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曾经无数人在圣母院里祈祷上帝,如今轮到人们为她祈祷了"

——前言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01 事件回顾

今天,是人类文明史上悲痛的一天。

当地时间4月15日18:50,巴黎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856年的艺术瑰宝几乎被火焰吞没,火灾起于阁楼,从报告起火到火焰窜上房顶仅仅用了一两分钟时间。整个木质内部结构都在燃烧,塔尖已经在大火中被摧毁。

目前情况,主体建筑结构基本得以保留,两座钟楼也免于在大火中倒塌。院中保存的珍贵文物如荆棘王冠、圣路易斯长袍等都安全,消防员还及时救出了一些大幅绘画作品,但当局未公开是否所有文物都已被抢救出来。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巴黎圣母院南侧的彩色玻璃“玫瑰”玫瑰花受到火灾的威胁。

照片:Patrick Kovarik / AFP / Getty Images

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玫瑰花窗据称得以保留,具体状况仍不清楚。建筑内部的碎片仍在冒烟,但石刻基本完好。消防部门称,一些内部结构仍有倒塌风险。巴黎当局仍未公布起火原因相关信息,称仍在调查之中。消防部门称,大火有可能是重修工程引起的。

全球网民同步转播这场人文灾难,有大量现场目击者纷纷下跪唱赞美诗为之祈祷……

圣母院大火后,法国《世界报》刊发来从建筑物内部拍摄的照片。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最糟糕的情况已被避免,但警告说,火灾可能会持续燃烧几天。非常万幸的是主结构保存下来,两座塔楼也获救,塔顶的一些著名雕像因为修缮几天前被移走幸免于难,巴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北玫瑰彩色玻璃窗幸存下来。

巴黎圣母院,800多年历史,经历数次战争屹立不倒,这次真的不止是法国文明的损失,也是整个人类的。连川普在推特上也关注了此事,建议用从高中降水扑灭大火,暗示使用飞水罐车扑灭火焰,但巴黎市长说:这样做会导致以哥特式建筑为特色的整个建筑产生坍塌,并且伤害到周围居民。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02.建筑艺术史上的损失


巴黎圣母院被大火烧毁,为什么全世界的人类都悲痛?

因为它是建筑艺术史上的重大损失。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巴黎圣母院建造于12世纪,她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基督教教堂,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矗立在塞纳河畔,是古老巴黎的精神与文化象征,也是整个世界的艺术瑰宝。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后来逐渐成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

这座教堂不仅珍藏着大量13-17世纪的古老艺术品,更是本身就是一件世界建筑艺术的极品,以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而闻名于世。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是“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不是指别人,正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巴黎圣母院的原址历史非常的悠久,曾经这里建造过几个规模不大的神庙和教堂,到了12世纪路易七世时期,原有的罗马式教堂的规模已经更不上繁华的巴黎,在1160年被选任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决定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座宏伟的教堂,一修就快两百年。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到了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陷入一片混乱,巴黎圣母院自然无法独善其身——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的大钟幸免没有被熔毁,圣母院变得千疮百孔。

在七八百年的时间里,她成为了法国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国王的加冕 、皇室的婚礼、圣女贞德的平反……法国的一切风风雨雨都在她身上都留下了印记。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这也是,文学史上的重大损失。它是少数广为全世界所知的地标性建筑,曾经出现在无数的小说、诗歌和电影里,已经成为全人类重要记忆的一部分。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让这座教堂不仅成为巴黎地标,也成为法国文学乃至文化和精神的地标。那哥特尖顶,入过多少画作诗篇,成为多少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引发多少流连徜徉和深沉喟叹。多少人曾为卡西莫多的命运流泪,多少人又曾在此留下美好回忆和梦幻体验。

他将这座教堂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曾写道:“这座可敬的历史性的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法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简直就是石头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

“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是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人类也是这样做的。

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圣母院作为巴黎永恒的地标,还成为了感情忠贞不渝的象征。“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在爱情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中,不会有人真能想象,巴黎圣母院会有消失的一天。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03 文物保护


这个世界上的事物总会以某种方式消失,成为历史记录的一行文字,一张图片,只可惜后来的人们或许感受不到这场大火了,也感受不到背后的眼泪与失落。

看到很多评论里,有人提及了当年被一场大火烧毁的圆明园,然而被世界忘记的还有这些。

1950年,僧人林承贤纵火烧毁了京都金阁寺,三岛由纪夫由此写出了名作《金阁寺》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1978年,里约热内卢当代艺术博物馆火灾,90%的藏品被毁,包括毕加索,米罗,达利的名作。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2016年,新德里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大火烧毁,各种珍稀动植物包括上亿年的恐龙化石化为灰烬,博物馆就此关闭。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1987年故宫景阳宫遭雷击起火、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主殿在大火中被全部烧毁、2014年云南独宗克古城火灾……

