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我个人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健身健康市场以及文化体育产业还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成长的方向可能不会再是现在的既有模式


这个市场或许已经到了变革的临界点 未来的十年这个市场的蛋糕将会更大,在增大的同时内部产业组成结构同样会有着剧烈的调整,这是结论


而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内心会有着一种使命感,或许作为从业者我能够做出一点工作促进这个行业的改变,让他变得更好


思来想去也许把这些不成熟的思考落在笔上会更好,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就从这一点开始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行业观察>系列文章会阐述我得出此结论的背后思考,或许有很多不成熟与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多多包涵与指点



很多人提到这个问题一定会摇头,尤其是那些生活工作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的人们


越是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从事健身或者类似于健身的实体经济行业,都会感慨生意难做


我们以健身房举例,在上海静安的一条街道上:健身房、工作室、瑜伽馆、搏击馆的密集程度非常夸张,一座写字楼可能会存在近十家与健身有关的商户


做饭馆还要有人会炒菜,做健身的人可以完全不会健身,由于健身行业入门门槛低,租了房子买了器械就能干,所以造就了这个行业的密集程度让人膛目结舌


瑜伽馆甚至不需要器械,所以你在瑜伽行业可以看到很多以前是做美容的、做美发的改行来做瑜伽馆


入门门槛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大众对于健身的认知水平比较低,虽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上知识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主动学习的毕竟是极少数


大众的水平确实导致市场内没有丝毫专业与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依旧能够存活


市场存在混乱的情况这是客观事实,但从宏观上来看这不代表这个行业不会继续增大,而且我认为未来的健身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大并且会越来越好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80,90后这一代人的父辈没有健身运动习惯?为什么它们没有这方面的开支?很简单:因为没钱


这种没钱不只是每个人缺钱,整个社会在当时都缺钱


这和个人意识、时间都没太大关系,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大家有的是空闲时间,但是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双短缺,导致人们的目标是填饱肚子,而整个社会的资源短缺导致体育场所是很少的,人民群众业余活动也显得尤为匮乏和单一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决定经济基础,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水平制约了社会之中不可能出现像是健身房的文化体育产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吃不饱饭的人没心思搞体育,国富民强第三产业才会发展


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建立上层建筑,国家与社会资源在当时那个年代聚焦在于农业(吃饱肚子)轻工业(提高生活质量)重工业(改善促进生产方式)


新中国经过第一代人与第二代人的艰苦奋斗,在千禧年2000年时中国开始出现中产阶级,或者说中等收入人群(按照国家统计局说法)


当时统计全国是有500万户中产阶级(年收入在11500美金~43000美金)


这个时候第三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因为开始有消费群体,这些人开始有需求,社会上的资源也富裕了,地方开始出现城市化的加速


中国健身行业正式起步于1990~2000年


主要集中在当时城市化较高的北京、上海、广州,城市中集中了那些来大陆投资的港商、台商、外资人员,一定程度上将当时在欧美国家、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发展成熟的健身产业、健身房模式、文化体育产业带到了大陆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说个题外话:国外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成熟,也不过是因为它们工业化的早、生产方式提高得早,老百姓吃饱了没事干,有闲钱自然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而新中国起步较晚,处于社会资源与资本得积累与发展初期阶段而已


大家要弄清楚一个逻辑,经济基础一定决定着上层建筑,产业想要发展,必须依托于社会财富与资源的增长以及当时社会所处的客观阶段


大家在分析一个行业的市场时候,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发展状态来看的,因为产业镶嵌在社会之中不可能剥离,是因为有了众多人组成的社会与国家,才能让产业得以发展


所以我总是说:健身领域想要发展或者说整个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个人意识对于健康的认知提高固然重要,但如果中国的社会不稳定、不发展、不升级,我们作为第三产业旗下小小分支的从业者,不可能有发展


只要是整个社会资源充足,说俗点社会有钱,意识可以培养,光一个人、两个人有意识产业不可能发展,因为产业需要规模,规模需要持续的资金输入


一个人、两个人,那不叫产业也无法形成产业,产业是否能够形成取决于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意识提高并不是必选项


