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阅读时间:10 分钟

视频:0

阅读难度系数:1(1为最容易理解,5为最难理解)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倍耐力轮胎自从赞助 F1 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有着极高的话题度,这几年来随着单一轮胎制在全球多个赛事的普及,广大车迷早已将F1与倍耐力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因为现在的每一场F1比赛都躲避不了轮胎的话题,或者说这是必谈的重点——什么时候换胎、换什么轮胎、怎么通过快速的进站undercut对手,这些都是我们每一次赛后点评必须会说的(可以留意我们每站过后的F1点评内容哦)!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其实除了 F1,另一个我们常常聊到的与倍耐力有紧密关联的赛事就要数SRO旗下宝珀GT赛事了。估计一众喜欢GT的车迷绝对不陌生了。就在刚刚结束的周末,宝珀 GT 亚洲系列赛就来到了我们熟悉的赛道上海国际赛车场进行了比赛,吸引了众多车迷前往捧场。当然傻豹豹也不例外,为了能挖掘深度的内容给各位车迷“饱餐”,傻豹豹有幸约见了倍耐力的全球GT赛事技术经理Matteo Braga 先生进行专访。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其实,这次的专访是由傻豹豹在比赛期间提出的,目的是希望能从专业轮胎制造商的角度了解一下现在盛行的GT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赛用轮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当然还希望挖掘被采访人背后的一些趣事。 在开始阅读我们的采访前,我想跟大家打个底,Matteo Braga 先生个人经历非常丰富,是一位车手出身的专家,特别是对拉力情有独钟。说好的10分钟采访,一个“不小心” (是故意的!)足足聊了有1个多小时(我们的话题太多,还真没法停下来呢)。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倍耐力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 GT 赛事的?

Matteo:倍耐力参与 GT 赛事项目始于2012年。当时我们与 SRO 开展合作,进入 FIA GT1 赛事和 FIA GT3 欧洲系列赛。后来这两项赛事逐渐转变为目前的宝珀 GT 系列赛,细分成耐力赛和冲刺赛两种。倍耐力从2013年宝珀 GT 系列赛创立之初就一直是该赛事的独家轮胎供应商。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最初我们参与 GT 赛事的目的是看重与赛车制造商共同合作的机遇,来为他们提供高端产品。每当 SRO 有新改革的想法时,倍耐力都会积极跟进。就像之前宝珀 GT 新开拓了亚洲系列赛的时候一样,倍耐力作为合作伙伴也准备好了适合这片赛场的产品。赛事去到北美也是同样。去年夏天倍耐力为铃鹿10小时耐力赛独家提供轮胎。一家欧洲轮胎厂商为一场日本的比赛独家提供轮胎,在这之前也是很少见的。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除了宝珀 GT 系列赛,倍耐力还参与了哪些赛事?给我们细数一下吧。

Matteo:倍耐力参与了非常多的赛事。在欧洲地区除了宝珀 GT 系列赛,其他 GT3 赛包括:British GT(英国),ADAC GT Master(德国),Italian GT(意大利)。在北美有Pirelli World Challenge。在亚太地区,除了宝珀 GT 亚洲系列赛,还有日本 Super Taikyu,Australian GT,Bathurst 12小时,铃鹿10小时耐力赛,澳门 GT World Cup,国际汽联GT国家杯(今年首届、位于巴林),Abu dabhi 12小时等。单一品牌赛事包括Ferrari Challenge,兰博基尼 Super Trofeo,这两个比赛均在欧亚美三大洲展开地区锦标赛。毫无疑问,还有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 GT4 锦标赛。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上面提及的这么多比赛,倍耐力都是独家轮胎供应商吗?目前倍耐力在全球GT赛事中的情况?

Matteo:是的,这些比赛都是由倍耐力独家提供轮胎。倍耐力通过和 SRO 合作,为车队和车手提供了仅用一款轮胎产品,就能在全球各个赛场获胜的可能性。不管在欧洲赛场,还是亚洲和北美赛场,我们提供的都是相同配方和胎体结构的轮胎产品。当一位车手/车队在全球参加不同的 GT 系列赛的时候,不管是24小时耐力赛还是冲刺赛,因为使用相同的轮胎,节省了车队许多的测试时间。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同一台的赛车配上同样的轮胎,车队虽然在全球不同的赛事之间来回辗转,却不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测试轮胎的匹配性上,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轮胎参考数据。就像今天看到的 Pheonix Racing 车队,他们也有欧洲基地也有亚洲基地。即便只有同一套工程师班底,欧洲的工程师的经验也可以适用到亚洲赛场上来。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对于你刚刚提到许多赛事,倍耐力内部对他们有优先级的排序吗?

Matteo:显然,内部是有个优先级顺序的。除了赛事的体量,还有赛事的前景。像宝珀 GT 赛事,我们要与多达12家不同的赛车制造商合作。在这个最受欢迎的 GT3 比赛里,你不能犯任何错。我们将最多的精力和重心投入到宝珀GT,因为我们知道宝珀的竞争无疑是最激烈的。一旦我们的产品在这里是有竞争力的,那就意味着它也能胜任其他的系列赛事。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以目前倍耐力与 SRO 的合作关系而言,SRO旗下的所有比赛是否都会由倍耐力独家提供轮胎呢?

