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写的不是《自嘲》,而是《群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丁元英写的不是《自嘲》,而是《群嘲》

看过《天道》的人,没有不喜欢这首诗的,但接下来众人的反应更值得玩味。丁元英这首《自嘲》一出,在座的各位“文化人”,没有不目瞪口呆的。

更有甚者,一口气喝下三杯酒,算是给刚才“灌”丁元英的行为赔罪。然后撂下一句“丁先生,失敬,失礼了。有缘再见,告辞!”,转身就走。另外两个作陪的“文化人”也跟着提前退场。

他们本打算用自己的文化优势“欺负”一下丁元英这个商人,没想到,一首《自嘲》直接解决战斗,文化人顿时感觉自己没了文化。脸烧得厉害,不得不找个凉快的地方降降温。

丁元英写的不是《自嘲》,而是《群嘲》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是他们脸烧得厉害的主要原因,但电视剧没有拍。那就是在作诗之前众人闲聊了一阵。内容很切合《自嘲》的意境。

大家闻声入了正题,一边海阔天空地聊,一边频频碰杯,一会儿谈信仰危机和大众文化,一会儿又谈人生境界,抒发超脱情怀……谈着谈着,不知不觉谈到了钱上,跟着就开始发牢骚,嫌挣钱少,指责社会缺乏诚信,缺乏公平竞争。

这简直就是为《自嘲》的“横空出世”热场,各位都表演得差不多了,丁元英来首“定场诗”——《自嘲》,把大家都“钉”在了场上。之前所有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此刻,都成了绝妙的讽刺。

丁元英写的不是《自嘲》,而是《群嘲》

说话最多的三个文化人,脸上最热,有种让人扒光了当猴儿耍的感觉,不走才怪呢。

但《自嘲》“嘲”的并不是丁元英一人,也不是作陪的那三人,而是所有人。因为它囊括了人类两大根深蒂固的弱点——

无知与自私。

有多少“后山人”做了“前堂客”之后就忘乎所以,真的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特别是现在这个网络发达,流量为王的时代。哪怕一只狗经过包装,都有可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狗,更不用说是人了。

以前无知,可能就局限在一村一地,知道的人不多;有点儿名气之后,那就是全网丢人。别的不说,就袁隆平院士逝世这件事,有多少所谓的明星把“国士无双”打成了“国土无双”?

丁元英写的不是《自嘲》,而是《群嘲》

这还只是知识层面的无知,回小学好好深造几年,还有及格的机会。当然,如果是故意写错的,那就是素质问题,没再教育的必要了。

学识、见识、思维层面的无知就难办了,这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事情。一想到那白白被倒掉的20万瓶奶我就心疼,这群败家玩意儿!

所以,无知这个顽疾无处不在,且难根除。

而自私这件事就更好说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双标。每一个双标的人都是自私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丁元英写的不是《自嘲》,而是《群嘲》

他们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突突”别人,这不许干,那不能干。劝阻了别人以后,自己偷摸去干。详情请参考新晋成语“潘嘎之交”。

这两大顽疾如影随形地跟着每一个人,包括此刻正在“突突”无知且自私的人的我。

前段时间加入了一个抖音扶持群:每个创作者发布视频以后,复制链接按规定填表,在48小时内系统审核完毕会得到流量扶持,增加播放量。

与此同时,群内也有很多其他创作者,经常会有人在群里说“我的怎么还没有扶持呀”“都过去两天了,还没动静”“我的播放量好低啊”。

丁元英写的不是《自嘲》,而是《群嘲》

每到这时候我就会觉得这些人真急功近利,顺其自然不好吗?真是“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瞬间感觉自己比他们“清高”好多。

但突然意识到,我若不是“利来利往”,那为什么每天坚持更新视频,填写表格呢?我不也是众多“利来利往”中人的一员吗?嘲笑别人的同时也顺便把自己嘲笑了一番。

真是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尴尬到家了。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会陷入到无知与自私的陷阱当中,且不自知。

这就需要不断学习,优化认知,时刻提醒自己有被拖入陷阱的危险。

所以,没事儿多背背《自嘲》,在嘲笑别人的快感中顺便提醒自己:

别被无知与自私牵着鼻子走。

走过路过请点个“关注”再划过,万分感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定场诗   国士无双   堂客   山人   顽疾   文化人   创作者   会儿   层面   陷阱   无知   自私   尴尬   感觉   体育   文化   丁元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