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1

二战时,美国在日本的头上扔下两颗原子弹,炸毁日本的建筑以及工业革命成果,给日本留下来一片狼藉。

美军踏上这片土地,洋溢着征服感,在他们眼里,日本的一切都是“战利品”。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被轰炸后的日本


对于是否帮日本恢复工业,美国人是拒绝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然而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人发现从本土运送物资到前线耗费过长时间,便改变主意,扶持日本的工业,让日本帮忙制造军需用品。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出于压制苏联的考虑,便让日本作为桥头堡,继续给日本转让技术,还帮忙培训人才。

在科技领域里,当时美国计划推出1M的存储芯片,而日本只能生产1KB的芯片。

日本的科技与美国相比,如同游泳池与大海,之间的差距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填平。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美国人打心眼里看不起日本,他们在日本驻扎着5.2万名美军,每年耗费大约70亿美元。这些费用,全部由日本政府买单。

日本人像敬畏天神一般敬畏美国人,不敢轻易招惹。因此,哪怕扶持日本的高科技产业,美国人也不担心。

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打得劈啪作响:核心技术掌握在我手里,日本只是用我玩剩下的东西,负责帮我加工罢了。

哪知,这个算盘很快落空。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发现,日本研究科技跟他们不是一个路数。

2

美国企业做研究是靠投资驱动,先做出一点东西,然后去找投资,拿到钱后再做出一点,然后再拿投资。

日本却是由政府驱动,倾举国之力来干大事。甭管你是日立、NEC、富士通、三菱还是东芝,全部过来一起合作,努力干趴美国。这就是VLSI联合研发计划的由来。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日本半导体研究基地


美国对这个计划嗤之以鼻,认为只是小孩家过家家,根本不足为惧。

政府不打压,美国的各大企业也乐得与日本人做交易,反正钱不赚白不赚。

世界五百强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此君爱日本胜过于自己的生命。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盛田昭夫


他放下董事长的架子,不顾旅途艰辛,亲自长途跋涉跑到美国,带回晶体管技术。

半导体行业的日本工人也耐得住寂寞,他们领着30美元的月薪,日以继夜地劳作。

而美国工人,干着同样的活,每个月能拿到380美元,是日本工人的十几倍。

日本彻底摒弃了美国单兵作战的思维,有家日本公司把一整幢楼用于存储芯片研发,第一层楼研发16KB容量,第二层研发64KB,第三层研发256KB。

大楼映照的灯光,就是日本向美国吹响进攻的信号。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吹响反击美国的号角


经过无数日本人的卧薪尝胆,联合研发计划实施4年后,日本就取得了1200余项专利。

这个时候,日本的芯片在质量与价格上都比美国更好,他们已有一战之力,并准备好与美国企业进行厮杀。

这一切,美国人还蒙在鼓里。

3

80年代,美国的惠普公司要采购存储芯片,他们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让供应商之间公平竞争。

美国得意洋洋地派出了英特尔、德州仪器、莫斯泰克三大巨头,自以为十拿九稳。

日方则派出了日立、NEC、富士通参与竞标,这三家企业互相鼓励,表示要挫挫美国企业的锐气。

在这场3V3大战中,美国最好的企业被日本最差的企业吊打,产品不合格率是对方的6倍。

令人吃惊地是,日本企业的平均报价比美国的低10%。那一刻,山姆大叔的脸丢光了。

尝到甜头的日本继续高歌猛进,这一次,他们将矛头对准英特尔。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美国科技巨头英特尔


在手握质量与价格优势的日本面前,英特尔根本招架不住,迅速败下阵来。

1982年,英特尔被逼裁员2000人,美国半导体行业惊得掉了下巴。

这还没完,三年后英特尔缴械投降,这场战争它打光了子弹,亏了1.73亿美元,只得宣布退出存储业务。

仙童半导体公司是美国科技活化石,许多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都在仙童工作过。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仙童半导体


换而言之,仙童半导体就是美国科技的”“黄埔军校”,是美国人心中的神。

然而日本人眼里不把仙童放在眼里,派出富士通去收购仙童80%的股份。

仙童不是你的神吗?那我就收购你的神。

这个时候的日本,就像一只盘旋在空中的老鹰,就想逮美国企业来咬。

被欺负多年后,日本终于翻身。

之前到美国买技术的盛田昭夫,找到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两人合编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日本可以说不》


