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2岁任红军团政委,第四次反围剿受重伤,幸亏师政委李先念救他

01

程世才,1912年8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农民家庭。

1930年6月,加入红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二营五连当战士。

程世才参加红军时,正值鄂豫皖苏区创建和发展时期。

红军利用军阀蒋冯阎中原大战,鄂豫皖苏区周围守备空虚的有利时机展开进攻,部队连续行军作战。

他22岁任红军团政委,第四次反围剿受重伤,幸亏师政委李先念救他

程世才很快适应了战争环境,因为他个头高了,身体素质好,又是新兵,身上背的子弹、干粮比别人多,行军、训练也总要被排到后面。

1930年6月,红军出击平汉铁路。他首次参战,就是一次大规模的战斗,尝到了真刀真枪的滋味。

02

红军向铁路东侧的国民党军阵地发起攻击。听到班长喊了一声“上!”

他拎起步枪就窜出了田埂,撩开长腿往前冲。

国民党军顶不住红军猛攻,开始后撤了,程世才就拼命追。

突然,跑在后边的两个国民党兵被追上了,他大喊一声“举起手来!”“我投降!我投降!”两个国民党兵慌忙地把枪举过头顶。

他22岁任红军团政委,第四次反围剿受重伤,幸亏师政委李先念救他

这时,程世才发现,他身高腿长,跑得太快了,班里的战友还没跟上来。

气喘吁吁的国民党兵,这时也缓过神来,见程世才是独人单枪,一个胖少尉转动枪口,冷不防向程世才开了一枪,子弹从他身边擦过。

程世才被激怒了,回手一枪,胖少尉的脑袋被打开了花,另一个国民党兵吓得直筛糠。

程世才第一次打仗就打死一个、俘虏一个国民党兵的传奇经历,一下子成为部队传颂的战斗故事。

03

由于程世才作战勇猛,在红军队伍中如鱼得水,进步很快,相继被提升为班长、连指导员。

1932年7月,程世才任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政治委员。

他22岁任红军团政委,第四次反围剿受重伤,幸亏师政委李先念救他

在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作战的两年中,他率部征战大别山区,先后参加了11次战役战斗。

程世才勇猛过人,敢打敢拼,有勇有谋,人称“程老虎”。

04

1932年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陷于被动,未能在内线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

红四方面军主力越过平汉铁路,转移到外线枣阳南至新集以北地区,伺机打回苏区。

紧逼于后尾追不舍的国民党军即陆续赶至,对红四方面军形成合围。

陷入重围的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一场恶战,激战4昼夜,给数倍于红军的尾追和堵击之国民党军以重创,毙伤其3000余人。

他22岁任红军团政委,第四次反围剿受重伤,幸亏师政委李先念救他

激战中,第三十三团团长吴云山带领部队向一座山头冲锋时,中弹牺牲,程世才立即挺身而出,率领部队继续冲锋。

冲杀中,程世才胸部负重伤,他强忍伤痛,不下火线,仍指挥战斗。

战士们见团长牺牲,政治委员负伤,急红了眼,高喊着“为团长政委报仇”的口号,射出一排排愤怒的子弹,前仆后继,连续冲杀,终于占领了山头制高点,部队才突出重围。

05

当程世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身上缠的绷带已让血殷得湿乎乎的。

子弹是从右侧胸部八、九肋骨处射入,贯通性枪伤,因流血过多,他面色苍白,躺在一副担架是,不能动弹。

部队正在紧急转移,重伤员准备就地安置。他身边一个小竹筐里放着一些银元,是发给的安置费。

路过的战友都心情沉重地与他告别,纷纷掏出身上带的银元放进竹筐。

不一会儿,竹筐里的银元已装满了。

他22岁任红军团政委,第四次反围剿受重伤,幸亏师政委李先念救他

师政治委员李先念走过来看他,告诉他鄂豫皖苏区回不去了,部队要向西转进。

程世才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革命到底,请政委可千万别就地安置我。”

师政委李先念非常理解他的心情,马上派人用担架抬着他行军转移。

1932年12月,在西征途中,程世才伤势见好,仍回第十师第三十三团任政治委员,后任团长兼政治委员。

他22岁任红军团政委,第四次反围剿受重伤,幸亏师政委李先念救他

1955年,程世才被授予中将军衔。

1990年11月15日,程世才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李先念   政委   鄂豫皖   竹筐   银元   苏区   政治委员   少尉   担架   作战   团长   红军   国民党   重伤   子弹   军团   部队   体育   任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