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所谓棋者,弈也;下棋者,艺也。中国“棋文化”自古以来,历史源远流长。下棋不仅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棋类是围棋与象棋。它们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人文化的结晶,而且也是如今十分流行的智力娱乐游戏,被搬上了比赛舞台。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今天就来说说

中国两大棋类之一的中国象棋!

起源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象棋的最早起源,众说纷纭,这里略选几例:

总而言之,中国象棋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不论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都是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的经典产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发展

  • 战国时期
  • 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

    到了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

    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戏·序 》,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

    在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到了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象棋得到迅速发展,1956年,象棋被列入到国家体育项目中,象棋整体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棋牌管理中心,“中国象棋”更改为“象棋”,英文译名采用“Xiangqi”,以便让这项国粹更好地走向世界。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象棋从古至今,流传已有数千年,在发展过程中都与当局社会的政治制度有关,而且几乎是缩影。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规则

    如今的象棋有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

    棋盘中间,写有“楚河”“汉界”字样,将棋盘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这是比喻历史上的“楚汉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象棋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变化莫测、趣味无穷。中国象棋的入门级规则见下图: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胜负判断

  • 当棋局中出现一下情况判负,对方取胜:
  • 将死——另一方走一步棋之后试图吃掉一方的帅(将),但该方的帅(将)却不能躲避;
  • 困毙——轮到一方行棋,但按规定,己方无棋可走;
  • 认输——由于子力悬殊,继续抵抗毫无意义的主动认输;
  • 长打(即长捉、长将、长杀、或一将一要杀)的一方通常判负;
  • 行棋违规、违纪、超时等情况判负。
  • 当棋局中出现以下情况作和:

  • 双方理论上无法取胜的简单局面;
  • 符合“六十回合规定”——从任意一步开始,六十回合内双方均无损失一子;
  • 一方提和,另一方同意和棋;
  • 长跟、长兑、长拦、长献、一捉一闲、或一将一闲,循环三回合后可判和。
  •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中国象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智慧的结晶。作为一门高超的艺术,既要比试智慧,又要较量耐力,自始至终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下了这么多年象棋!终于知道了它的来源

    茫茫龙汉到今时,百折难逃一局棋。

    杀马回车从此始,万方同慨更何时。

    这大概就是象棋的灵魂和气势所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象棋   北周   棋谱   形制   中国象棋   棋类   棋局   隋唐   秦汉   棋盘   中国   战国   多年   时期   来源   情况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