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峥嵘岁月,他们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今年十一国庆节,恰逢祖国70岁生日。国庆节当天,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让所有的中国人,看到了祖国的如此强大,也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也在这难得的假期,选择了外出旅行。从中国各大景区爆满的客流,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本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还有一部分人,在这个难得的小长假中,选择在家好好休息,彻底放空自己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有的约上三五好友叙叙旧,有的则带着着爱人和孩子去影院看电影。

在那个峥嵘岁月,他们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电影海报)

说实话,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几部爱国题材电影,拍得真心不错。《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这三部电影,给了我们中国观众不错的观影体验。《我和我的祖国》取材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中国机长》由2018年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高空出现险情,迫降于成都机场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在生死关头,机组人员正确处置,挽救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攀登者》这部电影,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真实事件,讲述那个峥嵘岁月,中国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凭借自己的血肉之躯两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在那个峥嵘岁月,他们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远眺珠穆朗玛峰)

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60年代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对于祖国的重大意义。甚至还调侃说,只要有足够的钱,尼泊尔的夏尔巴人能把你背上珠穆朗玛峰。殊不知,在中国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只有举全国之力才能资助一个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我国人民对于珠峰的称谓,但是由于无法查到中国人登顶珠峰的历史记录,当时国际社会普遍使用了外国人对于珠峰的命名。

1953年,尼泊尔人和印度人,在新西兰登山队的帮助下,从南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他们在公开场合声称,珠峰北坡连只鸟都飞不过去,中国人恐怕连自己的山峰都无法登不上。

面对外国人的质疑和冷嘲热讽,在那个异常艰苦的年代,我国正式组建了登山队,决定将五星红旗插在珠穆朗玛峰上。1960年中国登山队凭借艰苦的毅力,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并且把国旗留在了珠峰山顶。200人的团队最终只有四人成功登顶,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留下有关中国人登顶的影像资料。

在那个峥嵘岁月,他们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珍贵的影像资料)

面对外国人的的种种质疑和刁难,十五年后的中国决定再次派人登上珠穆朗玛峰,并且决心留下的影像资料。经过所有人的努力,中国人成功地把国旗立在了珠穆朗玛峰,并且正式测量了珠峰的高度,给了世界一个“中国高度”。

影片《攀登者》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事件,中国人为了打破外国人的质疑,两次从险峻的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展现了中国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于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如今的中国能够屹立在世界东方,背后正是很多个这样的真实事件,将“勇攀高峰”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我们祖国日益强大的真正原因。正是我们的老一辈人,艰苦努力的为我们创造光辉历史,才奠定了我们如今美好生活的基础。值此之际,我们不忘老一辈人给我留下的光荣传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珠穆朗玛峰   尼泊尔   艰苦   攀登者   登山队   峥嵘岁月   机长   珠峰   中国   外国人   祖国   影像   中国人   年代   真实   事件   精神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