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vs谷爱凌,谁会是中国体育新顶流?

中国体育就像一个典型的中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等待多年的希望终于出现时,一股脑地将所有热情和梦想倾注到了他们身上。如今这两个“孩子”,就是苏炳添和谷爱凌。

尤其是回顾过去6年间,商业代言数量最高的三位中国运动员,竟然是易建联、田亮、郎平,足以证明中国体育是何等“青黄不接”。体育迷们等待新的体育明星已经等太久了,商业世界自然也是一样。

于是,在东京奥运会后的十几天,苏炳添和谷爱凌成了全中国最“忙碌”的运动员,虽然后者跟东京奥运会几乎没什么关系。

回国后隔离还没结束,苏炳添就已经在个人微博发布了6段视频,除了一段训练视频之外,其余5个则分别囊括了5家合作品牌,包括新签约的小米、袋鼠妈妈、七匹狼,以及奥运会前官宣的水滴保和广汽传祺。如果算上参与的薇娅直播间、芒果TV等多场直播连线,苏炳添隔离房间的布置可能都快被粉丝摸透了。

苏炳添vs谷爱凌,谁会是中国体育新顶流?

苏炳添隔离期间参加直播

另一边,虽然“东奥”结束,属于谷爱凌的冬奥还没到,但她的商业影响力似乎已经毫不逊色。和苏炳添一样,近十天内有3家品牌官宣了谷爱凌的新代言,分别是IWC万国表、中国银行、中国移动,此外,谷爱凌还在7月底与慕思寝具有合作。

谷爱凌的密集官宣主要和她的行程有关,6月底回国后,谷爱凌预计将在国内停留两个多月,在此之后,她将前往欧洲训练,冬奥会前再回国。因此,这段时间除了休假,商业激活显然也是谷爱凌的一项重要任务。

仅在最近十天内,两个人的新代言数量打成3比3平手。但这些都已足够预示,未来3年,这对绝代双骄很大概率将共同成为中国体坛的新顶流。

顶流永远有高价值

除了数量,价值是更有力的佐证。懒熊体育了解到,苏炳添的单笔新代言费用已经接近每年千万人民币;其经纪公司腾讯赢德体育曾表示,苏炳添2020年的总代言收入“超过千万”,奥运让苏炳添的商业价值水涨船高,如今其单笔代言费用就几乎与过去的全年相当。

谷爱凌的的身价也经历过类似的变化。2021年之前,谷爱凌的代言费约为100万美元级别,今年2月在X Games世界极限运动会夺得2金1银后,她的代言价格也随之翻倍。

苏炳添vs谷爱凌,谁会是中国体育新顶流?

谷爱凌在国内的这两个月:拍摄、代言、拿奖

放在中国体育的历史维度上,两个人的身价都已经可以称得上顶级。虽然与姚明和锐步年均760万美元的天价还有不小差距,但除了姚明、刘翔、李娜三位国际巨星,其他国内运动员也鲜有能出其右者。

过去一年内,苏炳添合作过的品牌超过10家,包括京东、金龙鱼、耐克、Sealy丝涟中国、雪佛龙、益达、史丹利、百事可乐、英特尔等。而谷爱凌除了以上3笔新代言之外,也在几个月前官宣了Tiffany、维秘、三棵树3家品牌,在今年之前,安踏、蒙牛、奥地利红牛、Faction Ski、Beats也早已是谷爱凌的合作伙伴。

总体来看,苏炳添的合作品牌数量更多,但谷爱凌代言均费更高。懒熊体育了解到,苏炳添目前还有多项合作将在近期官宣宣,而随着冬奥会的临近,谷爱凌的商业热度也显然会继续增加。

上限在哪?

两人吸引品牌投入的原因,除了优秀的成绩和形象,还都有学霸光环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苏炳添是暨南大学副教授,谷爱凌则是SAT考1580分的准斯坦福学生,粉丝们想要看到的越来越不至于竞技成绩,而是运动员的人格魅力,这些丰富的特质会给品牌更多的贴合空间,跟“旧顶流”们相比,这些正是苏炳添和谷爱凌的新价值。

纵观近20年中国运动员的商业影响力,如果把姚明、刘翔、李娜看作第一档,苏炳添和谷爱凌已经几乎可以和林丹、张继科、易建联、孙杨持平,进入第二军团。当然,把不满18岁的谷爱凌和这些成熟运动员相比可能有些不公,但身价已经帮她证明了实力。

苏炳添vs谷爱凌,谁会是中国体育新顶流?

