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爱恨情仇:从一件小事看斯大林对希特勒由爱到恨的转变

长久以来,对欧洲国家来说,沙俄或其后的苏联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因为沙俄“欧洲宪兵”的大名,因为苏联的“八一军演”的威慑;同样的,对于沙俄或苏联而言,欧洲也是自己最大的威胁,远有拿破仑兵败莫斯科,近有希特勒折戟斯大林格勒。

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的联合是无奈的,被迫的。这种联合很有意思,也非常的滑稽。

希特勒是反对甚至仇恨苏联的,他一直心系英法等国,但是却不被接受,并且,英法等国在凡尔赛条约造成的现状中不愿做出丝毫的让步,这让希特勒十分恼怒。但迫于自身力量和形势,希特勒对此无可奈何。

苏德爱恨情仇:从一件小事看斯大林对希特勒由爱到恨的转变

反观斯大林,虽然斯大林同样一心要联合英法等国,阻击希特勒的日益扩张步伐,不过,英法一方面对于苏联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积怨,另一方面,新的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和自己格格不入。斯大林的结盟愿望落空了。

两个不被接纳的国家,两个思想迥异的国家,犹如欧陆中被忽视的弃儿,最终联合了起来。

对于联合,希斯两人都各怀鬼胎,正如斯大林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从来没有对德国抱有真正联盟的希望,他知道,德国迟早要攻打苏联的,但是斯大林感到这个时间很可能是1941年。

在此之前,苏联要对德国表现得十分信任,友善。因为,只有德国此时才能帮助苏联,这是忍辱负重谋求发展需要付出的代价,尽管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希特勒的德国屡屡挑衅苏联的情况下,也要隐忍不发。

苏德爱恨情仇:从一件小事看斯大林对希特勒由爱到恨的转变

为了表示苏联的诚意,斯大林除了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给予德国最大限度的合作与配合,斯大林还亲自出手主抓宣传系统,尤其是文艺界,希望出品上演大量表现苏德友好的作品,让德国人看到自己的诚意。

在此情况下,苏联国内的大小导演、音乐家、戏曲家、学者等等,纷纷响应号召,发表制作了大量的作品,表现与歌颂苏德之间的友谊。

大作曲、钢琴家普罗科菲耶夫就是其中一员。

1939年他将准备将作家卡达耶夫的小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改编成歌剧,并改名为《谢苗·科特科》,为此,他请梅耶荷德担任导演,负责编排此剧。

苏德爱恨情仇:从一件小事看斯大林对希特勒由爱到恨的转变

梅耶荷德是一个的导演,但是他的艺术主张和当时被斯大林认定的艺术体系产生了冲突,导致自己被斯大林厌恶。更为可怕的是,梅耶荷德还卷入了政治纷争,因为他与布哈林交好,又与托洛茨基关系密切,这两人都先后成为斯大林的敌人。

由于种种原因,梅耶荷德的剧院被关闭,他本人也赋闲在家。接到邀请后,他欣然同意担任《谢苗·科特科》的导演。但好景不长,在编排期间,他便因“组织反革命集团”的罪名被捕入狱。并于1940年被执行枪决。

梅耶荷德中断执导剧本后,普罗科菲耶夫就又到处找人担任导演。但是这出剧是在是不好编排,因为据说斯大林本人不喜欢。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一战期间,德军入侵乌克兰地区,英勇的乌克兰小伙子谢苗·科特科奋勇反击侵略军的故事,故事里,德军被一个个描述成了刽子手。

苏德爱恨情仇:从一件小事看斯大林对希特勒由爱到恨的转变

这种剧本,出现在这个时期,简直就是添乱。于是,斯大林派遣官员对编排进行现场“执导”,于是原本的德国入侵军就变成了一群不明身份的侵略者。

斯大林的友好姿态并没能换来德国人的糖果,希特勒在踏平欧洲后,就向苏联抡起了大棒。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前,斯大林得到了很多德军将要入侵苏联的消息,但是斯大林一直都不相信,甚至在战争爆发之后,他仍旧认为这是德军的挑衅,下令不让还击。

一直到德国驻苏联大使亲口告诉苏联人战争已经爆发了,斯大林才彻底绝望。一时间,愤怒、委屈、失望百感交集,斯大林将自己关了起来,他想不通事情怎么会发展得如此之快。

苏德爱恨情仇:从一件小事看斯大林对希特勒由爱到恨的转变

德国进攻苏联了,苏联文艺界的风向标也迅速反转,歌颂德国的歌曲、歌剧、电影等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加班加点,赶工制作反对希特勒的作品。

此时《谢苗·科特科》再次被想起,苏联人对它进行重新编排,试图救活这个反抗德国侵略的英雄,但是它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丢掉了灵魂。

一件小事,演绎着时代特有的风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斯大林   希特勒   普罗科菲耶夫   沙俄   凡尔赛   英法   乌克兰   苏联   文艺界   欧洲   德国   德军   德国人   导演   作品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