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另一种"爱情" : 弱水三千,我独爱孟浩然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不羁少年,满怀热忱,在世间傲然前行。

他是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出世隐者,淡泊飘逸,在红尘中茕茕而立。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一个是不羁少年李白,一个是出世隐者孟浩然,他们在大唐的茫茫人海中遇见彼此,用莫逆之交的真挚友情向世人诉说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李白的另一种

1、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开元十四年,24岁的李白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不羁少年。

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生活禁锢不了他向往自由的内心,他渴望游山玩水,遍览祖国大好河山;他渴望结交能人志士,一起策马奔腾,畅谈家国理想。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李白收拾行装,辞别父母,向着梦想义无反顾的前进,开启了一段“仗剑去国”的精彩旅程。

李白的另一种

途经襄阳时,他听闻名满天下的著名诗人孟浩然就隐居在此。此人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却难得的不同于世俗之人。

孟浩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自在寄情于山水间,不问红尘烦忧事。

生性洒脱,不拘一格的李白不禁从心底生出一股敬意,他决定去亲自拜会这位出世隐者。

待真正见到孟浩然时,李白似乎明白了何为真正的隐者。一身素净的布衣,不着任何繁杂配饰,眼神间自带一股温润平和的气质,高卧林泉,风流自赏。

李白的另一种

那一瞬间,生性高傲的李白也被他淡然出尘的气质深深折服,内心油然而然地升起崇敬之意。

两人以诗会友,孟浩然极其欣赏李白的诗作,二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孟浩然虽年长李白12岁,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视彼此为知己。

在李白短暂驻留襄阳的时日内,两人时常一起饮酒作诗,谈人生、谈抱负。孟浩然的才华、品德和人格令李白敬佩不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的另一种

后来,等李白再次前来拜访时,孟浩然却已出门远游,昔日驻留的寒舍如今空无一人,唯有寂静山林间不时传来阵阵鸟鸣声。

内心有些落寞的李白会心一笑,他沉思片刻,将满腔敬慕之情尽数迸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的另一种

2、孟浩然:知我者,唯李白也

也许在那天之前,孟浩然从未想过,此生能遇见一个真正懂他的知己。

开元十四年的一天,他正高卧林泉,静听鸟鸣。树影斑驳间,有个眉目如画的少年向他走来。

他历经世事,早已阅人无数。

以往的来访者或是冲着他的名气,或是出于私心,他们往往携带着一股奉承阿谀之气,这些都为他所不喜。而这个少年,虽然志气高傲,但从内而外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才华和自由不羁的气质,这让他的心头为之一振。

李白的另一种

只见这位少年面带恭敬,他大步上前,上前一揖,朗声说道:“孟夫子,我是李白,久仰您的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孟浩然会心一笑,心想:这或许会是一个极其有趣的少年。

他们二人以诗会友,李白的才华和性情令孟浩然大为欣喜。自古知音难求,而眼前这人,正是自己内心渴望已久的知己啊。

他们把酒言欢,对酒当歌,谈诗论作,恣意欢快!

当李白向他辞行时,他并没有挽留,因为他知道这个少年有着奔放豪迈的心性,他应该自由奔驰在这广袤的天地间。

李白的另一种

后来的某一天,他不禁想出门走走。这一走便是数天,待归来之时,便看见屋舍面前有一张信笺,上面写着一首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孟浩然的嘴角不经意间勾起一抹微笑,他知道,李白又再次来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真是一个心性洒脱的少年啊。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两人再次得以相见时,已是公元730年。

那是一个杨柳依依、春风和煦的三月,孟浩然即将启程出发广陵,得知消息的李白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聚。

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重逢,畅聊心中的抱负和理想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船儿渐渐远行,李白只身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好友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一股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他便挥就了这首流传后世的名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另一种

人生短短数十载,得一知己本就是幸事。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是万里挑一。

孟浩然的一生不醉心于仕途,鄙视功名利禄,后来他又摒弃世俗凡尘,以闲适宁静的心态归隐于山林之间。他的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的品格是李白一生的向往。

他们二人能够成为知己,固然不乏饮酒唱和、谈诗论作的乐趣。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着同样的深刻灵魂:笑傲王侯,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

李白的另一种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后的数年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颠沛人生。世事艰难,他们各自与命运搏击,偶然听到对方的消息,不是被贬就是流浪,心中纵有万千感慨,却再也无法相见。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孟浩然因病去世。多年后,李白流放夜郎,途经江夏。

这一刻,他记起了长江孤帆上挚友的身影,身处襄阳时对酒当歌的长夜;他记起了自己寻得知音时内心由衷的喜悦,也记起了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句时的敬慕之情。

此刻的他,对天朗声大笑,人生难得一知己,此生能遇见孟浩然,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安可   李白   白首   弱水   襄阳   开元   清芬   夫子   隐者   黄鹤楼   风流   知己   内心   少年   人生   爱情   体育   天下   孟浩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