日本飘了,他们不知道,美国人正着手开始反击。

4

看到日本如此横行霸道,惶惶不可终日的几家美国企业联合起来,成立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他们要活命,更要一起对付日本。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SIA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左边那位)


SIA先是制造舆论,渲染日本科技威胁论,这样一来,民间的反日情绪就被带动。

接着,SIA到美国国会控诉日本半导体威胁论,还撇下狠话:硅谷芯片没了的话,美国的军用芯片订单将会全部交给日本,到时候整个美国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经不住SIA的软磨硬泡,美国国会的立场开始动摇,渐渐相信日本威胁论。

以邓肯·亨特为首的议员,扛着大铁锤,在全美观众前直播砸东芝收音机,以此来表示对SIA的支持。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美国议员砸收音机


更恶心地是,美国FBI假扮IBM员工钓鱼执法,故意将10卷绝密资料卖给日立公司工程师林贤治。

林贤治不知是计,付钱后表示还想要更多资料,FBI趁机出马,抓住林贤治并公之于众,表示“美国技术正在被日本偷走”。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诱捕林贤治


这次钓鱼事件使得日本半导体行业颜面尽失,也吹响了美国反击的号角。

趁此机会,美国政府对日本祭出了“301调查”的武器,裁定日本在DRAM存储芯片中存在倾销行为,要对日本征收100%的反倾销重税。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有效地抑制了日本半导体的上升劲头,但还不足以击垮日本。

压倒日本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一家韩国企业——三星。

5

早在日本半导体在美利坚大陆肆虐时,一些有先见之明的美国人开始物色下一个听话的小弟,他们把目标放在韩国身上。

美国对于三星的培养可谓是倾尽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分析以及供应商,囊括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流程。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美国又一位小弟——三星


在美国的呵护下,三星开始猥琐发育,短时间内就掌握了16K到256K DRAM的技术。

此时此刻,日本还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日本人看三星,就好像之前美国人看日本,怎么看都像是个弟弟。

知道自己实力不足的三星,疯狂在日本人面前装孙子、套近乎,偷偷摸摸地从日本国内挖人买机器。

偷师日本的三星开始壮大,1990年8月,三星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16M DRAM内存芯片的企业。

日本回过神来,发现再从技术方面狙击三星已经来不及了,便开始打价格战,以三星成本的一半,抛售内存芯片。

躲在背后的美国人笑了,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美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


美国马上对日本对三星发起了反倾销诉讼,罚日本企业100%的反倾销税,而罚三星的反倾销税只有0.74%。

这不是在拉偏架,这分明是绑住日本的手脚来让三星拼命地揍。

经此一役,日本半导体的市场份额疯狂下降,全进了三星的口袋。

在美国和三星面前,日本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得不像样。

这还没完,后来三星趁着日本经济崩盘,拿着支票簿,继续挖日本的高科技人才,彻底浇灭日本的希望。

在回光返照之际,日本尝试将仅剩的日立、三菱机电、NEC三家公司的整合成了尔必达公司,希望凭借这家公司起死回生。

华为的前车之鉴?揭秘当年美国如何打垮日本的半导体产业

尔必达公司,后来被美国企业美光科技收购


此时,三星已经是市场的老大,背后还有美国的撑腰。

不管尔必达做什么产品,只要一面市,三星马上压低价格,赔钱也要把尔必达逼死。

2012年2月,尔必达负债89亿美元,不久后宣布破产,属于日本半导体的时代终于结束。

尾声

日本靠着美国的扶持走上半导体龙头老大之路,也应美国的打压走下神坛。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日本并不是一个完整主权国家,很多事情自己不能做主,处处要看美国脸色。

而华为与中国就不一样,无论是美国的科技封锁还是经济压制,中国都能接下招来。

现在,美国快要到黔驴技穷的地步。

新一代的科技之争,相信华为定能冲破这个枷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参考资料

《40年前的芯片战争,日本是如何输掉国运的?》 乌鸦校尉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 汤之上隆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 西村吉雄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公众号:魔铁的世界

《芯事》 谢志峰

《硅谷百年史》 阿伦.拉奥,皮埃罗.斯加鲁菲

《以史为鉴,美日贸易战往事》 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三星   日本   美国   美国国会   美日   富士通   日立   华为   仙童   英特尔   前车之鉴   美国人   半导体   芯片   当年   半导体产业   体育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