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呈父亲》赏析——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呈父亲

毛泽东 1910年秋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主席诗词《呈父亲》赏析——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0年秋,临行前,不满17岁的毛泽东准备离开闭塞的韶山去长沙求学。临行前,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活动家西乡窿盛青年时代的诗略加修改,写了这首表达一心向学、志在四方的决心的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薄中。

毛主席诗词《呈父亲》赏析——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诗的首联,直接表示离开家乡要学有所成,不然就不回家乡,可以看见决心的坚定。

诗的尾联,表达人的一生贵在奋斗的思想,人不一定就非要老死在家乡。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有了胸怀远大的抱负和无限的革命理想。

毛主席诗词《呈父亲》赏析——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字透纸背的四行短诗,书写了人生启航之际的少年豪情,纵贯了伟人一生的信念追求。

今天再看毛主席的诗词,这首四句诗或许能让我们在贯穿其一生的昂然诗意、磅礴精神中,找出发端的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青山   桑梓   明治维新   韶山   西乡   父亲   乡关   人生   短诗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活动家   诗词   决心   家乡   少年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