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爱因斯坦——后悔自己的发明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爱因斯坦

德国爱因斯坦曾说:我最后悔的是发明了核武器原子弹,最初因为是上帝,没有想到迎接来了一位魔鬼。自从1945年,人类第一枚原子弹在美国墨西哥成功引爆后,此后,人类社会便开始步入了核武器时代。

很多人说,如果不是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还需要延长很久时间才能结束!也许,它是对的!美军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向日本本土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不过,从此以后,人类便开始了核武器的争霸!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广岛核爆

1945年美国投放到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其实威力并不大!因为,当时,第一颗实战的原子弹“小男孩”重4吨,才装了60公斤的铀235,但仅有不超过1公斤的铀元素参与了核裂变反应,而其中又只有0.6克的核物质真正地转化成能量,即便如此,爆炸威力也相当于1.3万吨TNT炸药的威力。

哪怕到了第二颗原子弹,小胖子也才重4.5吨,释放了2万吨TNT炸药威力,但放到现在来看,这两枚核武器的能量密度并不高。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马绍尔群岛核试验

1962年11月1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埃尼威托克珊瑚岛进行了代号为“迈克”的首次氢弹试验。当氢弹在钢架上起爆后,整个小岛连同巨大的钢架都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沉入太平洋深处,爆炸力比投掷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大 500倍以上,冲击力使环礁炸成了一个深50米、直径两千米的巨坑。威力如此巨大的氢弹,让广岛等原子弹都感觉自己太渺小。

随后人类又发明了氢弹,通过核聚变释放能量,原子弹大多为数万吨级TNT当量,氢弹的当量动辄数十万吨,最高的可以达到几千万吨TNT炸弹当量,相当于数千颗原子弹的威力。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氢弹爆炸画面

氢弹——竟然用原子弹引爆

氢弹爆炸与原子弹爆炸原理不同,是一种核聚变。某些较重的原子核,如铀-235、钚-239等的原子核,在受到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或数个质量相近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核裂变的过程。

原子弹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使核装料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核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而产生各种杀伤破坏效应的。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某些较轻的原子核如氘、氚相遇时,能够聚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核聚变;要想使原子弹发生爆炸,只需要有相应的中子发生器适时提供若干“点火” 的中子就可以了。

氢弹要发生爆炸,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新型氢弹头

要使两个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重核,就必须克服带正电的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要冲破两个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就必须设法让一个原子核以极高的速度向着另一个原子核冲过去,一直冲到能够发生核聚变的距离上,那么,这两个原子核就结合在一起了。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氢弹极限高温区

只有在1400万~1亿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反应速度才大得足以实现自持聚变反应。到哪里去寻找这样高的温度源呢?这一问题成了困惑科学家的重大难题之一。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能够满足聚变反应所需要的高温条件,这就为人工实现热核反应铺平了道路。

于是,科学家在氢弹中设计了一个来“点燃”热核爆炸的起爆原子弹,并把它称为“扳机”系统。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俄罗斯核潜艇

氢弹是由3种炸弹组成:在它的弹壳里,有液态氘作为热核材料,里面是原子弹,由铀作为核装料,另外还有普通炸药作为引爆装置。整个爆炸过程虽然极短,最初用雷管引起普通炸药爆炸时,就将分开的核装料迅速压拢,使其达到临界质量,造成原子弹爆炸,即氢弹的“初级”爆炸。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原子弹反应原理

然后,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几千万摄氏度高温,使氘和氚的核外电子流统统剥离掉,成为一团由裸原子核和自由电子所组成的气体,氘和氚以每秒几百千米的速度互相碰撞,迅速、剧烈地进行合成氦的反应,巨大的聚变能量迸发而出,就造成氢弹的“次级”爆炸。这就是原子弹“扳机”引爆氢弹的过程。

核武器之王诞生——5000万当量开始

如果说原子弹是匕首,那么,氢弹就是步枪!一个划时代产品!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氢弹的国家,但是苏联在核武器能量密度远远超过了美国。苏联制造出了被后世称为“世纪沙皇”当时全球最大当量的氢弹。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据俄罗斯媒体称,当时这枚氢弹当量达到1.75亿吨TNT炸药当量。沙皇炸弹一共被制造了2枚,其中一枚在1961年于新地岛试爆。该氢弹的总重量仅有27吨,总长度8米,直径2米,当时为了试验的安全,还故意削弱了一半的能量。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图95轰炸机

