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情怀是什么?

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是不少人喜欢讲情怀,尤其是带点文艺气质的人。

我去百度看了看,给出的答案是:

情怀是一种心境,是个中性词,不可定义。

有人说,杜甫的“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是情怀。 

有人说,鲁迅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是情怀。

于我而言,生存之外的追求,都是情怀。

但是,有的情怀像一杯白水,平淡无奇,有的情怀,像一杯烈酒,浓烈醇厚。

第一次被情怀感动,是看大冰的《好吗?好的》这本书,第一篇《夺命大乌苏》我就哭了,文章里的每一个字,都蘸满情怀,让我哭到不能自已。

《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夺命大乌苏》讲的是主人公杨史和马奋两兄弟在新疆生长、出走又折返回去的故事,其中还穿插了两兄弟父辈的故事,以及他们追逐梦想,呵护友情,一路奋斗的经历,在故事的始末,情怀无处不在,感动万千读者。

大冰的文字,一面是骂腔,一面是唱腔,故事中的情怀,在大冰插科打诨的调侃中缓缓流淌。

明明是两个新疆男人的故事,我却看见满页满页的“情怀”,晃花了双眼还不算,非要晃出泪来。

1

父辈献身新疆的情怀

主人公杨奋、马史的父亲,都是那个年代插队到新疆的知青,离开锦绣之都后就扎根新疆了,一文一武。

文人杨爸爸,主业会计,喜欢写文章,一写就是一辈子,甚至有意将写文的衣钵传给儿子,一支视作生命的金笔,一句:“我这辈子没有出息,你一定要有出息。”影响了儿子的一生,他从自己文人的细腻角度发心,希望孩子守在身边。

对于杨爸爸来说,新疆就是他的故乡,他热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他用金笔一字一句记录新疆:

刀郎木卡姆的急促鼓点,阿希克苦修者的铁环马棒,河狸和红隼,垦荒者和麻扎,哈萨克年轻阿肯的冬不拉弹唱……

所以他希望儿子也扎根新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奋斗一生。

所以,当他看到儿子的志向是去外地求学,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时,内心无比落寞。

第一遍看这篇时,我不能理解杨爸爸,哪有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去看更大世界的父母呢?

前几天看《主持人大赛》第三期,新闻类选手崔爽在3分钟的自我展示环节,讲述了一对父子把他乡当成故乡来热爱和建设的故事,

故事中父子俩都是上海援滇干部,儿子宋杰两年挂职期满后主动申请继续留任再干一届,干满五年。

父亲问儿子:“为什么要再干一届?”

儿子说:“我想完成您的事业,亲眼看着景东彝族自治县脱贫摘帽。”


《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宋杰的这一举动,像极了《夺命大乌苏》里,杨爸爸对儿子杨奋的期许,他也希望儿子完成自己的事业,扎根新疆。

武夫马爸爸,战争年代打过不少仗,生猛无比,唯独疼孩子,疼孩子的表达方式很奇葩-就是给马史买新鞋。

书中多处写到马爸爸给马史擦鞋的动作,开始我不明白,后来才知道,马爸爸希望儿子穿上锃光瓦亮的硬皮鞋,外出闯荡世界,去比新疆更大的世界奋斗。

可惜儿子马史不愿意,他就想呆在新疆哪里也不去。

这倒是和前面提到的杨家父子相反了。

不过,谁让马爸爸是征战沙场的战士呢,这也符合他的性格,以他武夫的视角来看,只有走出去才能看见外面更大的世界,才能闯荡出一番天地,才能有出息。

他的情怀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新疆,把自己开疆拓土,奔赴世界的梦想留给儿子。

两位父辈,天长日久,早已忘了是主动还是被动厚爱着新疆这片土地,

无论是,宋杰父子,还是杨爸爸、马爸爸,他们都把奋斗的他乡,当做第二故乡来建设。

这种“他乡即故乡”的献身情怀,源于对扎根土地的热爱。


《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2

外出游子的家园情怀

说来也怪,杨爸爸明里暗里希望儿子留在新疆,大学都希望去近一点的地方读。

大概是叛逆作祟吧,杨奋是明里答应,暗里早就萌生了去外面的心思,大学去了遥远哈尔滨,他希望走的越远越好,一去就是八年;马史呢,死活不愿出去,但是怎么都抗不住父亲的压力,不情不愿地出去了。

没想到的是,走远了的杨奋,终归觉得有父亲在的地方才是家,哪怕物是人非,等他的是一座坟冢。

《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同样,走了人留了心在新疆的马史,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不管工作换到哪里,不管取得多大成就,回去的心一直蠢蠢欲动,于是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不管不顾回到家乡。

是啊,终归还是回去了,不管是一心想离开的杨奋,还是死活不愿走的马史,他们都回来了。

尽管那个叫做家的地方,落后、闭塞。

尽管他们习得的一身本事处处碰壁,无处施展;

