而后悔,更不愿意错过对的人徒留遗憾。正如节目结尾所说,“不要害怕未知,勇敢的去面对;不要抗拒改变,坦然的去迎接。温柔接纳的同时,不忘坚定给予,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成就更好的对方。”

抛开甜蜜滤镜,《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什么更让人“上头”?

可以看到,《女儿们的恋爱》第四季向大众传递健康、积极的情感观,让观众不只看到爱情的甜蜜,而是从内心生发出关于爱的思考——相信爱,终会拥有爱。恋爱的进化之旅总会告别,但对于爱的追寻,永不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滤镜   甜蜜   女儿   恋爱   视角   嘉宾   旅程   理性   观众   爸爸   感情   节目   情感   朋友   更多   爱情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