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车主事件,是谁纵容了西安利之星?

:一家4S店从少为人知到全国闻名需要多长时间?

:只需要一周。

西安奔驰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哭诉的视频短网络上掀起了传播热潮,西安利之星作为当事4S店在短短一周之内变得全国知名。

奔驰女车主事件,是谁纵容了西安利之星?

大多数车友应该已经从各种渠道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为避免还有少数不知情人咱们用很短的篇幅简述一下事情的过程:

女车主从西安利之星花66万购买了一辆奔驰,提车当天开出没多远就发现机油故障报警,开始了艰苦的维权之路,从退车到换车再到只更换发动机,4S店一步步把一位知性女士逼到了不顾脸面去维权的地步。在网络传播下,事情不断演化,除了最开始的漏机油质量问题和无视国家三包规定的售后服务问题之外,又连带出4S店强制贷款及金融服务费违规收费等问题,迄今事情仍在不断发酵,无论结果如何奔驰和西安利之星在这个事件中成为Loser已经成为定局。

就目前为止,已经实锤的有几件事:

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西安利之星绝对是主要责任者无可逃脱,车辆交付检测是他们做的,售后处理的前期接触是他们负责,金融服务费也是他们收取的,问题是西安利之星何以如此大胆的无视消费者利益,如此无耻地欺负欺骗一个弱女子呢,到底是谁纵容了他们?

无法回避的奔驰

在中国4S店和主机厂表面看是穿一条裤子站在消费者的对面,实际上这两家之间也是存在着非常微妙关系的一对欢喜冤家。4S店指望主机厂的各方面支持卖车修车挣钱,主机厂也指望4S店帮助自己完成销售任务(包括压库存),处理客户问题以及维护品牌形象。

奔驰女车主事件,是谁纵容了西安利之星?

这次奔驰女车主事情损失最大的应该是是奔驰的品牌形象,从这个角度看奔驰不能不管。但是当他们面对西安利之星这样的地方诸侯的时候,介入到什么程度很难说,毕竟双方是不同的实体,西安利之星老板是中国奔驰的董事,这更说明利之星本身的话语权更强于一般的4S店。

面对一些强势的4S店主机厂的监管和控制免不了会弱化,利之星大概就属于这样一种情况,不伤害厂家根本利益或者事情不大的时候厂家听之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利之星也许过去看人下菜碟搞小手段习惯了,直到碰到一位我们这位强硬的女车主,才最终演化成如今奔驰品牌形象受损的局面,要说第一纵容者非奔驰莫属。

消费者保护失位

问大家个问题,消费过程中如果和厂家产生售后纠纷你知道该找谁吗?

媒体,记者,托人找关系找厂家后台,有人会想到去找消费者保护协会吗?

至少在本人看来消费者协会就是一个鸟事儿都管不了的机构。

消费者协会这样一个官方消费者保护机构的无力,正说明了当下消费者保护失位的现实,这是由于我国行政体系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造成的。

举几个例子,

停车消费,如果碰到非法收取停车费或者违规收取停车费的问题,找消协肯定没人搭理你,你得找城管;

缺斤短两,消协也不管,你得找市场管理部门;

移动信号不好,找消协也没用,你得去找工信部;

电商购物出了纠纷,抱歉这事儿消协似乎也管不了,您还是自己找电商平台商量吧;

......

这就是消费者保护协会,保护消费者的官方机构,别的技术不说,踢得一手好球。

西安女车主事件,官方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已成立由工商、质监、物价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在调查该车辆在销售前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一旦有了最终的调查结果,也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和媒体公布。

这里最想问的是消协在干啥?在需要保护消费者的时候,最应该直接服务于消费者的这个机构难道就只是一个打酱油的?

工商,质监,物价都是国家市场监管机构,奔驰女车主事件影响比较大才会有这些部门的直接介入,难到要让普通消费者的日常消费维权都去直接找这些部门吗?真要这样,估计这些部门平时啥也不要干了,应付消费投诉就够他们忙的了。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去区分这些官方机构都是干什么的负责哪一块儿,最简单的方式应该就是找消协,消协帮消费者和这些部门沟通来调查解决问题,该找城管找城管,该找工商找工商,该找工信部找工信部,等等等等。

现在的消协在其位不谋其职,同时消费者又缺乏其他合理诉求渠道,导致消费者保护口号很响,但是实际落实不到位。消费者保护失位,女车主各方投诉无门,怎么办?只能拉下脸皮了自己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益。

纵容的其他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大家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花钱受气的事情,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一忍了之,固然有前面维权困难的因素,但是很多消费者嫌麻烦不愿意去维权对于西安利之星这样的公司也是一种变相的纵容。

奔驰女车主事件中后来牵扯出来的强制车贷和金融服务费就是一个相当普遍的事情。这个事情有些消费者是不知情,反正买车是大件消费,十几万二十几万都花了,多个几千块没太在意。也有很多消费者知道其中有猫腻,但是架不住买车受制于4S店,也就默默的忍了。

西安利之星事件,如果不是因质量问题维权得到广大网友的提醒,女车主也是没有意识到金融服务费里有猫腻的。在此之后,有很多近期贷款买车的朋友也才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开始在当地组织维权活动,要求4S店返还违规收费。

其实不只金融服务费,4S店里类似这样的事情还不少,比如某些车型的加价提车,强制搭售装饰,必须店内上车险等等,这些事情都是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作为消费者,我们一方面要有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另外如果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应该积极维权。只有每个人都用脚投票把类似西安利之星这样公司投出市场,我们未来的消费环境才能不断改善。

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监管机构,厂家/商家自身的重视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缺少了哪一个都不行,期待能够借这次利之星事件的东风让各方都能有所借鉴,还广大普通消费者一个更加放心的消费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西安   车主   事件   消协   机油   服务费   城管   车辆   事情   消费者   厂家   部门   工商   机构   金融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