尽管他们的决定不被任何人理解,一度苦闷无比,郁郁寡欢,喝大乌苏酒消愁。

但是,

这是他的家啊,生他养他的新疆,叫他们如何离得开、忘得掉。

这种“最虐是乡愁,最爱是家乡”的情怀,是每一位出走在外的游子斩不断的情思。


2

新生一代的理想情怀

这个世上,总有一些人,是为理想而生。他的骨血里、他的筋肉里都都被注入理想细胞。

不管是走到大都市,还是淹没在小城里,他都怀揣理想倔强前行。光芒璀璨也好,弱小卑微也罢,理想一直是那个理想。

《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就算是不被任何人看好,就算是被人取笑万次,人在理想在。不管他是父辈的心愿,还是自己的梦想。都会凿壁偷光,细心呵护,静待花开。

杨奋说从小就知道,父亲最大的梦想就是出一本书。

那个时候,他对父亲的理想不屑一顾,他觉得理想应该是向他一样去最远的地方看世界。

没想到,看了一圈世界,回头发现,父亲的理想就是自己的理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写文章也成了他的爱好,也许在小时候看父亲熬夜写作的时候,写作梦想的种子就种下了。

看世界那8年,杨奋在天涯社区当过版主,给知名编剧团队当过枪手,甚至写出过在CCTV播放的广告的文案。

但是他从没像任何人提起过,他默默地坚守着自己和父亲的理想,哪怕是回到新疆被人误解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他也不吱声,坚持白天卖雪菊做微商,夜里写文章为实现理想努力。

直到有一天,被马史和大冰发现,他抽屉里厚厚几摞稿纸,密密麻麻几十万字,写的都是新疆的故事:《再见扎巴依》《回族姑娘》《海上新疆》……

这个外出8年又悄悄回归故里的新疆汉子,不管身在何方,他的理想从未变过。


《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而恋家的马史呢,他的理想是当导演拍最牛逼的电影,在外奋斗这几年,他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过,因为穷,白天一个馒头撑着去上课,晚上窝在地下室画漫画,一番努力后有了自己的视频工作室,拍过一些短片,获过一些奖。

事业如日中天,是多少北上广打拼者的梦想啊,但是这一切荣誉压不住马史对家乡的思念。

当他告别北京时,身边人都觉得他不是傻就是疯了,轮番劝说,但没人劝得动。

马史说:

混在北京的就都是开窍的?就不傻×了吗?有本事还怕没资源吗?既然我有本事在身上,为撒不能回到我喜欢的地方去活着?

只可惜,回去的境况不是他期望的,新疆毕竟不如北上广,资源少机会少,马史处处碰壁。

那些甲方不是对他带着牛叉资历回新疆诧异到怀疑,就是受不了他对电影的专注和较真,结果一拍两散。

踌躇满志的马史,找不到出路,一度在大乌苏里醉生梦死。

但是,马史泄气了,朋友们不忍心啊,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马史和杨奋合伙开了一家文化工作室,二人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最终拍出业界好评如潮的网络电影。

坚守理想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多少人放弃,就有多少人坚持。

杨奋和马史,是努力,但也幸运。

富于理想情怀的他们,最终各自实现了理想: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

3

朋友之间的助梦情怀

大冰笔下称之为朋友的,都是过命之交,而且期限都是一辈子。

杨奋和马史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

从儿是的要好玩伴,到中年重逢的相依相偎,每一次跌倒,都有对方的搀扶和援手,每一次前进,都有对方的鼓励和陪伴;每一次绝望,都有对方给予的救赎,每一次成功,都有对方付出的汗水和欣慰的泪水,好像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梦就是我的梦。

《夺命大乌苏》|生存之外的追求,就是情怀

回到家乡,导演路途崎岖,一身才华无处施展的马史,一度颓废,是朋友杨奋拉着他出去结交朋友,排解心情,发现机会;

而表面乐呵呵卖土特产的杨奋小心翼翼呵护着他的作家梦,直至被朋友马史发现,偷着找人帮他出版。最后,俩人抱着为对方筑梦的心态,合伙开了工作室,拍好电影,出版畅销书。

最好的朋友,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最难得的好朋友,是相互成就,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我们一起实现我们的理想。

结语

时下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也会从疲于奔命的生活间隙里抬起头来,呼唤诗和远方,一副情怀满满的样子。

但是,真正面对时,太多人以谈理想为耻,即便是内心存有的也是不敢拿出来示人,生怕自己成为“异己”分子。

而大冰的这一篇《夺命大乌苏》像一股清流,浇筑在理想干枯的心河,有读者数次动容流泪,泪光中分明看见自己的理想在招手;也有读者被触动心弦,偶有犹豫,最终还是迈出脚步去追求理想。

这人世间,最容易的,是情怀,最难得的,也是情怀。

他乡即故乡的献身情怀,是热爱乡土的赤城。

新生一代的理想情怀,是不忘初心的坚持。

朋友之间的助梦情怀,是升华到极致的友谊。

什么是情怀?是热爱、是信念,是守护,是坚持。

有情众生,都是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乌苏   情怀   新疆   父辈   他乡   爸爸   父亲   儿子   理想   梦想   地方   喜欢   朋友   故事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