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业是父亲》读后感之二

早期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概括一点就是智商加情商的训练。智商方面从小进行记忆训练,语言训练,然后再到后期的阅读训练,同时,在思维训练方面,以数学学习作为优先选择。按照蔡笑晚先生的观点,3-6岁是孩子识字的最佳年龄,这一点其实也没有那么绝对,再说个体差异也很大,我觉得大家不用太纠结,我的观点是越早越好,只要孩子接受能力可以就行,我女儿在2岁就开始让她有意识地去记忆绘本上面的字,当时效果不明显,记得很慢。可能那个时候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达不到,等到她两岁三个月的时候,记忆的速度就很快了。大概用时三个月,就掌握了1500字,从此开始了自主阅读。我们采取的是讲绘本加上识字训练,蔡笑晚先生一开始是以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国学经典为主,语言精练,朗朗上口,既方便记忆,又能锻炼语言能力。另外他自己也改编了一些三字经,融入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觉得也是可以参考的,比如他总结的下面这些句子,就是对他教育理念的归纳。“世间事,皆可待,儿教育,万勿等。凡教育,必艰辛,纠自然,改野性。”

《我的事业是父亲》读后感之二

教孩子识字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记忆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孩子识字以后会增加她自主阅读的兴趣,这对她开拓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有效。从这个角度讲,早期阅读对开发智力非常有效。至于选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我觉得都没有固定模式,我个人觉得绘本讲故事作为一开始采用的方法比较好,孩子一般比较感兴趣,不会排斥,稍大一点可以背诵古诗,或者经典国学文章。数学方面的训练,早期是数数字,从一数到1000,让孩子对数字产生概念,然后教一些基本的加减法,结合实际生活例子,培养孩子运用数学的思维,同时也会给孩子讲一些跟数学有关的小故事,增加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我觉得都是可以借鉴的,看似简单,但贵在要持之以恒。

《我的事业是父亲》读后感之二

情商方面的早期教育涉及面比较多,这方面我个人认为家长的言传身教更重要。比如孩子的自立能力,整理归纳能力,社交能力,都跟家长平时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高度相关。蔡笑晚先生主要侧重孩子专注力,胆略,自信和人生格局的培养。都是通过日常的一些小事去培养的。关于自信的培养我觉得非常好,我简单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经常听取孩子的意见,多让孩子做主。比如选什么玩具,做什么游戏,外出让孩子带路等等。

2、听课,看音乐会,演出等,除非有安排,否则都挑选最前排的位置,鼓励孩子多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平时有意识地跟孩子争论一些问题,在争论中肯定孩子。

4、注意自己走路的仪态,昂首阔步,跟别人对话时敢于正视别人的眼神。

5、平时多用暗示的话语,让孩子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聪明优秀。多找孩子的优点,予以肯定。如果孩子遇到挫折,也不要打击批评,而是鼓励他换个思维,找到新的解决之道。

世间事最怕认真二字,最难的是坚持二字。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教育就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非常大的回报。

《我的事业是父亲》读后感之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绳锯木断   读后感   国学   归纳   智商   情商   早期教育   世间   自信   平时   父亲   观点   记忆   事业   能力   语言   数学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