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顺与凉州姓氏文化研究


陈有顺与凉州姓氏文化研究


——序《敦煌遗书与凉州著姓》

陈玉福

我和陈有顺先生是同乡,认识他已经有40多年了。

40年前,陈先生在武威市经委工作,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志趣,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他文字功底深厚,时不时的在报章杂志发表各类作品,经济论文言之有物、思维超前,文论散文语言流畅、独有见地。40年后的今天,他一下子又把近40万字的文稿《敦煌遗书与凉州著姓》交到了我的手里,我在惊讶的同时,对他的博学多才,以及他对家乡文化的推崇和热爱,更加钦佩有加。

姓氏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姓氏和名字起源、意义的学科,但又包含或涉及民俗、民族、社会、人口、历史、政治以及生物群体遗传学等学问的综合学科。中国姓氏学更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且旁及多门类的人文学科。论其古老,因为中国是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时代,来源于远古的图腾崇拜,具有5000年的历史。姓氏又是一门现代学科,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常识,对姓氏学研究从未间断并不断发现新的研究领域而来。姓氏学研究为什么一直以来受到推崇和关注,这要从几个方面说起。

上下五千年,我国究竟有多少姓氏,这是很难予以准确数据的,也是无数姓氏学者努力求索和研究的答案。从远古五帝时期的传说,到近现代家谱、族谱、宗谱等书刊的出版发行,姓氏学的热度从未消减过。不论是在古代科研落后时期的各种猜想,还是现代生物学对人类演化的假说,对生命的本源追索使然就注定了姓氏学的研究不会止步,因为通过姓氏学上溯到生命初期,这是看得见的、比较直接的一个研究方向。我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正因为有这样的思考,我国古代的大儒和思想家们才得以创立儒释道等各种学说及门派,而这些思想里所体现出的求知精神,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他们对生命来源研究的极大兴趣。

要追索生命的本源,那便离不开对姓氏的探究。通过对姓氏的来历追本溯源,中间难免又与历史、民俗等事件脱不开关系,渐渐的姓氏学就成为了一门独特的学问,随着时代的进程逐步延续下来。从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统性的姓氏著作《世本》开始,到《姓氏急就篇》以及《元和姓纂》《百家姓》《千家姓》和同时具备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古今万姓统谱》等等姓氏学专著所统计,我国常见的姓氏即多达6100多个,虽然其中一部分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大多数的姓氏还是沿用下来直到今天。

中国人的姓氏反映了中国社会几千年进化的痕迹与传递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历史悠久,拥有一脉相传的文明,这要有赖于中国人对宗族观念的坚持和维系,这里面自然有本能的反应,历代姓氏学者的功劳也不可磨灭。所以,中国姓氏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姓氏文化的文史工作者,和他们通过调查考证的著述和著作则担负着姓氏学的传承和延续,为生物演化学说也提供了可以佐证的帮助。

人们除了对生命的探究之外,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这就说明在人的意识形态里,寻根念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情结,单纯的兴趣以外还与传统文化里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指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这是古代门阀制度和封建等级制的一种特殊体现,在那个制度下衍生出了十分严格的士庶等级,不同的姓氏也逐渐产生了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中不同地域的宗族也有贵贱尊卑之分。严苛的等级制下,姓氏被不断划分,而根据姓氏的贵贱出仕或者远行时也必须要带上载录门第、区别族系的谱牒,经过这样的方式传承下去的宗族因为方便区分,往往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冠以郡属地,为了凸显自己家族的显贵地位于郡属之后再加以族名,就形成了郡望之说。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里,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和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座次也明确有别。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曾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做了尖锐的批评,诗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中“金张”指西汉宣帝时的权贵金日磾和张安世,他们的后代凭着祖先的世业,七代为汉室高官。而奇伟多才的冯唐却因出身微门,竟一生屈于人下,不能展露其才。

