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一、挂念疫情下的塞尔维亚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杨征:“少堃,你看塞尔维亚疫情很严重了。”

我:“是的,塞尔维亚进入紧急状态了,不知道能不能很快控制住局面。”

杨征:“唉少堃,我们那个南斯拉夫的卡罗舍维奇教练一家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我:“嗯,我把翻译叫来,给他家里人打个电话问问。”

杨征:“那敢情好。要不我们哥几个一起去南斯拉夫留学的凑钱买点防疫物资寄过去。”

我:“嗯,行。我先打电话。等会哥几个在352群里商量一下。”

二、回忆南斯拉夫留学之路

思绪回到2019年7月份,那是我第二次回访南斯拉夫。时间比较充裕,我和杨征一起重走了以前的生活训练基地,还找到了当年的两位助理教练和翻译,更惊喜的是,凭着20年前的印象,我们找到了主教练卡罗什维奇的家。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看到我们,两个小家伙很开心。穿球衣的小男孩,是卡罗教练的孙子。他尤其开心,非要和我们一起踢足球,看来他继承他爷爷的职业大有希望。

中间那位是卡罗教练的妻子,她开心地哭了,说自从卡罗教练2015年过世之后,就没人关心他们了。我们这几个中国学生去看望她,她很意外,也很感动。与师母一家的重逢,刹那间仿佛回到了过去,19年过去了,我们从青葱少年一晃过了而立之年,她却还记得我们的名字,难能可贵。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这是卡罗教练家里的照片,她拿出来给我们看。很多照片是2001年他在杭州拍的。那一年,卡罗教练曾经短暂执教绿城一线队。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

我很想再听到卡罗教练的声音,可惜,再也没有可能了。

2015年,正在青岛举办南斯拉夫留学15周年的聚会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得知卡罗舍维奇主教练过世的消息。我很难过。但又不得不在当时的大巴上,说了这个消息,原本热闹欢乐的大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站在球场上,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一样的配方,因为我们站在了原来拍照时所站的位置,我蹲在前排左二,杨征站在后排右三。夕阳照在我们的脸上,那么柔和。全然不如2001年的那个下午,阳光有点刺眼。我咪了咪眼睛,微微地侧了侧头。蹲着有点不得劲,于是我挺了挺背,顺便把双肘压在了旁边两位兄弟的手臂上,11号张啸,4号颜振华。想到这里,我习惯性地压了压手肘,然后手肘之下空落落的,一如我的心情。

如潮的往事汹涌而来。

那是我第一次出国,那一年,我15岁。

在贝尔格莱德巴太尼察俱乐部训练,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是困难的。

“杨征,你说我们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我问。

“你是说熬哪方面的困难?”

“吃。”

的确,吃成了我们最大的难题。虽然说什么都可以吃,但是实际上什么都吃不下。吃得下的也有,只是很快就吐出来了。然后继续狠狠地吃,继续狠狠地训练。

“后来我们怎么适应的,杨征?”

“应该是吃了一餐青蛙肉之后适应的吧?”

“你确定?”

“我确定,因为那是我一生难忘的美食。”杨征说。

“好像是你和及兴华、曹轩他们从宾馆旁边的小河里钓起来的。我没去。”

“这个青蛙肉,啧啧,比外国人的饭菜真是好吃一万倍。”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哎杨征,你说我们这些兄弟的感情怎么这么好?”

“哎呀吴总,哦不,我还是叫你少堃吧,因为我们一起出国留学三年,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啊!”

“出生入死,真的。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当年我们住的宾馆里有人报警说有爆炸物品的事。”

“对啊。半夜里我们都等在宾馆外面,冷得是瑟瑟发抖。等外国警察排查结束,都快要早上了。”

“这件事我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好兄弟。你能陪着我真好。”

“杨征,你说我们明年多约几个兄弟回访这里怎么样?”

“必须的啊!”

那一年,我们15岁,一起接受绿城俱乐部的选拔出国培训。

这一年,我们35岁,打算一起回访塞尔维亚,再度仰望贝尔格莱德的天空。

“杨征,你在352群里说一下,等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出发。哦,对了,我们先把捐给卡罗教练一家的防疫物资落实一下。”

三、留学生聚会,不忘卡罗舍维奇教导之恩

现在,我还是经常想起留学的三年时光。这里面的很多故事,真要说起来,几天都说不完。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站在留学基地的门口

去年我和杨征一起回访,主要是为今年二十周年的聚会做准备。

当年留学的队员,我们有一个微信群,群名是“352”,这是当时我们在场上踢的阵型。现在我们分散于全国各地,平时很难聚齐,但我们有一个公约,逢5逢10要聚会。今年我们都很想回去看看。那里,有我们珍贵的回忆。

人生沧桑,又会有几个人,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如此深的烙痕。

在南斯拉夫留学的日子里,我从教练身上学到了很多。

先从足球场内说起:一个国家的足球风格和国家的民族风情是有一定关联的。为什么南美出进攻鬼才,而意大利出防守人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几个国家的历史、这几个国家在一战二战中扮演的角色而找到一些答案。南斯拉夫的男性身高马大,三大球的成绩都不差。不仅身高马大,而且脚下功夫也很细腻。他们的足球理念很多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如果南联盟不解体我相信他们能拿世界杯冠军,上一届世界杯,克罗地亚就很可惜。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和守门员教练合影

比如,守门员这个位置,国内很多青少年教练训练守门员时只注重守门员自身基本功,如接球时的手形、全身的力量、出击的时机等。但在南斯拉夫,教练首先会让守门员学踢球,因为在他们的理念里,守门员也是球员,也是要参与球队的进攻。

比赛有时需要守门员来完成进攻方向的确定或需要利用守门员完成球的转移;再者当进攻时,如果后防线接近球场中线,守门员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和后卫之间应该保持多少米的距离等。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很少有15、16岁的青少年教练会这样要求。

因为在我们的理论中,守门员主要是用手,如果连手都用不好,练习脚上踢球有什么用?这样的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足球每年都在变化,节奏越来越快,球员还是应该变得更为全面。20年前,我们就有机会接受到这样的足球知识。

现在想起来这些知识根本没有过时,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去实践。

再来说说场外:我们在留学期间,除了足球技战术,还学习了很多待人接物之道。比如,用餐时刀叉的摆放、用餐结束后椅子的放置、与人握手时的先后顺序等,这些看似普通但实则很有讲究。

此外,主教练还要求我们为人谦逊,训练时“态度决定一切”,平时生活中要做一名“足球绅士”。这些足球之外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一生受用。我们的主教练卡罗什维奇自身就是一位很有人格魅力的教练,自带光环,言传身教,影响了我们很多很多。

绿城南斯拉夫留学人物志吴少堃:想念主教练卡罗舍维奇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旧址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愿你在天国安息。

等疫情平息,假如条件允许,我们会回到你的家乡,再看看师母和孩子们,看看其他几位教练。

愿塞尔维亚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本文经绿城俱乐部副总吴少堃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南斯拉夫   贝尔格莱德   主教练   塞尔维亚   师母   出生入死   球员   手肘   守门员   疫情   俱乐部   教练   聚会   兄弟   足球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