Matteo:这样说吧,倍耐力和 SRO 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每当 SRO 有新的动向,倍耐力都会迅速跟进。

正像刚进入宝珀 GT 系列赛之初,我们不会推出一款轮胎要求赛事方沿用多年。相反地,我们会尽可能满足车队和赛事提出的要求,反馈给研发部门,每年对产品作出改进。这也证明倍耐力投入了很多,对倍耐力而言供应轮胎不仅仅是商业行为,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一切参赛机会来研发更好的产品,并且从中积累经验。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每个周末,我们会同时在多达10多个不同地区不同赛道参加比赛,比如本周末与亚洲宝珀赛事同时进行的就有 British GT 多宁顿站,ADAC GT Master 霍根海姆站,日本 SUGO 赛道也有比赛。要知道,从几个轮胎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配方,并让这一款轮胎适合全球不同的赛事和赛道,这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既然你说到一款轮胎需要满足所有赛事和赛车,那无疑要同时面对众多的赛车制造商?

Matteo:的确,在 GT3 我们有12家赛车制造商,GT4 里制造商会更多一点。我们通常会将团队分成不同模块,比如前置引擎赛车,中置引擎赛车,后置引擎赛车,以及其他布局类型的车。总共有四个研发团队。我们会分析所有类型的赛车,分开做不同的测试,最后当我们的产品接近成型的时候,我们会做最后的测试,从厂家获得反馈。最终敲定的方案必须要面向所有的制造商,而不是其中的一两家。

有时候即便我们开发了一款更好的产品,我们也不会选择马上将其投入到比赛中,因为这可能只会让部分车队和厂家获益从而让赛事有失公平。所以一个比赛的公平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否则将影响赛事健康持续的发展。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你们每推出一款新的产品,它的生命周期一般有多长?

Matteo:我们在今年年初换了新一代的产品(DHD2),目前已经完成了在全球市场的新产品引入工作。这前后大概耗时了半年的时间,包括物流的分配。如果大家对一款产品表示满意,我们会让它的生命周期尽可能延长。但是通常最长也就几年的时间。届时,随着新的科技的推出,赛车的升级,我们自然会跟进推陈出新。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对于目前发展迅速的 GT3/GT4 赛事,你是怎么样看的?

Matteo:目前来说,GT3 的发展态势稳定,虽然不断有新车型的推出,但是在全球参赛车辆总数目前没有太大增长。因为近两年 GT4 开始新兴,有不少赛事都开始引入 GT4 组别,还有不少单一品牌赛事。不少绅士车手只是希望享受周末的比赛,鉴于 GT3 的竞争水平太高,他们会转而选择其他赛事。所以纵观全球,GT 赛事的范围非常宽广,GT3 更偏向于高水平竞技,技术含量很高,发展也很健康,对制造商也有品牌推广作用。GT4暂时来说门槛低一些,更适合入门,技术含量也不低,而且欧洲地区的 GT4 赛事竞争同样很激烈。我预计GT4在未来会有相当好的发展。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今天的亚洲F3赛场上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来自中国的轮胎品牌,倍耐力对此怎么看?

Matteo:每一项赛事都有不同的技术、背景,同样背后也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比赛和推广者有不同的侧重,有些侧重推广新技术,有些侧重成本与盈利。所以当一个赛事选择使用轮胎的时候,因出发点不同,我们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我们(倍耐力)会做好准备,一旦有来自中国或者其他地区的赛事找到我们寻求合作或者需要特定的产品,我们能随时提供产品。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电动车最近越来越热门,政府也在政策上向电动车有一定的扶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动房车赛也会登场与大家见面。对倍耐力来说,电动赛车的轮胎和传统内燃机赛车的轮胎上会有不同吗?

Matteo:现在倍耐力在电动车方面的经验还是相对较少的。我们也在和 GT Electric 合作,他们正在开发一款电动GT赛车。目前赛车尚在研发阶段,赛事细节也还未发布,所以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倍耐力会积极参与各个制造商电动车的发展,我自己对此也很感兴趣。电动赛车提供的驱动力和性能肯定会达到目前内燃机赛车的水平,当然,我们作为赛车从业人员一直都很喜欢赛场上发动机的轰鸣和汽油燃烧的气味。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目前在意大利有一项电动车赛事叫Smart EQ ForTwo E-Cup,使用 Smart 电动车,用的是倍耐力的 Cinturato P1 公路胎。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项比赛,参与的车手都乐在其中。我们使用现有的省油环保轮胎参与这项赛事,或许今后会有其他电动赛事对轮胎有更高的需求,我们也乐于为电动车开发专门规格的轮胎。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说了这么多轮胎技术相关的话题,让我们聊点别的。Matteo 先生,你在倍耐力的日常工作是什么?能跟我们介绍下?