我们可以从2000年开始快速的看一看中国与健身有关的事件: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3年非典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这些大事件让群体意识有所提高,群体意识就是大众普遍脑海里的概念


这里的提高不是说大众懂健身了,而是知道了还有个健身这个玩意


下一步一些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出去发传单,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有消费能力的就会开始尝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健身房热衷于地面推广、热衷于发传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真的很有效果



这一部分我们没必要展开来讲,有机会可以另写一篇聊聊


我们把时间推进到近十年:2010 年,我国健身行业产值仅为 817.81 亿元


七年之后 2017 年,行业产值达到 1618.8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0.25%


这个行业在发展,你别跟我说健身房跑路、关店这些事情,我说的是整个行业在发展,


行业的初始阶段都是缺乏规范化、乱象丛生的,并不只是这个行业如此


我们把目光移回到开头我的逻辑



中国是什么?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是国家社会所处的客观发展阶段


下一步我们要成为发达国家,或者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发达国家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经济运行机制成熟,说白了就是经济基础充裕


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发达国家?存在:欧洲、美国、日本


那既然产业跟随国家社会发展而变迁,产业的发展又取决于经济基础,那我们来看发达国家目前健身产业的情况,就能预估出中国未来的市场


这里有一个概念大家要清楚,那就是体育人口


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世界上大众体育开展最广泛、额度占比较大就是那些发达国家


比方说欧洲国家丹麦和挪威,体育人口分别约为40%和45%

加拿大体育人口约为40% 美国纽约州约为43% 加利福尼亚约为45%



我们反观我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21.2月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7岁及以上人口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来源于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不同国家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我们国家的标准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是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


这标准高吗?并不高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从比例上讲我们与发达国家体育人口还差10%左右,可你要清楚中国人口是14亿人,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是偏低的,这导致统计学数字有水分,而且水分很高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规定:把业余体校以上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院校的教师、学生,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现役军人、警察,以及一年以内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成年人等均作为当然体育人口


国外没有“当然体育人口”概念,所以这种比较并不客观也不科学,但是:数据好看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这也导致我国实际体育人口其实还很低,所以我认为单从体育人口的提升上讲,健身产业就大有可为


体育人口的出现与形成时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准后的产物,而中国2020年才宣布消除贫困人口


这一点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质疑,有些人真是天天在城市呆着说风凉话,你真往山里走一走就知道:现在乡村绝大部分村镇已经实现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平整土地,脱贫不是给村民发钱,修路才能让村民真的脱贫,这一点国家做到了


而通了路交通方便的村镇、县城实际上也是健身行业的处女地,很多县城最近两年都开起了第一家健身房、第一家瑜伽馆、第一家青少年体育培训


这也是未来市场重要的版图(未来就这点我会单独来说)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作者摄于西藏偏远的村镇


行业观察:为什么健身市场未来十年一定越来越大?人口篇

作者摄于甘肃酒泉健身房,这硬件标准不错吧,还带游泳哦


中国尚有大片市场未被开发与升级


未来中国的规划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


简单说就是国家迈向发达国家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会进一步扩大,也会进一步升级


国家现代化不只是国民有钱、国家有钱,现代化意味着全民教育素质的提高,人们有知识文化了必然会追求更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与更优质的文化体育产业


除了数量级的扩张,下一步文化体育产业必然还会有质量的改变,我认为这是必然的


关于健身市场未来的发展,还没写完,但今天就先到这里,我目前看到本篇文章统计字数已经到了:4101字


一篇文章把全部论点都写出来、写得太长,我相信很多人是看不下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将它写成系列文章缘故


在撰写此文章的同时,我开始组建一个有关于行业发展与专业交流的讨论群,欢迎各位从业者以及对这个行业抱有关心与热枕的各界人员参与到群内讨论



本公众号除特别声明,全部为孟生原创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课程、活动信息、有偿转载、约稿等——相关商业合作请后台私信

本文旨在分享,任何判断与调整方案请理性看待,练习与调整应该在有专业指导下进行,请谨慎学习和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人口   体育   行业   市场   大众   经济基础   健身房   发达国家   中国   未来十年   体育锻炼   未来   产业   社会   国家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