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袁隆平列传

史记·袁隆平列传

袁院士何者,德安人也,名隆平。民国十九年(庚午)之夏诞于北平。父曰兴烈,母曰华静。生逢乱世,民生凋敝,其家数迁,辗转至蜀地,往归于江南。然父慈母爱,不疏德育,家风质朴,书香环萦。

少时,敏而好学,静能诵文,动能蹈水。及壮,博闻强识,精于音律,通晓夷文。两亲甚喜,皆盼其他日入仕,光耀门楣。怎奈平无意于此,笃箕山之志也。其志甚奇,竟终日醉心于研习稻黍,流连于荒野田间。幸哉父开母明,尊其志,准其以稼穑为业,后入蜀地大学以图精进。

顷之,日寇扰,战火连天,山河破碎。平睹之,亦悲亦怒,于是立志从戎以攘外报国。试入空军,于众人之中脱颖,为飞行员。然盖彼时精于农者甚寡,上感于其术业系国之昌,恐嬉废,遂退之于学府,未成。上谓之曰:“武夫常有,而稼穑专家难求,君当以术业救国尔。”平亦以为然也。

岁至癸巳,学既成,躬于湘楚之安江农庠,以传道授业,兼习杂育稻菽之术。平本生于官宦小康之家,虽逢乱世,亦优于常人。其母恐其若长留于潇湘僻壤,或将多有不适。隆平于家书中劝其母曰:“吾有提琴相伴,岂言苦哉?” 隆平自此息机忘世,悉研理论,忙于田野,培种育稻。

数年之后,幸遇爱侣,名曰邓则。二人志同道合,皆醉心农事且长于运动,遂结为伉俪。仪式从简,仅以喜糖略宴亲朋。屋虽陋室,其乐甚融。袁邓婚后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共行稼穑之事以求增益亩产。

后逢大灾之年,颗粒无收,路有饿莩,民不聊生。为济苍生,隆平愈加发奋,志在弥稻之亩产,夜以继日忙于田间,满身尘土,鞋履斑驳,终悟杂交稻菽之道。平欲穷其理,述其技,未几则属文《水稻之雄性不育性》,后得以刊发。后隆平身体力行,于是踏上寻败野异株之漫漫征旅。

隆平素为穷尽真理,甚是敢言,不知浩劫之将至。少顷,险入牛棚。幸得上之庇佑,得以继行农事科研也。十年动乱多艰,曾遇小人诋毁,又遭地震天灾,所培秧苗险尽毁也。何其不幸!然平排除万难终于庚戌年间寻得异株。何其幸哉!曰问易,决疑难,寰宇之难题平竟克之。

后数十年,躬耕田陇,欲寻良方以弥亩产,终得“三系”,“二系”,“超级稻”,亩产逾贰仟斤;日夜奔忙,欲培种于海里,沙漠,盐碱地,终泽四海之众,令其能饱腹。然盖无暇念父母,顾妻子,甚愧之也。

世人感其功,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后拜院士之衔,授共和国之勋,且以其名命一苍宇之辰,曰“袁隆平星”。事成矣,未居功自满,耄耋之年,初心不改,仍于田间亲力亲为。

史记·袁隆平列传

良月曰:袁公一生,敏慧克勤,铸杂交水稻之业,死而后已。国士无双,功在当下,圆禾下乘凉之梦,利在千秋。弘中华之国威,济苍生于微末;客寰宇之难题,救饥者于水火。袁公曾戏己为九零后,盼能兴交多稼穑之业再逾十载,为零零后。嗟夫,虽期颐未足,然耄耋有余,寿者不过百年,此乃天道,终不能违,袁公长者,遂堪称喜丧。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袁公可谓前者矣,谓之神农转世不为过乎?吾等饱食者当感粟米之恩常忆袁公也。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史记·袁隆平列传

欢迎关注公众号:良月成影,经常内容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术业   德安   北平   博闻强识   史记   民生凋敝   喜丧   僻壤   亩产   农事   列传   苍生   寰宇   田间   水稻   院士   乱世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