也就在巴黎圣母院被烧毁的同时,世界上一座伊斯兰建筑也在被烧毁。

对于巴黎圣母院,也许我们要思考的不仅是一场意外大火,人人都为此痛心,但是木质文物一旦被烧毁,修复只是亡羊补牢,难道人们应该思考的不是,怎么去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么?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世界共同的记忆。文物的损毁伴随着文明记忆的消殒,令人痛惜。全球范围内,文物保护都是重要课题,面临严峻挑战。不少文物使用易燃材料,不少博物馆设施陈旧、保护力度不足,更不用提战乱地区博物馆和文物遭到的洗劫和损毁。

犹记得2018年9月那场大火,将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国家博物馆主体建筑几乎完全烧毁,2000多万件藏品只剩10%,巴西人200年的集体记忆几乎被“一刀切除”。一个细节是,事发时博物馆的消防栓竟然没水,消防员只能临时从河里抽水灭火……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同样暴露出法国文物保护的弊病。如此重要的文物古建,又包含木质结构,理应提前做好防火预案,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相对疏松的管理和一时的大意,都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就像前故宫博物院长所说:木质结构,防火就是命根子。

说起文物建筑的消防措施,有世界最大的木质皇宫建筑群——故宫,却创造了整整 48 年零火灾的奇迹。故宫是怎么做到的呢?

用“金鸱”对抗雷电

到了清朝,避雷设施在故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这个避雷设施并不是如今广泛应用的避雷针,而是一种叫做“金鸱”的装饰。在故宫太和殿、保和殿等主要殿堂的正脊上,都有这种装饰。“金鸱”造型早已有之,据北宋李诫著《营造法式》记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做其象于屋,以压火灾。”

“金鸱”防雷电的原理,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曾有过详细叙述,他曾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来我国访问,回国后著书《中国新事》中写道:“中国屋脊两端,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头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一条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巧妙的装置,若遇雷的电流,就以龙头沿线下引地底,以免房屋遭到破坏。”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注重消防

在故宫,随处可见地下消防栓与消防器材箱,在展馆中,每隔几步就能见到这种配备了两个灭火器的铁箱,一个展馆内,这样的灭火器就有20多个。

为了保护文物馆内无法配备喷淋系统,只能靠人工灭火。关键时刻故宫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变身消防员,“一旦发生火灾,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第一处置力量。”


除此之外,故宫还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故宫划分为8个区域。每位安保负责人负责一个区域,每天要对自己的区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故宫防火秘籍之二,设备上也不能掉链子。

故宫自行搭建的高压供水管网,保证消防管道内随时有水,打开随时能用。故宫还有自己的发电设备,故宫内共有94座地下消火栓,4866具灭火器具,55个灭火方案。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另外故宫还有一支消防尖兵——故宫消防中队,这支队伍来头不小是1970年由周总理批示从府右街抽调一个消防排进驻故宫成立的。他们每天8点都要对故宫进行巡查。

定期对故宫内的消防栓维护保养。春天帮故宫的房檐除草,夏天给故宫的水缸注水,秋天扫落叶,冬天将护城河的冰凿开,方便取水。

“没有战功就是最好的功”。2016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1年华诞,故宫的庆祝方式是组织了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防火演习。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故宫一旦着火,600年的历史就会被断送,“中国剩下的文物丢不起,也毁不起”

我想巴黎圣母院,如果主导人做到了文物防火意识和设备的双重保障,今天这场惨剧就能避免。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04.


历史长河中的文物,在世代更替中能够幸存至今的,都弥足珍贵,是人类文明发展一路走来的宝贵足迹。它们的脆弱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用更先进的手段、更专业的技术,更智慧的途径加以呵护。而这,既需要资金支撑,也需要科学管理,更需要理念更新。

从巴西国博大火到巴黎圣母院损毁,每一次文物历劫都应给我们警示。与时间赛跑,加强文物安全管理,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留存文明记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不能让历史从此只存在于回忆、梦境、照片和视频。要让文物保持生命力,与时代共同前行。

期待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与新生,祈愿文物远离灾难,人类文明生生不息,永续流传。

巴黎圣母院大火,但故宫如何做到49年无火灾?


PS: 早上起来看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我甚至不敢相信。一直觉得有生之年,可以去看下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没想到却成为了永远的遗憾。仓促之下写了这篇文章,也再回顾下巴黎圣母院的真实样子,希望此类悲剧不要再发生。对于我们没有去过却心生向往的人来说,也许可以在经典中再回味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故宫   巴黎   里约热内卢   大火   火灾   雨果   哥特式   建筑艺术   法国   地标   教堂   文物   建筑   艺术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