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从“话唠”到“沉默的羔羊”

他仅仅用一年的时间,就从国内股市“卷走”一亿人民币的利润,那可是在1995年——钱非常值钱的年代。

正因为如此,丁元英被称作掌握中国股市提款机密码的男人。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凸显他的经济才能了。

这样一个人物,犹如走出茅庐之后的卧龙,众人只知其才能,不知其过去。不知道他之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丁元英——从“话唠”到“沉默的羔羊”

我们可以从零星资料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拼凑出一个成为"股神"之前的丁元英的形象。

根据肖亚文提供给芮小丹的资料可以得知,丁元英1959年出生于成都,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19岁上清华,说他是神童也不为过。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这个时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十年的荒废和动乱,整个国家都在麻痹当中没有恢复过来,许多人都是浑浑噩噩过得那十年。

而丁元英能够顺利考上清华,说明在那段时间,他没有“白过”,即使没学可上,他也在学习。这是一个不容易受外界干扰的人,哪怕周围的世界都疯狂了。

丁元英——从“话唠”到“沉默的羔羊”

不受外界干扰,但不代表不受影响。那十年,是把人间变成地狱的十年,到处在批斗,到处在揭发,到处在反目成仇。传统文化中的沉渣泛起,沸反盈天,人性之“恶”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切,对于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丁元英(7——17岁)必定产生严重影响。这也是韩楚风对丁元英说的“你对传统文化的成见是渗到骨子里了”的一个重要原因。

见识过太多的传统文化中的“不好”,就算知道这不是全部,心里那根刺也很难剔除。

除此之外,丁元英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由于愤世嫉俗也好,觉悟高明也罢,丁元英的想法、做法是不被周围人理解和接受的。

丁元英——从“话唠”到“沉默的羔羊”

在北京,丁元英妹妹是这么说的——“跟你说话,你累我们也累。”说明从小丁元英跟周围的人就不在一个频道上,哪怕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而且,据我猜测,少年时期的丁元英应该是个很倔强的人,自己坚持的想法和做法,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父子相处模式,他应该没少跟家里对着干,也没少挨爸爸的打。

所以,他认为自己在家里除了惹人不痛快之外,应该没别的作用。这就基本能解释为什么大过年的,丁元英宁愿在古城吃一正月的煮方便面,也不回家团圆。

还有,丁元英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像之后那样沉默、包容,而是极其好斗和“愤青”的。最起码在大学和留学期间是这样的。

丁元英——从“话唠”到“沉默的羔羊”

韩楚风说:“元英,这几年你变了不少,越来越低调寡言了。你那股拔刀见血的劲儿哪儿去了?”

詹妮也说:“你没有在柏林大学的时候健谈了。”

这都说明当年的丁元英是个爱说爱表达,且“攻击性”很强的人,只不过是“这几年”才低调、内敛了而已。

丁元英的这种转变可以看做是他对这个世界意见大到极点的的一种“妥协”,只有“我”一个人呐喊、辩论、斗争,没有任何意义,并不能改变什么。

与其如此,不如闭嘴,起码这样不会遭人烦。

这应该就是肖亚文说的“丁总”对世俗居高临下的包容,因为无能为力,所以选择逃避,而他逃避的方式就是包容。

丁元英——从“话唠”到“沉默的羔羊”

当然,丁元英也不是一开始就包容,他也求索过,挣扎过、“堕落过”。

佛、基督,都是他的求索工具。

学经济学、进投资公司、进证券公司、就职《世界经济周刊》、办私募基金,都是他的挣扎手段。

女人、酗酒、鬼混,也都是他堕落的方式。

在红尘中滚三滚,在是非里转一转,丁元英不仅没得到解脱,反而有了更大的烦恼与迷茫。所以他才打算找个清净的地方一个人待着,没有主义,也没观念冲突,相互之间谁都不妨碍。

眼不见为净,心不想不烦。

于是他就到了古城,遇见了芮小丹,开始了《遥远的救世主》的故事。

走过路过请点个“关注”再划过,万分感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卧龙   沸反盈天   詹妮   基督   清华   羔羊   传统文化   古城   低调   干扰   外界   股市   沉默   做法   想法   说话   时间   体育   丁元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