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梁江上筑“凤巢”——凤山水库大坝建设纪实

贵州福泉,天气依然潮热难耐。绕城而过的鱼梁江,见证着这座城市成长为“亚洲磷都”,见证着城乡用水日益窘迫,也见证着水电基础人16个月连续奋战。

一月前的傍晚,“开仓!”一声令下,混凝土连续不停、倾泻而下,凤山水库大坝首仓开启浇筑,正式鸣响了进军大坝主体施工的发令枪。30个日夜,24小时的坚守,终于让这座“筑巢引凤”的水库大坝显现雏形。

筑“进度巢”,提建设信心

按照计划工期,两年后,一座高90米、长281米的大坝将横跨鱼梁江,取代早已不堪重负的黑塘桥水库。更多充沛的江水被引入这坚固的“凤巢”里,如同舒展翅膀的“金凤凰”,普惠民生,滋养万物。

周边的福泉市区、瓮安县城等多个城乡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安全将迎来升级,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将迈入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而这一切的关键,取决于2022年4月汛期来临前,大坝高程874米以下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全部完成。

基坑开挖时,面对滞后的工期,项目团队大量增加人员设备。但有限的工作面、狭窄的施工空间,让施工陷入两难。

“设备多了铺不开,少了又完成不了任务,资源调配难度很大。但为了保节点,再苦再累也要啃掉这块‘硬骨头’。”项目生产副经理袁利厚在“两难”中潜心探索。

为将设备效益发挥到最大,每天下午6时在现场召开调度会,袁利厚总结当天施工情况,传达第二天的施工重点。针对作业面交叉处,细化解决方案。一场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点燃着各工区的工作激情。

夏季的福泉,烈日高悬。位于山谷裂缝间的施工现场,温度更高。基坑开挖工作面,却是挖机轰鸣,渣车穿梭,职工们斗志激昂。

“今日土方任务还剩最后两车,再加把劲。”细化的每日施工任务,周全的防暑降温保障,让项目职工紧盯目标,愈战愈勇。

“一天当两天,奋战210天。”“做精品、保安全、重环保,为大坝封顶奠定基础。”不远处鲜红的标语,为这激烈的攻坚场面加油鼓劲。

作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贵州省“十三五”水利规划龙头项目,水电基础局首次承揽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凤山水库大坝主体施工,也时刻牵动着公司领导的心。

进场仅3个月,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韩伟就到项目一线检查指导,明确指出“坚决以安全、质量为首,重视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做好动态调整。”后期项目遇到技术难点,公司总工程师肖恩尚到现场答疑解惑,详细分析总体施工方案,并提出专业意见。

56天,连续24小时,不间断施工……基坑土石方开挖提前3天完成,基础面清理、接地体、坝基止水、仓面准备3天之内快速结束。

筑“质量巢”,保发展根基

上个标段因种种原因导致截流日期严重滞后,关门工期却是定死的。追赶进度是压在项目团队肩上的重任,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但对于水利建设者来说,质量控制也至关重要。

优质的履约能力,过硬的工程质量,水电基础人勇担当善作为的责任感,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去年,贵阳南明河大桥,176米长的桥梁,顺利浇筑完成,用时仅5个多月。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信任和一致好评。

一面是当地政府的信任,一面是紧张工期下的质量关,是压力,更是项目团队的动力。

这些年来,鱼梁江沿岸工业企业用水增多,造成水质下降,威胁到周边城区供水。凤山水库的兴建,将缓解城市经济社会对供水的迫切需求,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安全稳定。

同时这种筑坝技术为首次涉足,对公司立足主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有着标志性意义。

项目部全体职工深感责任重大。

就在抢抓时间,向前推进的关键时期,导流洞突发状况。出口底板下部岩层遭到冲刷,局部垮塌。如不及时除险加固,将危及人员设备安全。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项目团队临危受命,迅速调配人员物资,各部门齐心协力,仅用5天,就完成了导流洞出口的抢险加固。

