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总会造就出风格迥异的文化,而语言就是各类文化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大伙儿常说的方言,对于方言的兴起,追根随缘的话,甚至比我们所认知的历史都要悠久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在老北京人看来,方言是耕种在北京人骨子里,穿插于生活习惯的点点滴滴,成熟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之中,以至于在胡同遇到隔壁邻居,脱口而出得一定是老北京方言,连贺知章都写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可见方言对于一个人的烙印是多么深厚,但方言的流行也大大加重了日常文化的普及难度,就拿北京老话儿来说,很多单词儿只有北京人能听懂,外地人压根儿就听不明白,在2000年前,秦国六国统一之后,第一步做的就是车同轨,书同文的统一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而到了现如今,在北京城里已经很难听到地道的老北京方言了,替代它的则是日常所说的普通话,刚开始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顺利,就算北京人上班儿的地方都是外地人,也会觉得还是说北京话舒服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人不再依靠书信,电报作为日常交流,开始接触媒体广播之后,普通话的传播就有了新的转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普通话算是进去了千家万户,尤其是00后,10后的,都是北京孩子,但一张嘴,说全都是普通话,一点京味儿都没有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既然普通话已经足够应付日常所需,那么还没有必要教下一代说老北京方言了,答案是肯定的,毕竟生在皇城根儿下,不能忘了自个儿是哪儿的人,而且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唯有方言能让北京人感受到存在感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老话说得好,一句京腔,二句二黄,作为一个北京人,就应该说北京话,甭管到哪儿都不能忘了自个儿是北京人,北京话其实就是北京人的一张明信片,地道的京腔京韵背后涵盖的是老北京文化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但如今的北京话普及程度越来越低,甚至还不及东北话受欢迎,众所周知,普通话本身就是依托于北京话而诞生的,所以老北京话才是最有代表性的语言,即便是一些老北京土话也并不难理解,再加上我们听过的侯宝林大师的相声,除了一些具有特指性的话语以外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说得都全都是北京话,其次恰到好处的儿化音人人都能听懂,如果要说您听不懂北京人说话,只能说明您的户口不在国内,于此相同的还有东北话,早期赵本山将东北话带上春晚的时候,大伙儿对东北话的辨识度就已经很高了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东北话的特点就是语速慢,音调儿高,外地人听起来并不困难,虽然如今北京遍地都是东北口音,但我依然觉得还是北京话听得顺耳,但不可否认的是,东北话确实影响力很大,以至于很多北京孩子都被他们带跑偏,时不时就会说上一句东北方言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还有就是西南地区,比方说四川话,贵州话,重庆话,虽然有些许区别,但在北京人眼里,差别还没到天壤之别的地步,基本都处在听懂跟不太听懂的边缘,加上网络恶搞的文化兴起,很多方言都已经到了脍炙人口的地步了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接下来的方言就是完全听不懂的了,准确来说,就是大伙儿偶尔能哼哼几段,但日常交流起来,肯定是没戏的,没错儿,说得正是粤语,经过早年间港片儿的席卷,粤语曾经一度成为了北京时尚的标准,就连土生土长的赵丽蓉老师都会哼几句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并且附议就是不让好好说话的评价,可见其流行程度,如果说粤语属于不太听得懂的范畴,那么江浙沪的方言,对于北京人来说就属于完全听不懂系列了,有人还说此类方言是国内的第三种语言,我个人感受就是从第一个音调儿开始,已经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了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如果说北京是一个需要普及普通话的城市,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交流当中,涵盖面儿并没有北京话那么准确,本来用一句北京话就可以交代清楚的事儿,换成普通话的话可能得多说好几句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所以北京话不应该被普通话取代,反而应该加度重视,让更多北京孩子打小儿就学会自个儿家乡的腔调,回到八九十年代那会儿,住在大杂院里,突然蹦出一句普通话,会遭到全院吐槽,无疑是在装腔作势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不是说普通话不好,而是说不能忘了家乡话,连北京话都不会说了,还有脸出门儿说自个儿是北京人吗?毕竟方言是一个人身上的固有标签儿,可能对于其他城市的人来说,不说普通话很难跟人沟通,但北京方言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同时还能加深对方对北京话的认知程度,在不影响工作生活的情况下,方言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在北京人之间,一听口音就知道谁是南城人,谁是西城人,但现如今,不少北京孩子都是能听懂老北京话,却说不出北京方言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不难想象,当他们成家立业之后,老北京话早已是沾满灰尘的过去式了,所以,在我来看,北京话就该被重视起来,出于某种客观原因,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他们面临的是没有方言可教

北京人该不该教下一代说方言,京腔京韵,地道京味儿不该被埋没

以至于当朋友问,这句话用你们家乡该怎么说的时候,他们只能苦笑着摆手,说一句不会,这种情况发生在北京身上,真是不应该啊,甭因为大环境的改变就忘了自个儿是北京人!是北京人就要说北京话,只有北京话才听得亲切,听得地道!因为我是北京人!记得关注,点赞,转发,一键三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京腔   北京人   方言   地道   粤语   京韵   京味   北京话   大伙儿   现如今   外地人   北京   普通话   日常   孩子   东北话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