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决定撤离苏区。

一个月前,随主力转移的女红军名单已经出来。挑选的条件有三项: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上可靠;有独立工作能力,会做群众工作;身体好,能适应艰苦环境。

这个名单上有30个名字,其中一个叫危秀英。

她皮肤白皙、个子矮小,还不及一杆带刺刀的枪高,被大家戏称为“矮子”,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描述最多的女性大概就是她,称她“像小白胡桃一样娇小”。

没有人知道,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孩会成为“长征路上抬担架最多、救人最多”的人。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01

危秀英差点就参加不了长征,因为她婆家要把她卖了。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被卖掉了。

1910年9月,危秀英出生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母亲肚子里严重缺乏营养,所以她生下来时不过三斤半重,父亲给她取名为“粒粒子(小不点儿)”。

“粒粒子”的命很苦,半岁时母亲便得了风寒症去世。6岁那年,父亲因为还不起债去当长工,就忍痛把她卖到兴国县做童养媳。仅仅得了九块银元。临走之前,父亲难过地说你要记得自己姓危,然后便抓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地画了一个“危”字。

童养媳的命运非常悲惨,9岁的危秀英就开始挑水、烧饭、洗衣、砍柴、下田……婆婆非常苛刻,挨打受骂是常有的事,如果哭,又是一顿毒打。

小小的她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偷偷抹泪想念着死去的母亲和远走的父亲。她把父亲教的那个“危”字,用瓦片画在睡觉的墙角下,时不时偷偷看几眼,在心里默默念着,她害怕有一天会忘了自己是谁。

在痛苦和绝望中,危秀英挨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有一天,她悲惨的命运忽然有了转机。

1929年底,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1930年4月,红军来到兴国县,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

听到这个消息,危秀英高兴极了。她偷偷剪掉长发用头巾裹上,跑到红军总部要求参加红军。人家看她那么个小不点样,都笑,问起她的名字?她想了想说:我叫危秀英。秀英是她给自己起的名字,从那天起,她立志要做一个优秀的人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获得新生的危秀英进步很快,她给游击队送信,组织妇女投入革命,不怕苦不怕危险,很快得到了组织的认可。1932年4月,危秀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她22岁。

1933年3月,危秀英被调到中共江西省委任妇女部干事,在这里,她遇见了自己的第一个老师,时任妇女部部长的蔡畅。

热心的蔡大姐看见这个瘦小又机灵的妹子心生怜爱,便提出要教她学文化。“有了文化才能更好地干革命”,于是她便认认真真学起来。

没有纸、笔、墨,就用树枝在地上写。不会写,蔡大姐就手把手教她写。很快,危秀英就认识了不少字,并能写简单的工作汇报了。

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童养媳,还有一天能读书识字,这让危秀英兴奋异常,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党和红军带给她的,于是,她干革命的热情更高了。

1933年10月,危秀英接到任务,要在一个月内到兴国县崇贤区扩红三十名。要知道前几次反“围剿”斗争中已经动员了大批群众参军,这个时候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然而,危秀英干劲十足,她和几位同志一起,深入村子进行宣传,动员。十天之内,便把四百多名合格的新兵交给了部队。

长征前,危秀英很犹豫,她很想跟着大家一起,但是自己瘦瘦小小,说不定去了也只会给部队增添麻烦。

这个时候,毛泽东看出了她的心思,对她说:“秀英,你还是跟我们走吧,要不,红军走了你还得被卖掉。”是啊,红军走了,婆家又怎么会放过她呢?于是她便下定决心继续跟着部队走,无论前面多么艰难,她都不会让自己掉队。

70多年后,弥留之际的危秀英还记得那段往事,她喃喃自语:“是红军救了我,是毛主席把我带上长征路的。

就这样,危秀英跟随大部队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02

参加长征30名女红军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中央直属机关负责人和领导干部的夫人;一部分是卫生部门的女同志;一部分是工作组的成员和政治战士,主要担负调查土豪、宣传群众、寻找民夫等工作。

危秀英被编入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总卫生团干部连,主要任务就是照顾伤病员,分派担架,给伤病员和民工做思想工作。

长征伊始,女红军们提出了一句口号:不掉队,不戴花,不当俘虏,不得8块钱。当时部队有条纪律,如果有红军在途中跟不上队伍,就会被寄养在老百姓家里,组织给其留下8块钱作为生活费。

她们虽然是女性,但是从不要求特殊照顾。她们与男同志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冒酷暑,蹚江河,吃草根,嚼树皮……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

危秀英也一样。她个子小腿短,急行军的时候,别人一步她得紧倒腾好几步,但是她从来也不掉队,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她就赶赶路。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左一为危秀英

同时,她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她的工作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并不轻松。

行军时,她同临时雇来抬担架的民工走在一起,鼓励他们跟上队伍,有时还要顶替他们抬担架;宿营时,她还要照顾民工的生活。

1935年3月,危秀英护送刚生过孩子的女红军的担架追赶部队,结果路上遭到敌人的袭击,抬担架的民工吓跑了3个,剩下的一个也说没力气了,抬不动了。

危秀英一看情况危急,连忙把自己的半袋子干粮送给民工,好说歹说,对方这才同意继续前进。最终,他们翻过两座山,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这才脱离了险境。