与姚明的合作,也正是锐步的辉煌时代

不过想要“坐二望一”,两人难度都不小。姚明等三人不仅竞技成绩获得世界广泛认可,也在国内极大地带动了所在项目参与人群的增长。篮球和网球自然不必多说,要不是摆栏架相当麻烦、绊倒了还容易受伤,相信连跨栏都能在大众里风靡一时。

而苏炳添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末期,想要拿到奥运会、世锦赛个人百米前三,所剩的机会已经不多。滑雪则在竞技体育中也属于小众,谷爱凌要想突围,可能只能寄希望于“副业”时尚路线。

但从带动项目发展的角度,两人都有希望做出相当大的贡献。苏炳添已经开始“言传身教”,谷爱凌也渐渐成为Z时代青年的代表,甚至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如果能在冬奥会取得好成绩,谷爱凌将来的天花板可能不限于体育,也不止于国内。

作为中美混血,谷爱凌在社交媒体的商业激活有一个重要特点:谷爱凌的微博基本只发布国内品牌的合作内容,例如如安踏和蒙牛;而在Instagram上,谷爱凌的商业内容则都是IWC万国表、Tiffany等国际品牌。这说明至少从谷爱凌团队的角度来看,探索国际市场的野心不言而喻。

从人类最古老的体育项目,到国内互联网带火的“消费型运动”,苏炳添和谷爱凌加起来甚至就是中国当代体育力量的缩影,从明星反哺产业,中国体育也期待他们能发挥更大作用。

考验才刚刚开始

成为“英雄”,是一件危险的事。

一个是大器晚成,一个是年少成名,但相同的是,苏炳添和谷爱凌都会在这个体育大年里达到个人声望的顶峰。真正的考验是,之后呢?

苏炳添vs谷爱凌,谁会是中国体育新顶流?

我们都相信苏炳添足够成熟,去应对名利的丰收,但突如其来的光环和期待,对他的生涯轨迹而言可能又将是新的变量。

在8月8日闭幕时当天,苏炳添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这应该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在今年全运会之后,自己大概率就会回到学校任教。不过就在8月16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苏炳添的表述却发生了变化。

“未来有机会还想突击一下,现在跑了9秒83,我觉得还有空间可以提高。都说亚洲人的极限,我觉得根本没有什么极限之说。”关于奥运会,他则表示“我的想法是能跑一年就坚持一年,如果2024年我还可以跑,我自然会去挑战,但如果真的跑不动了,我也会选择离开。”

成绩的另一面是,完成9秒83壮举后,有数十家品牌向苏炳添发出邀约。

如果苏炳添选择继续,希望他的背后是对“更快”的渴望,而不是压力。无论三年后巴黎的起跑线上有没有他,人们都将永远记住他今年创造的历史。

谷爱凌将要面对的考验,可能恰恰是压力。

东京奥运会前,苏炳添只是中国代表团里不那么特殊的一个,最特殊的叫做中国女排。后来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赛前“押注”女排的近30家品牌,几乎鸦雀无声,也有的,悄悄撤掉了为女排准备好的广告。

苏炳添vs谷爱凌,谁会是中国体育新顶流?

中国排协官网上,一长串的品牌名单

如今品牌拥簇着谷爱凌,也像极了几个月前“挤破头”签约中国女排。

我们都希望谷爱凌能有更好的发挥,但也不要忘了,下个月她才满18岁。而且同样伴随她的,将是“中国和美国”这种话题的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面对这些都不容易。

明星的诞生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令人兴奋且幸运的事,今年我们终于等到了苏炳添和谷爱凌。不过有时候,总有品牌喜欢“造神”或者乐于见到“造神”,对他们而言这很简单,甚至可以偷懒。但过往的许多案例告诉我们,胜利和失败明明都是体育的一部分,这些运动员除了胜利,也都有更多可以讲的好故事。这应该是当下品牌涌向这两位的时候,也应做好准备的。

我们曾经“失去”过刘翔,更应该珍惜苏炳添和谷爱凌。希望他们的“新顶流”之路,也从这种“新”开始。

延展阅读:

苏炳添vs谷爱凌,谁会是中国体育新顶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万国   体育   东京   会前   冬奥会   中国   身价   运动员   奥运会   数量   成绩   奥运   品牌   国内   商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