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编前语;松溪内家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优秀拳种,在国内濒临失传。此拳为浙江鄞县张松溪所独树,别有特点。松溪派内家拳主张以静待动,后发先制,攻时走侧门,腿法多矮桩,跌法巧妙,不追求演练的造型,而求技击。本刊过去曾介绍过松溪派内家拳入川及传人陈季康.受到读者的关注。陈季康先生在古稀之年,将武术挖掘整理中总结编写的“问津”、“七星”两拳,和“白虹剑”、“六乘枪”两械的单练和对练传统套路,提供给本刊,公诸于世,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愿广大武术爱好者从中有较大的收益。


松溪内家拳基本知识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一、掌型:


1.锁掌:五指自然分开.指掌向外翻压,掌心斜向上,在翻掌时必须坐腕,使手腕有力。其用法为,与敌交手,翻掌锁住对方之手,彼欲攻我,必须改变方向,彼变我随之变化,可起封闭作用,变化也极灵活。


2.箭手:四指伸直并拢,大指屈叠掌心,使指力聚而不散。其用法以伤对方之目为主要目的。


3.擒拿手:五指卷屈,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如擒握敌腕状,腕向外旋。


二、拳型


1.人字拳:五指握拳,大指叠压于食、中指一、二节骨之间,大指一节骨与食指二节骨交叉成人字形,故名人字拳。此拳要求拳背与小臂平,拳腕内扣。其用法为,出拳时五指虚握,在发力的一瞬间,出阴落阳(拳心向上为阴,拳背向上为阳),此即骤然一发的螺旋爆发力。切勿紧握拳头打出,因握紧拳头,其力便陷在自己的肩头上,落在敌人身上的力就小得多了。


2.和南拳:大指一节骨与其余四指二节骨切屈叠,使五指尖紧贴于掌,拳背平,拳腕外旋。此种拳型用于打击穴位,变拳面为拳点,易入穴道。佛教顶礼名和南。顶礼时,头、背、臀成平面下地,此拳型与佛教顶礼极似,故名。


三、步型:


1.屈膝八字步(与少林武功的马步相似):两手叉腰,两足左右分开,相距约八十厘米(宽度根据本人两腿的长短而定,不可拘泥)成八字形,屈膝,膝与胯成水平,胯不可低于膝,收臀竖脊,头顶平,目正视前方。


2.前弓后箭步:两手叉腰,两足前后分开,两足尖内扣,前膝与胯成水平,但胯不能低于膝,膝对足尖成垂直线,弯屈如弓,后膝挺直如箭,后胯下塌,腰脊竖直,目正视前方。


3.前箭后弓步:两手叉腰,前膝挺直如箭,胯下塌,后膝弯屈如弓,膝对足尖成垂直线,膝胯成水平,两足尖内扣,腰脊竖直,目正视前方。


4.直立丁字步(又名边步):两手叉腰,两腿直立,出左足向右前方(出右足向左前方),前足踵对后足心成丁字形,上体微向前倾,吞前胯,目视前方。


5.丁八步:两手叉腰,前膝微屈,前足尖微向内扣,吞前胯,上体微向前倾。后足横,后膝屈,重心偏坐后足(左右动作相同)。两足似丁非丁,似八非八,故名丁八步。


6.屈膝丁字步:两手叉腰,两膝靠拢,前膝微屈,重心偏坐后足。前足横,足尖内扣,后脚尖对前足心成丁字形(左右动作相同)。目视前方。

四、步法


1、起步:欲上后足,则先提动前足;欲退后足,则先提动前足,此种练法称为起步,熟练后步法灵活轻盈。


2.收步:用于抢步进攻.如左弓步在前,需抢上右足进攻,即右足先向前收上半步(此亦收步),随即原地提动 (起步)左足,再上右足,此种步法进展长,速度快(俗称梭步)。



七星拳图解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第一式:预备式


两足踵靠拢,足尖八字形分开。身体自然直立,头顶平。两手下垂,掌心贴于两腿外侧。目平视前方(南方) ,(图1)。


第二式:起式


接上式。两足不动,两手握拳。左拳由下绕左向前向上划弧至与肩同高,虎口向内,距胸约三十五至三十七厘米,对准胸部正中,肘尖下垂。右拳背贴于腰后命门穴(颈椎骨下第十四节骨处),目平视前方(图2)。


第三式:预备动


1.接上式。右足不动,左足在原地以足尖为轴,足踵离地,身体右转,左足踵向左旋转至左足尖正对右足心,成丁字形。同时,左拳向右侧下插,拳背向右侧方,左臂伸直,目视前方(图3)。


2.上动不停。右拳屈肘上提,食指第三节骨附于左肘曲池穴,目视右拳(图4)。


3.上动不停。左足向左侧开步成左弓步,身体随之左转。同时,两手变为和南拳形,左拳上提,右拳下插,左拳背贴于右肘曲池穴。目视左拳(图5)。


4.上动不停。身体向右转成右弓步。同时,左拳下插,右拳上提,左臂伸直,右臂屈肘,右拳食指第三节骨贴于左肘曲池穴。目视右拳 (图6)。


第四式:上步探拳


接上式。原地提落右足,上左足成左弓步。左拳向前探出,略高于肩,拳心向内,肘微屈。右臂后伸,拳心反向上,与腰同高。目视左拳(图7)。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第五式:砲拳