这种以郡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列出姓氏的郡望也使姓氏在发展繁衍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可寻的主流与支流脉络。历史上,一般姓氏,都有多个郡望,说明它们是由古代同一个或几个“根”上在不同的时期衍生出来的“分支”、旁系而已。

到了近现代,郡望现象尚有流传,主要归因于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对血统传承的重视和对祖先的怀念。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据资料统计,在当今台湾2200万人口中,汉族占96.4%以上,几乎每一个姓氏都保留着传统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对故土先人的眷恋之情。台湾同胞每遇红白之事,多在门前悬挂标有郡望的灯笼,向世人宣告自己身世的同时,也有彰显自己家族曾经显贵的炫耀,当然最多的还是对远离故土的一种思念。

尤其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旅游观光,寻根问祖。姓氏郡望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研究姓氏学就是以基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了同为炎黄子孙血脉相连,也是明白我们自身,传承祖德、光宗耀祖的一种价值认同。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身体里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而作为姓氏文化中的家谱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姓氏学能够传承华夏文明,推动国学发展,加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消失,大多都是通过姓氏家族得以保存,有姓氏而家庭,有家庭而家族,有家族而形成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一家族有一家族之传统,基因所在,教育所养。

姓氏文化是中国民俗传统文化的缩影,在姓氏文化里,我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哲理、价值观念,还可以读到本族吾民之生灭盛衰、悲欢离合,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通过姓氏文化和敬宗尊祖教育,继承祖先忠贞爱国、为国家为民族的英勇献身精神,弘扬中华民族认祖归宗和孝道第一的人文思想。

综上所述,姓氏学研究不但表明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也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入口。沿着姓氏起源、姓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姓氏文化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陈有顺先生的《敦煌遗书与凉州著姓》,站在姓氏学的高度而作,是专门研究凉州姓氏的一部著作。在书中,有顺先生特别整理出属于凉州郡望的二十个大姓氏,对这些姓氏从起源、意义、历史发展、地理分布、民族融合以及民俗特点等诸多方面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再创作。在书中,有顺先生还收录了这几个凉州姓氏里面出类拔萃的人物,对他们的生平和成就做了介绍和简述,并收录了一部分家族文采斐然的家训在内。使得《敦煌遗书与凉州著姓》在专意于学术性的同时还兼备了艺术性,令人通过阅读收获知识和文学美感双重享受,使一部本来枯燥的学术专著变得有趣,确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本书甚至能够让书中提及的家族当做本族的宗谱来收藏,作为研究、继续记录族谱的一本重要的工具书。

有顺先生并非专业的研究工作者,能够把这部书做到这个程度,与他严谨的治学境界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是分不开的。他在退休后享受天伦之乐余暇,利用七、八年的时间去做考证和研究,实地采访了凉州诸多姓氏族人,走遍了武威城乡及邻近地区,四处寻访搜集各个姓氏的族谱等相关资料,花费精力之余又出资淘换各类方志文献,不断考据之中,大浪淘沙,终于创作、编撰出了这部实用的专业的族谱专著。

《敦煌遗书与凉州著姓》为凉州姓氏文化又添瑰丽,这是值得我们文化界关注的大事,尤其是同为凉州郡望陈氏家族的一员,对有顺先生的这部专著我本人抱着十二分的虔诚态度,真是获益匪浅。有顺先生的这一行为堪称壮举,他和他的专著对凉州文化的发掘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对姓氏学研究方向,有着莫大的鼓舞。《敦煌遗书与凉州著姓》不仅仅是凉州姓氏研究的一大收获,更是河西乃至甘肃,以及全国姓氏学研究界不可忽视的一大亮点。

是为序。

2020年7月12日于张掖市工作室

陈玉福,甘肃凉州人。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作家、文学教授,甘肃省作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作品曾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突出成就荣誉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优秀电视剧原创剧本奖、中国电视剧“飞天”“金鹰”双奖等多种奖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姓氏   敦煌   文化   宗族   族谱   家谱   炎黄子孙   贵贱   遗书   专著   祖先   传统文化   中国   家族   体育   历史   陈有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