有一次,危秀英在路边发现有位正发着高烧的战士斜倚在坡坎上喘气,挪不开步。她便赶紧给他喂水,然后将他身上的行装全部取过来背上,搀着他走。后面隐隐传来枪声,敌人追了上来,战士不忍连累她,让她先走,她说什么也不见肯放弃,小个子的她连拖带背,以树丛作掩护,硬是帮着他翻过了两座大山,送回到了所在部队。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过了二十多年,一次无意中的碰面,一个人激动地连声喊她救命恩人,原来这正是她当时救的那个战士,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廖志高。

1935年7月,部队到达四川毛儿盖,结果几个女战士和哨兵、通讯员误食野蘑菇中毒,生命垂危。危秀英急中生智,将手伸进她们的喉咙去掏,让她们把毒蘑菇汤呕出来,这才把她们救了过来。危秀英还用同样的方法,救了红四方面军一位团长、一位政委和一位参谋长。

就这样,一路走来,中央红军30位女同志中个子最矮的危秀英,却成了长征路上抬担架最多、救人最多的女红军。

她把党中央交给她的任务、同志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却不顾及自己的安危,不得不让人佩服她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热诚的革命战斗力。

03

在艰难的行军途中,危秀英的勇敢让一个人刮目相看。而她也被那个坚强的人深深打动,这个人就是钟赤兵。

钟赤兵,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他也是唯一单腿走完长征的钢铁战士。

湘江战役后,红军损失巨大,但为了摆脱蒋介石手底下10多万川、滇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与党中央决定再次班师回贵州,攻打娄山关,二占遵义城,让敌军摸不准红军的动向,于运动战中将敌军歼灭。

1935年2月,部队从正面向娄山关以南之敌实施冲击,红十三团为主力,红十二团从旁协助。

这是一场敌强我弱的恶战,时任红十二团政委钟赤兵率部冲锋,右腿连中九弹,整条腿血肉模糊。后来为了保住性命,在医疗资源紧缺,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医生用锯木头的铁锯,为他做了三次截肢手术。

他不喊不叫,何等的勇猛!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为了他的身体,党中央决定让他留在当地休养。钟赤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跟着部队,但也担心自己成了拖累。

毛主席听见这个消息后,马上严肃起来:“钟赤兵很能打仗,是有战功的,怎么能把他丢下不管呢?就是抬也要把他抬着北上!”

坚强的钟赤兵听了毛泽东话,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就这样,钟赤兵拖着一条腿随中央直属部队继续长征。

长征途中,敌机扫射,来不及躲闪,钟赤兵躺的担架暴露在外。万分危急中,已经隐蔽好的贺子珍毫不犹豫,一个箭步飞身扑在钟赤兵身上,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钟赤兵的安全。而自己却成了一个血人,身负重伤,伤口多达17处。

就这样,在同志们用生命守护之下,坚强的钟赤兵独腿走完了长征路。

不知道他与危秀英的爱情是在哪一刻萌发的,但是作为战友,他们彼此帮助,互相欣赏,都被对方身上的坚强和乐观打动。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人,让这艰难的征途都变得不那么艰难了。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1935 年12月,他们在瓦窑堡结为夫妻。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将钟赤兵送去苏联,一边治病一边学习。

1944年钟赤兵回到国内,一度担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部长兼政委,负责上百万大军的粮弹,后改为负责特种兵部队。新中国成立后,他组建军委民航局,继续为国家民航事业发光发热。

而危秀英则一直战斗在革命前线。

到达陕北后,她又于1937年奉命回江西,出任吉安中心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38年5月至赣南油山地区任赣粤边特委常委兼妇女部长,在极为艰险的环境下坚持游击战争。

“我们住在山上,晚上睡觉睡在大树底下。没有粮食吃,一年四季总吃野菜,冬天也吃野菜。那时,最苦的是没有盐。”危秀英回忆说。

后调回延安,参加党的七大,继又转战南北,先后任中共吉南地委委员兼组织部副部长,吉林省委妇委会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妇委会书记,全国妇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华南农垦总局副局长,江西省政协常委等职。

上世纪50年代初,她在担任江西省女联主任,首先发现江西余江血吸虫病情严重并紧急报中央,经过不懈努力,她终于将它写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毛泽东在见到这个提案的当天,提笔批了“送瘟神”三个字。

2005年危秀英去世,享年95岁。

危秀英:毛主席带她长征,救人最多的“童养媳”,丈夫独腿走长征


结语

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出现很多身影。

时而是一个瘦瘦小小抬担架的女孩;时而是一个独腿军人;又或者是不顾产后虚弱,在枪林弹雨中用身体掩护战友的女人;更多的时候,是无数个在雪山、草地上艰难而坚定前行的战士。

长征路上,敌人、饥饿、寒冷、疾病……每个人都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但伟大的红军战士生死相依,英勇无畏,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终于达到了胜利的彼岸。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童养媳   兴国县   党中央   江西省   担架   政委   江西   救人   红军   民工   部队   战士   艰难   丈夫   父亲   中央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