接上式。向左转体,右拳由后向前向上冲击,拳心向内,屈肘,拳与鼻同高。左拳附于右肘弯内侧,拳背朝上,左臂屈肘,位于左肋旁。目视右拳(图8)。


第六式:下铲


接上式。右拳翻转,拳背向上,向前向下横铲,与腰同高。同时,上体向前,配合右小臂向前下发力。目视右拳 (图9)。


第七式:上穿拳


接上式。左拳翻转,左拳在上,拳心向上,右拳在下,拳心向下。左拳向前直伸,左臂伸直,拳略高于肩。右拳回撤,虎口附于右肩侧,与肩同高,右臂屈肘后引,与肩同高,使两拳一前一后配合发力。同时,两足在原地变为左箭右弓步。目视左拳(图10)。


要求:两拳一前一后的配合和步法的转变应同时进行,一齐发力,此为通臂力。


第八式:下铲


接上式。两拳翻转,左拳心向下,右拳心向上。左小臂向前向下横铲,拳与腰同高。同时,右拳回拉,位于右腰侧,右臂屈肘向后引。目视左拳(图11)。


第九式:迎心阴拳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变为左弓右箭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击,拳心向上,略低于肩。左拳拳心向下,位于右腋下,左肘附于左肋前。目视右拳(图12)。


第十式:砲拳


接上式。两拳变为和南拳。左拳由右肘下向前向上冲击,屈肘,拳略高于肩。右拳回拉,位于左肘弯内侧,右臂屈肘,右肘附于右肋内侧。同时,左足回撤,变成丁八步。目视左拳(图13)。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第十一式:上步七星


接上式。左足在原地提落(此为起步),上右足,成右弓左箭步。两拳不变,向前逼进。目视左拳(图14)。


第十二式:下铲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为左弓右箭步。同时,右拳从左肘弯内向前向下横铲发力.拳背向上,与腰同高。左拳向后回拉。拳心向上.位于左腰侧,左肘后引。目视右拳(图15)。


第十三式:迎面阴拳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为右弓左箭步。同时,左拳向前向上冲击,拳心向上,略高于肩,左肘微屈。右拳心向下,拳背附于左腋下。目视左拳(图16)。


第十四式:砲拳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为左弓右箭步。同时,左拳回收,拳心向下,食指二节骨附于右肘弯内侧,左臂屈肘,左肘贴近左肋内侧。右拳由下向前向上冲击,拳心向内,屈肘,拳略高于肩。目视右拳(图17)。


第十五式:上步七星


接上式。在原地提落右足,上左足成左弓右箭步。两拳变和南拳,向前逼进。目视右拳(图18)。


第十六式(下铲)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为右弓左箭步。同时,左拳从右肘弯内向前向下横铲发力,拳背向上,与腰同高。右肘后引,右拳向后回拉,拳心向上,位于右腰侧。目视左拳(图19)。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第十七式:迎面阴拳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为左弓右箭步,同时右拳向前向上冲击,拳心向上,略高于肩,右肘微屈。左拳心向下,拳背附于右腋下。目视右拳(图20)。


第十八式:和南下击拳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不动。右拳变和南拳,从上向下翻击,拳心向左侧,小指向上,目视右拳(图21)。


第十九式:翻劈拳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为右弓左箭步。同时,右拳回收,附于左腋下,拳心向下。左拳从右肘弯内翻出,向前向下劈击,拳心向上,略低于头。目视左拳(图22)。


第二十式:和南拳


接上式。两足不变。右拳不动,左拳变和南拳略回收即向前翻钻冲击,拳小指向上,拳心向左侧,略低于头。目视左拳(图23)。


第二十一式:裹靠跌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变为左弓右箭步,身体左转。左拳回收,拳背附于右肘下。右拳背附于左腋下,右肩向前。目视右肘(图24)。


要点:在转体时,腰向左转,肩向左靠,发螺旋力。


第二十二式:上步和南拳


接上式。左足在原地提落,上右足,成右弓左箭步。同时,右拳变和南拳,从左肘弯内向前向右横击,拳小指向上,拳背向左侧方。左拳背附于右腋下。目视右拳(图25)。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第二十三式:滚剃肘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动成右箭左弓步。同时,两拳内裹.拳心向内,两拳腕交叉于胸前,左拳在内,右拳在外。目视右拳(图26)。


第二十四式:和南拳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不动,两手变和南拳,右拳向前向右横击,小指向上,拳背向左侧方,略高于肩。左臂屈肘后引,肘与肩平,左拳背贴近肩头,前手与后肘成一直线。目视右拳(图27)。


第二十五式:裹肘跌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转为右弓左箭步,向右转体。同时,两拳回收内裹,屈肘交叉于胸前,拳心均向内,右拳在内,左拳在外。目视左拳(图28)。


要点;两拳内裹与旋腰裹肩应同时发力。


第二十六式:退步和南拳


接上式。原地提落左足,退右足成左箭右弓步。同时,左拳变和南拳,向前横击,小指向上,拳心向左。右拳背附于右肩头,右肘与肩同高,屈肘通臂。目视左拳(图29)。


第二十七式:翻打跌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收转成屈膝八字步过渡,随即还原成左箭右弓步。同时,右肘后引,右拳内裹回拉,拳心向上,位于右腰部。左拳为和南拳翻腕,左小臂向右横推下压发力,略高于胯。目视左拳(图30)。

要点:两足在原地变屈膝八字步过渡的一瞬间,蓄势动作,再还原成左箭步的分劲才发得迅猛。此为外螺旋的分劲,在练时应全身配合同时发力。(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松溪   曲池   弓步   足尖   上体   小臂   箭步   腋下   步法   小指   左臂   右臂   食指   原地   心向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