“项目部严密观测着导流洞的过流情况,出口翼墙倾斜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做出了方案,快速反应,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回忆起当时的紧张情形,技术员时振跃略显自豪。

都说万事开头难,事情再难,总要有人去做。自2020年4月中标后,二公司就做好了排除万难的准备。

组建精英团队,调配施工设备,“临建施工+主体策划”双管齐下,各项策划讨论“见缝插针”,紧张有序地推动项目建设全面走向正轨。

白天施工,傍晚开会。项目部与二公司各部门积极沟通,“线上视频+线下会议”无缝对接、逐条梳理,班子成员指出不足,对口部门集思广益,专家团队补充说明,项目施工策划日趋严密。

项目施工进入大坝常态混凝土浇筑阶段,质量部将严控质量提上日程。从混凝土原始砂石骨料检验起,将检验频次从原来的按照固定数量原材检测,加强为每天进场砂石骨料都做取样检验,各项检测数据形成记录,有据可查。

此外项目部质量部和现场实验人员施行24小时轮班现场旁站监视混凝土浇筑过程。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层层将质量压牢压实。

筑“安全巢”,展央企担当

在时间和任务的双重压力下,砂石料加工、碾压混凝土拌和两大系统建成投运。导流洞口抢险加固,上下游围堰,基坑开挖,准备工作紧张有序。

辅助建设环环相扣,顺利完成,不光依赖于敢于拼搏的勇气,更源自项目团队严格的安全把控。

黔南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下,每年5至9月,大范围暴雨极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气象次生灾害。

施工现场位于峡谷腹地,防洪度汛形势异常严峻。

“夯实安全主体责任。”牢记在项目全体职工心中,更贯穿于施工生产各环节。安全交底、班前教育、专项培训、防护标识、日常检查……项目团队逐条落实,不敢丝毫松懈。

“守住安全红线,尽一切能力做好安全防护,既是为了抢回工期,也是为项目安全推进除去后顾之忧。”项目安全总监柴永辉把安全当做最重要的事。

汛期来临,施工现场24小时专人值班、巡查,多处布设水情测报系统,每小时发布水情预报,根据精准的预报信息,及时预警,做好应对。

“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持续监控高边坡稳定。测量结果及时和项目部反馈。”对于各个观测高程点,柴永辉叮嘱年轻的测量员们,要认真判断边坡的滑动面深度、范围和发展趋势。

安全工作,看似简单枯燥,却是项目有序运转的基石。只有重复做、坚持做、用心做,才能把这张“防护网”织得更紧密。

数字化的应用,让安全工作更加注重日常。项目部引入VR安全科技体验馆。通过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模拟、气焊爆炸模拟、宿舍火灾等常见工程事故的VR体验,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安全教育的意义。

安全,不仅仅局限于人员、设备安全,还包括环境安全、生态安全。

早期,在黒塘桥水库建设时,缺乏对水生态系统安全的考虑,影响了坝址上下游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物种交流。而在新建的凤山水库,将专门建起一座鱼类增殖站,实施人工增殖放流。

从此以后,鱼儿欢畅洄游,良好生长,鱼梁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鱼良江”。

全速推进,捷报频传。截至目前,凤山水库已顺利浇筑完成三个坝段,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潜孔钻机将立即开动,实施基岩固结灌浆。失去的时间终于抢了回来,“中国基础”又一次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凤山水库这座“凤巢”,在水电基础人的悉心浇灌下,正在加速成长,日益挺拔。筑起“希望巢”,引来“金凤凰”,让江河焕发生机,保城乡供水安全,为黔南的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孔德利 高洁 王浚)

鱼梁江上筑“凤巢”——凤山水库大坝建设纪实

凤山水库效果图

鱼梁江上筑“凤巢”——凤山水库大坝建设纪实

上游围堰凿毛加高

鱼梁江上筑“凤巢”——凤山水库大坝建设纪实

VR体验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凤山   鱼梁   福泉   大坝   黔南   水库   基坑   工期   混凝土   纪实   职工   团队   质量   基础   项目   设备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