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陆军上将,主动卸甲归田,照片被当成张作霖入教材课本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使然,中国人向来讲究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这种追求从古至今,长盛不衰,一直到今天,致仕仍旧是中国人最向往的出路。

不过,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期间夹杂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多不胜数。任何时代,有人嗜好逐利,贪恋功名,同样也有人淡泊名利,种豆南山。

他是陆军上将,主动卸甲归田,照片被当成张作霖入教材课本

中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与“万钟于我何加焉”,在这种取舍态度中,形成了激烈的碰撞,对比鲜明。

今天说一下这位将军的故事。

他履历丰富,经风历雨,浮沉一生。他的一生走过了太平天国的血腥追逐,经历过辛亥革命讨袁护国的风雨征程,也奋起豪情组织民众扛起抗日大旗。他既有金刚盛怒,又怀有菩萨心肠,在庙堂能安邦定国,在草庐也能济世救民。

而他的一生,同样和曾国藩、蔡锷、孙中山、朱德、蒋介石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就是当年的陆军上将何海清。初闻此名,必有很多人神情恍惚,此为何人?

他是陆军上将,主动卸甲归田,照片被当成张作霖入教材课本

何海清,湖南省湘乡市人,1875年6月10日出生,行伍家庭。近代湖南为湘军大本营,何海清出身于兵勇之家,长大后自然也投入湘军,在甲午战争中立下战功。

后来何海清官费留学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蒋介石曾经在日本振武学堂留学,实际上,蒋介石上的振武学堂与陆军士官学校可以看成是一个学校,只不过一个是预备,一个是正式的。因此何海清称得上是蒋介石的“老学长”。

何海清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到云南入军,此后又入云南讲武堂。在这里,他遇见了朱老总。两人同班学习,意气相投,脾气相和,于是结为兄弟。

他是陆军上将,主动卸甲归田,照片被当成张作霖入教材课本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跟随蔡锷、唐继尧奋起革命,作战勇敢,意志坚定,深受上级赏识,逐步高升。他打仗有勇有谋,同样敢于亲自拼杀,他曾经在突围的过程中,左手持枪,右手持刀,带头突围。

后来,他又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相继参加了讨袁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屡立战功。1923年,他被晋升为陆军上将。蔡锷曾经评价他“吾之子龙”,誉为“虎将”。

后来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看透炎凉,再加上需要回乡料理母亲后事,于是就辞官不做,卸甲归田,从此归于故乡。

他是陆军上将,主动卸甲归田,照片被当成张作霖入教材课本

在回乡途中,何海清途径上海,再次与朱德相遇,阔别久逢,喜不自胜,何海清拿出300银元资助朱德的革命事业。何海清深受旧社会影响,对革命不甚理解,但是却能够做到是非分明,坚守本心。他曾经掩护被迫害的共产党员,曾经捐赠钱财给革命的农会,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归乡之后,拿出自己在县城的宅邸,捐办医院,又出钱出田,作为修路铺桥,建立小学的资金。后来他又拿出数百亩天地,创立了“海清学校”,让贫苦的农家子弟免费上学。为此,他深受乡民爱戴,多次被政府表彰。

1944年,日军入侵湖南时,何海清以古稀之身,捐款捐财,购买枪支弹药,逐渐抗日队伍,自己任大队长,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解放全国时,何海清在家乡迎接解放。

他是陆军上将,主动卸甲归田,照片被当成张作霖入教材课本


他是陆军上将,主动卸甲归田,照片被当成张作霖入教材课本

关于何海清,还有一件事闹了乌龙,那就是他和“东北王”张作霖的相片问题。由于两人都出身旧社会,长相又十分相似,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的教科书上,在介绍张作霖的时候,出版社误将何海清的照片当成了张作霖本人,入了高中历史教材。2007年,内容改版后,这个错误最终被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湘乡   太平天国   上将   辛亥革命   护国运动   湘军   士官   战功   旧社会   云南   湖南   回乡   日军   蒋介石   课本   主动   教材   照片   学校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