由于“沙皇炸弹”过于庞大,有一架大型Tu-95任务机,当时,为了安全执行任务,轰炸机将机体内的燃油槽与机腹炸弹舱门移除后,才能执行携带的任务。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沙皇炸弹的威力

沙皇炸弹的试爆威力为5000万吨TNT当量,在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规模排名第二,仅次于导致恐龙灭绝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事件。该氢弹爆炸,当时所产生的火球半径达4600米,在将近1000公里外的地方都可看见。爆炸产生的蕈状云宽近40公里,高约64公里,相当于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的7倍多。

爆炸后,它爆炸产生的热风,让远在51公里以外的人都受到了3级灼伤,爆炸的闪光能造成43公里以外人的眼睛剧痛与灼伤,甚至造成了看见的人失明。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核爆场面

整个爆炸连芬兰都能发现和感觉到,并造成当地许多房屋的玻璃破碎;爆炸的暴风压力在引爆点正下方就高达每平方英寸300磅(压力等同于210,920.86kg/m²),足足向外吹送了将近100公里的范围。

虽然是空中试爆,但是地震波却被远在美国的地质调查仪侦测到,它引起了里氏地震规模5~5.25的地震;33公里内的木造房屋均全毁,爆炸后的电磁脉冲波足足造成了一个小时的无线电通讯空窗期;爆炸后所引发的大气扰动环绕了地球三次。

释放出魔鬼,要送走就难了

也许,我们认为前苏联的“沙皇”氢弹达到5000万吨级当量,它已是最厉害的武器了!据前苏联科学家称,前苏联时还设计过高达2.2亿吨当量的氢弹,它一次足以扫平整个欧洲,让欧洲大陆50年无生物,不过,因为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实现。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灭日核爆

真正的核战争,并非只有飞机来投掷核武器,俄国和美国超级核潜艇上,就是一座座巨大的核武器库,如果不予拦截,俄美对轰,那么,不出30分钟,双方就会回归到石器时代。

对一个城市来说,如果天气合适,先大风扩散,再小雨沉降,人口密集度高,不考虑地下防御工事,核弹的杀伤力将翻倍,死亡人数无法估计。

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至 2010 全世界依然有 22000 枚活跃核弹头,如果全部释放,那么,地球上 90% 的人类会被瞬间杀死了,其余10%的人类将2-3年死亡。

即便如此,想真正控制核武器的扩散还是太难!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中国氢弹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将核武小型化,目前世界上合法拥有核武器的五大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但是,也有些国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已非法拥有了核武器,核武器原则上的不扩散,实际上,今天全球仍旧有超过10个国家可能拥有核武器。

核武器之外王者——强者更强

如果说核武器是上帝武器,那么,反物质武器就是灭上帝的武器。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1986年,人类首次发现反物质,由于极少量的物质同它的反物质相互作用,能够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可用作热核爆炸的扳机,或者激励出极强的X射线或γ射线激光,反物质研究成为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完全可以毁灭地球,威力将近是核武器的10000倍。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人类发现的反物质威力巨大,但是其附带的杀伤效应较小。新一代核武器强化了核反应中的部分杀伤效应,同时抑制了其他杀伤破坏因素的产生。 反物质武器,它的杀伤手段和杀伤破坏目标更为单一。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反物质武器,作为一种以反物质作为能量的方式,拥有超强大力量。曾经大家以为其仅仅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有。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美国反物质实验室

如今,美国空军已对其可能的军事用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其毁灭性效果和效能评估。自从冷战开始,其就开始资助反物质相关的物理研究。

其主要的理论优势是物质与反物质相撞会将将近100%质量转化成能量(高能伽玛射线),而利用核聚变反应的氢弹则大约是只有7-10%的质能转换。

核武器:可能从“上帝”开始,以灭亡人类为代价来结束

科学家说:人类一旦发明出来且使用反物质武器,极为可能瞬间造成人类的灭种。如大量使用反物质武器甚至会造成整个地球毁灭的,让整个饱含生机的地球成为死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核武器   广岛   人类   反物质   氢弹   当量   原子核   沙皇   威力   炸药   原子弹   美国   炸弹   能量   代价   上帝   武器   结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