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五十六考察过美国工业城市,明知打不过,为何还偷袭珍珠港?


山本五十六考察过美国工业城市,明知打不过,为何还偷袭珍珠港?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成功把美国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潭深水,最后还给自己招来了两颗原子弹。不可否认的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是通过偷袭的方式,显著削弱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力量,但可惜的是美军航空母舰并不在场,这也是间接导致后期日本中途岛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世纪40年代,日本海军中并不缺对美国国力有深刻认识的人才,比如日本的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虽然他是策划偷袭珍珠港的指挥官之一,但他曾在美国任职数年,并且到美国多个工业城市进行考察过,想必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也令其感到震撼,因此日本明白不可能打败美国,那为何日本还要偷袭珍珠港呢?

山本五十六考察过美国工业城市,明知打不过,为何还偷袭珍珠港?

日本之所以偷袭珍珠港,和1940年美国宣布的对日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银行的存款有关。美国态度的变化,也使得日本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对于日本来说,海上运输线几乎等同于海上生命线。而日本海军长期以美国海军为假想敌,对美国海军的实力也较为忌惮,一旦美国出动舰队截断日本的海上生命线,那么日本很可能会瞬间陷入被动。

当然,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战略中,快速击败中国也是关键。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想三个月灭亡中国并不只是口号,因为它必须这么做。日本只是个岛国,虽然当时国力是亚洲最强,但是资源的贫瘠和战略储备不足,一直是它进行侵略扩张的最大短板。因此,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从头到尾就想着如何快速让中国投降,然而日本没想到的是中国超乎想象的顽强,一个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

山本五十六考察过美国工业城市,明知打不过,为何还偷袭珍珠港?

1938年武汉会战后,日本就再也没劲继续前进了,在中国陷入战争泥潭的日本开始慌了,因为战略储备资源不能支持久战,在中国的占领区在这方面也提供了不少帮助,因此日本就将目光看向了苏联的西伯利亚和东南亚的英美现成的油田。

1939年日本在诺门坎战役中,惨败给了苏联后,北进战略告吹,南下成功上位。而一旦入侵东南亚,就必须会和英美开战,日本开始其实很犹豫,但是其储备资源预计会在1942年耗尽,届时只能选择从中国撤军,因此也不能犹豫了。

所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有两方面考虑的,一是为了歼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争取战略优势,使得美军无力派出舰队,在东南亚地区影响日本的利益。虽然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没有被毁灭,可损失也比较大。

山本五十六考察过美国工业城市,明知打不过,为何还偷袭珍珠港?

二是以局部战争的胜利恫吓美国,使美国在谈判桌上作出让步,承认日本在东南亚造成的既成事实,借此既能维护日本的海上利益,也可助力日本在南亚大陆上,继续进行军事行动。在数日之后,东南亚的英国Z字舰队,就因日本海军的攻击而惨遭覆灭。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让日本没想的是偷袭珍珠港,既没有消灭太平洋舰队,也没有让美国害怕,反倒是为自己敲响了丧钟。因为愤怒的美国用一年就拉回了战略优势,并把日本按在地上摩擦。但日本又不得不去打珍珠港,如果不打,在1942年它就会战败,也就是说日本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   中途岛   日本海   美国   苏联   东南亚   生命线   日本   国力   舰队   中国   海上   太平洋舰队   战略   工业城市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