Matteo:我的职位是 GT 赛事总监。日常工作只有一个字——“Crazy” (疯狂的),哈哈哈,开个玩笑。我所在的倍耐力赛车运动部门,负责协调各个不同部门。我和我的团队要从用户手里收集信息,和车队紧密联系,提供使用建议,以及向总部收集反馈。同时,我也与赛车制造商打交道,和负责产品研发的部门联系,讨论相关技术。同时在赛道端,还要协调轮胎的物流运输,一切反馈都来自我们部门。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一年52周,你是怎样分配你的生活的呢?你认为做这一行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Matteo:确实不那么容易,因为我每年有30-40个周末会在赛场度过。就在刚刚采访前我还在和英国那边同事打电话(同周末的比赛)。我觉得做我们这行最大的挑战是要理解每个客户和制造商的需求,将他们的需求转化成我们要做的事情。很显然,你不能仅仅关注某一个或几个客户,全球版图上的赛事你都要关注。要给客户清楚的反馈、全面的信息。在现场要有能力强信得过的人员,他们能完全领会执行你的意图,所以好的团队很重要。全球各地到处飞确实挑战也不小,但我个人可以应付过来。既然你选择了做赛车这一行,这些都是免不了的。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Matteo,说说你是从几岁开始喜欢上赛车运动?

Matteo:我从小就喜欢赛车了,读大学的时候开始跑拉力赛,我是一位领航员。我参加过很多国家级的拉力赛、欧洲拉力锦标赛和世界拉力锦标赛(WRC)的量产组组别。最后一次参加的比赛是2012年的达喀尔拉力赛,驾驶三菱帕杰罗赛车。我很喜欢赛车,但是手头的工作让我不得不放下这一爱好。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是什么让你从一个车手转变成从事轮胎行业?

Matteo:当我大学毕业后,我有机会进入倍耐力工作。当时倍耐力和斯巴鲁一同赢得了 WRC 。倍耐力公司在米兰,而我恰巧就生活在米兰附近的一个城市。在倍耐力工作是进入赛车运动最直接的方式。既然我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很热爱。在公司里能接触不同的赛车项目,当一个赛车项目结束之后,会去到另一个赛车项目当中,这样就有机会接触到全球各地的人,而不仅仅是米兰或者意大利人,这些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经历。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你在倍耐力工作多久了?在你眼里这些年倍耐力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Matteo:我在倍耐力工作前后有16年了。当倍耐力在2000年初起步的时候,赛车运动在意大利还是很小的一块。倍耐力仅仅涉足一小部分拉力赛和部分杯赛。在我加入倍耐力的时候,赛车部门是个只有15人的小团队,而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200人了。为 F1 提供轮胎确实对我们自身有非常大的提升。与世界一流的车队合作可以从中收获到太多的数据和信息。你在这里待6个月所学到的内容,在其他赛事你可能要花上两年以上的时间。幸运的是,一切都在成长,大家也都非常努力,只要有好的机遇,倍耐力都会尽力接受挑战。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纵观倍耐力现在全球参与的赛事,你们认为目前是个很满意的现状吗?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开拓新的赛事(参与)呢?

Matteo:我认为我们目前现状很棒,但是现状也容不得你有半点的失误。我们不会原地等待,我们会一直迎接新的挑战,确保自己的技术处于全球顶尖水平。尤其是在客户比赛这块,我们会倾听和关注客户的需求,因为能让所有赛事长存下去的根本还是客户本身(这里特指Customer Racing,也就是我们说的私人车队) 。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如果现在给你放一个周末的假,你会想去哪里跑一场拉力赛呢?

Matteo:这得看是什么拉力赛了。(傻豹豹:蒙特卡洛拉力赛?)不不……我还是对砂石路更感兴趣,其中芬兰、瑞典、阿根廷都是很棒的分站。我曾参加过瑞典、阿根廷、日本分站的拉力赛。你知道吗?我还曾在中国参加过亚太拉力赛的龙游分站呢!(竖起大拇指!)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傻豹豹:在经典拉力赛车里,你最喜欢哪一台?作为意大利人,你一定是蓝旗亚拉力赛车的粉丝吧?

Matteo:当然了,Lancia 蓝旗亚是我心目中的 No.1。Stratos,037,Delta S4都是最棒的拉力赛车。非常荣幸,我曾开过 Delta Integtrale EVO赛车参赛。意大利人确实能造出世界上最棒的拉力赛车!

「专访」有趣!一位拉力出身的GT赛事总监——Matteo Braga

本文章内容除特殊说明外,其文字版权均属于傻豹豹赛车工作室所有,任何转载行为均需通过傻豹豹赛车工作室认可。

图片来源: 傻豹豹赛车工作室,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拉力   赛事   耐力赛   拉力赛   亚洲   车手   耐力   电动车   车队   赛场   轮胎   专访   出身   总监   制造商   有趣   系列   全球   体育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